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1-09-10尹颖慧

高考·中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实现路径劳动教育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劳动教育是培育完整人格的重要一环,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综合查阅文献资料得知,高中思想政治课鲜有对劳动教育的渗透。本文旨在探明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期课程重视并加强劳动教育,通过探索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劳动教育的目标更好的落地。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劳动教育;实现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也日益完善,综合查阅《辞海》、《教师百科辞典》等资料,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可以对劳动教育有如下理解: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树立符合新时代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劳动技巧,使学生认同劳动价值而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劳动观念和劳动实践的教育活动,它最终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发展和进步,劳动教育则是落实德育的重要推手。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目标的要求

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辅相成,劳动赋予学生与社会交互的能力,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再者,劳动本身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补充教辅内容的不足,其自身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在劳动中建构高中思想政治课相关知识,在与课程结合的实践中打造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二)时代的呼唤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出台:“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劳动之于青少年的重要性,频频呼唤劳动教育,足以体现出它的时代价值。其次,在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在社会中蔓延的当下,高中生的思想受到侵蚀,需要实干精神的指引,在新时期进行发挥德育优势进行劳动教育正当时。

(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指知识理论的掌握,更要有对生活完整生动的认识和动手实践的本领。以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以书本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不能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劳动技能,得到对劳动精神的理解,加深对劳动者的认同感,并在劳动过程中锤炼毅力,强身健体,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

把握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所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劳动观念教育

劳动观念对劳动行为和劳动意愿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观念一经树立,就会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因此进行劳动教育首先要在思政课堂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长久以来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亟需通过完善的劳动观念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意识,在心中埋下勤恳的种子。

(二)劳动精神培养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劳动精神的鼓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更好地发挥榜样的指引作用。弘扬新时期的劳动精神,不断激励年轻一代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断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为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三)劳动技能教育

劳动技能是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所必须具备的,它既包括对劳动技能的理论灌输,又包括对劳动能力的训練。在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加入劳动技能教育能提高学生劳动素质,这符合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除了让学生具有劳动知识和劳动意识外还应有意识地拓展劳动教育的场地和方式,培养才能与技能兼具的新型人才。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向功能,协调统一各个要素,实现劳动教育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机统一。

(一)立足教材和实际,丰富劳动教育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的实践性等特征。”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内容囊括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立足教材挖掘劳动教育内容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经济生活》中有关劳动、生产和民生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利用专题讨论课与学生探讨劳动之于生活和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劳动是满足生产生活、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依托教材内容呼唤学生成为一任合格的“新时代的劳动者”;在对《文化生活》的学习中,弘扬传统劳动文化,传承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通过探究世界的本质、劳动在人类社会产生、实践内涵与特征、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等哲学思想,使学生理解世界是物质的,劳动和实践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武器,引导学生重视劳动和实践的重要作用,热爱劳动、认同劳动者。任课教师要把教材研究好、研究透,在教师的自主思考和碰撞交流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结合点,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立足点,使劳动教育贴近学生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

(二)立足理论与实践,拓展劳动教育教学形式

要想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劳动教育中的育人优势,使德育与劳动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就要在发挥课堂作用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首先,弘扬节日的文化内涵。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契机致敬劳动者,从校园文化入手,打造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墙,举办以劳动及劳动者为主题的班会、歌咏比赛、板报评比等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氛围;其次,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因地制宜地挖掘更多教育资源,拓展劳动教育场地,切实发挥劳动模范之于劳动精神的榜样引领作用。可以在学校官网或者学校官方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账号上投放劳动模范的工作事迹,扩大传播渠道,使学生打开自媒体就能受到先进事迹的感召。以及定期带领学生参观主题公园和主题博物馆等地参与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劳动楷模、先进工作者是如何破除万难地建设了我们的家园,深刻感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精神指引,将劳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再次,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采访保安、宿舍管理员、保洁、教师等学校中的不同劳动者,并与劳动者共同完成一段时间的劳动任务,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他们对劳动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手脑并用,最终做到知行合一。

(三)立足时代需要,健全劳动教育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注重从多方面、多维度提高学生的能力。不仅重视对劳动认识情况进行考察,还应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劳动技能等方面作出全方位的考察。首先,在对劳动的情感态度等非知识性内容进行考评时,可以运用思想汇报、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素质上,注重纸面知识性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其次,在评价主体上,重视评价主体多元化,要看到学生的巨大的进步潜能,特别要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相结合,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让学生打心底认识到劳动对自身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行为意识;最后,健全评价反馈机制。投放反馈信箱、建立信息反馈平台、开展校级和班级内部的劳模评选活动,定期评选先进的集体和个人等,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内化于心、劳动技能外化于行。

时代的发展呼唤更全能的人才,身处时代变革进步的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在时代的前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承担起劳动教育的重任。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培育,根据实际有机地加入实践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7,第25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

作者简介:尹颖慧(1996.2—),女,汉族,山东省寿光市人,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作者职务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现路径劳动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