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精细化质量控制
2021-09-10赵亚
赵亚
摘 要:公路作为主要的交通枢纽,在其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是重要的环节,其施工工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公路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对路基施工工艺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以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为公路路基施工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基于此,本文将对公路路基的施工工艺予以剖析并针对具体施工工艺提出精细化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工艺;精细化质量管理
0 引言
路基施工是公路施工中一项重要环节。路基施工包括路基结构的设计、填料压实、路基表面排水及路基防护等,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施工技术,施工工序复杂,工艺要求高,且极易受到施工地带的自然环境、路面荷载情况以及施工地带土质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是公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施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将直接影响公路施工的质量,好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整个道路的整体稳定性,能够有效确保公路的施工质量,使公路投产使用后具有安全稳定的性能。
在路基施工的众多环节中、土石方开挖、回填、排水系统、路基表面压实及路基维护是重要的施工流程,基于此,本文将对以上几项施工技术做详细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探讨结果如下。
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1.1 路基土石方挖运施工
在进行过路基放样,整理地表后进行路基开挖,路基开挖中根据工程的特点多采用横挖、分阶段纵向开挖、纵向分层开挖等多种开挖技术。在多雨季施工时,一定要在施工路段开设排水系统,以防止路堑积水,并对边坡及时的修整维护,确保边坡稳定牢固。
1.2 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
路基的强度和刚度直接影响公路投产使用后的荷载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土方填筑施工中回填物的质量。进行填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路基原地面进行处理,将原地面范围内的杂草、垃圾、杂物清除干净。对路基底部的泥土质量严格检查,如果路基底部泥土含水量较大时,要及时做排水处理,确保含水量达到施工质量标准时方可进行土石方填筑;若路基底部多为腐植草,应当及时更换为优质的路基土。填筑的厚度根据工程的情况决定,填筑结束后将路面压实。征用农田修建公路时,在原田地施工地段要特别注意回填土的压实度,避免因土中过多的有机物和杂质使碾压弹性大造成压实度达不到施工标准和要求。此外,针对不同的边坡基底也需要做适当的处理,坡面较小时,对坡面进行压实处理,坡面较大时,将其修成台阶形式,以防止路堤出现侧移和变形。根据施工地段的地势特点以及土质特点,并结合施工方法对台阶的尺寸灵活调整,将每个台阶高度限制在20 cm~30 cm,并逐层夯实,在夯实过程中遵循由外向内、由轻到重、由缓慢向快速的原则进行,避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影响夯实效果。
1.3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时间长、因此路基很容易受到雨水的軟化和侵蚀,极易造成路基逐渐坍塌、滑坡、侧移及下沉,严重影响公路路基的安全稳定性,因此,完善公路路基的排水系统至关重要。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排水沟及边沟开挖通常采用人工开挖联合机械开挖方式,其中以施工机械挖出排水沟的雏形,人工对其巩固成型及加固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路基土方开挖及土方填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路拱”,严重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通行,因此要对施工现场中的多余土方量及时清运或者加在路堑用来巩固边坡。
2 公路路基施工的精细化质量管理
2.1 路基施工材料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软土地基等地基土质。因此,公路路基施工前,对施工地段的土质特征进行检测,将不合适或质量不合格的路基土挖出,换成土质颗粒直径适当的路基土,提高土质的弹性模量。在实际施工时,应对回填材料的颗粒大小及强度进行严格的减压,颗粒太小土质中的弹性模量低,颗粒太大,则容易产生孔隙,雨水会渗透到路基底部,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选择粒径25 cm以内的回填土石方,同时,对石料中的含泥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免回填石料的刚度达不到施工要求。
2.2 路基边坡高度坡度及排水控制
公路路基施工中应对施工地段的地势特征、土质进行检验,并结合施工技术,对边坡施工技术予以确定。如公路施工路段地势平缓,且非软土地基,则边坡高度等同设计高度即可;在软土地基施工地带,考虑到路基会受雨水侵蚀浸泡发生沉降侧移等情况,则应对边坡适当的增加高度,并将边坡修至阶梯状,以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将路堤及路基等综合因素纳入考虑范围,计算出边坡高度与坡度的精确值。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结构,在雨季时,长时间的受到雨水的侵蚀和浸泡极易发生软化、沉降、侧移甚至变形等,对公路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路基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也是路基施工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应该予以重视。在建设初期,根据公路路基的地势走向、地基的基本施工工艺等因素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并与周边水体组织相联系。公路路基的含水量及干容量对路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适当增加排水设施及排水技术方面的成本支出,为路基施工地有效排水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基础。
2.3 路基含水量及压实度控制
对路槽进行压实是路基施工的最后一项工序,含水量的有效控制以及压实度的合格率是路基达到标准压实度的主要参数。在进行压实工作前,施工技术人员要对路基土层的含水量严格检验,含水量过大其承载功能不足以支撑碾压机具的荷载量,极易造成路基表面塌陷;含水量过小,压实过程中土层颗粒击实性降低,无法达到压实效果,只有在土层中含水量适宜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压实挤密度最佳,压实效果最好。因此,在含水量过大时,可延缓压实时间,使土层得到晾晒风干;土层含水量较低时,以洒水车对路面进行均匀洒水,润化路面,在含水量达到施工标准时再进行碾压夯实。此外,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开阴雨天,以免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延长施工时间、增加施工成本。公路路基的碾压合格率直接影响公路建成使用中的实际荷载能力,因此,在碾压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和标准以专业的施工机械机具对地基路面进行反复碾压,直至检验合格为止。
2.4 路基防护质量控制
公路路基施工结束后,可以对边坡进行种植草皮或以土工格栅防护或以聚氨酯类防护板防护路基边坡的水浪冲击,这样做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使坡面岩层免受风化和雨水冲刷造成剥落,也使得边坡公路路基的稳固性得到强化。
3 结论
公路路基施工是公路施工的基础施工环节,也是公路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路基施工工艺的质量对公路的安全稳固性及运营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对施工工艺采取精细化的质量管理,旨在保障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公路建成后运营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公路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曹雷.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5):2601-2604.
[2]刘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17):178+185.
[3]周林.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5):25.
[4]韩耀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5(1):125-126.
[5]潘天军.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6):46.
[6]王颖.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南方农机,2017(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