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9-10朱四萌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朱四萌

【摘要】阅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渗透在语文科目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是否能够理解把握都体现在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上。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会发现学生时常会有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到位,对于作者的感情态度体悟不清晰的情况发生,这些都是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提高的表现。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策略手段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学会如何正确进行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专项阅读;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素材积累

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满了碎片化的信息,我们每天要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进行阅读提取筛选,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于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笔者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刻探讨,希望能对广大师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提高专项阅读能力

学生在平时众多的科目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偏科的情况,这也同样适用于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学生的各项阅读能力并不是均衡发展的,而是会有侧重和偏好。这与学生更偏向于逻辑思维还是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关系,逻辑思维的学生一般在说明文方面会表现的更优异,而形象思维的学生则会对于记叙文和散文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专项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优势和短板,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发展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节课的时候,这篇文章主要是一篇新闻体裁的新闻稿,我会在备课阶段就搜集更多关于新闻阅读方面的知识,提前准备一些近期的新闻报道,然后在上课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关注对于新闻体裁的文章如何快速进行阅读并且有效提取信息。等学生总结出相应的新闻阅读技巧之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新闻方面的专项阅读,帮助学生在多篇新闻阅读中练习运用刚才总结出来的新闻阅读技巧,让学生能够消除对于新闻阅读的陌生感,同时熟练掌握对于新闻阅读的技巧方法。

二、培养自主阅读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进行阅读,或者阅读的时候对于文章理解不充分,并不是因为文章难度太大或者学生阅读水平不够的原因,而是因为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兴趣,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自主产生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节课的时候,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对于故事类的文章一般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所以这节课我把主动权更多的交在学生手中,让学生自己提前去搜集关于寓言故事的资料,然后在上课的时候我会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了解到哪些和寓言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交流学习,最后在和学生一起总结对于寓言故事的阅读学习,我们可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技巧,让学生自主产生想要更多的阅读学习相关寓言故事的念头,驱动学生自觉在课下进行阅读,逐渐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

三、增加课外阅读时间

无论想要学好任何东西,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多学生除了在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学习,在课下的时候根本不会主动碰课外书,这对于阅读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尤其是对于初中生俩说,正处于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自己在阅读方面没有自己课下主动阅读的自觉,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指明灯,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适当地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

比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这节课的时候,这是一篇安徒生先生的经典童话,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更加注重调动学生对于童话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对于童话故事的閱读方法,然后在课程学习结束,我会为学生布置阅读安徒生其他童话的阅读任务,并且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我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了哪些安徒生先生的其他童话以及阅读之后有什么心得体会,以此要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同时我还会帮助学生设立自己的阅读打卡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为自己设置一个月要读几本书的阅读计划,引导学生提前预留出更多的阅读时间,逐渐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提高阅读能力水平。

四、注重平时素材积累

初中学生因为年龄都还只有十几岁,而且因为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对于社会上的各种新闻时政关注比较少,自身的生活经历也比较稀缺的缘故,所以对于文章中作者使用的很多意象或者手法都很难理解,对于较深层次的作者感情思想也很难产生共鸣,这是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普遍都会遇到的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上的时政新闻还有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小事,做好平时的素材积累,更加细致地感悟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从而为提高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比如,在教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节课的时候,这是一首陆游的古诗词,学生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有一种天然的畏惧,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诗词文章距离我们现在的时代太过遥远,学生对于当时朝代的各种习俗惯例都缺乏了解,对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很难体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古诗词的字词解释和我们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并不能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意思。所以我在讲授这首古诗的时候,就很注意引导学生对于诗中出现的各种意象和古今异义的通假字进行积累,让学生逐渐加深对于古诗词的积累和了解,慢慢消除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陌生情绪。

简而言之,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一般很难有什么实际的体现,但是对于学生自身却是会有受益终生的好处。学生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会逐渐更加容易感受到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加容易和作者的内心情绪产生共鸣,同时这也是学生不断审视自我,不断了解自身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会与更多高尚的人对话,自身的品质道德也不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胡轶文.“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

[2]吴振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01)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车头初中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中班幼儿绘本阅读兴趣巧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