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2021-09-10廖玉萍

医学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个体化糖尿病

廖玉萍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全部患者给予院内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于出院前评估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健康知识問卷调查得分高于参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通过给予患者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血糖自我控制意识,提高血糖达标率,该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1]。临床进行对症治疗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为目的,在给予患者治疗与护理时,既需要提高血糖调节水平,也需要提高患者对病情的客观认识、血糖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核心,展开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的方式,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展开符合患者需求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具有重要作用[2]。为评估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以我院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接受院内护理,对护理方案知情且同意;接受问卷调查、血糖监测。排除标准:合并脏器功能损伤;合并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将7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3~78岁,平均(58.83±6.28)岁,病程1~6年,平均(3.02±0.62)年。观察组35例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45~79岁,平均(58.88±6.31)岁,病程1~7年,平均(3.04±0.63)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中降糖药物的应用指导、胰岛素治疗中注意事项讲解、日常血糖监测中血糖水平的观察记录、患者饮食结构中营养元素搭配的设计,同时,需要做好患者集中健康教育,就糖尿病病情、血糖监测、合理饮食等进行讲解。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相较于集中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的模式上更加重视患者一般需求。首先,于患者入院时做好患者病情、日常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等信息的了解,在患者接受血糖监测与治疗的过程中,向患者了解其对于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给予患者不同类型的健康教育,包括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展开健康知识问答、分发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同时,根据患者入院后不同治疗或诊断阶段,展开分阶段的健康教育,例如患者初入院时,给予健康常识的集中宣教,而后根据患者病情设计个体化方案,以分阶段健康沙龙、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给予患者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或以患者不同时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整宣讲计划,使得患者形成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更多的了解。最后,患者出院前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取得联系,给予患者出院前指导,通过随访方式,督促患者落实饮食、运动计划。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健康知识问卷进行调查,总分100分,包括疾病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用药知识、血糖监测5个项目,得分高表示健康知识掌握好),并于出院前评估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空腹、餐后2h、睡前血糖水平达标连续超过5d为血糖控制达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²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得分(92.30±3.20)分,高于参照组(85.84±4.34)分,血糖控制达标率94.29%(33/35),高于参照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8、x²=4.200,P<0.05)。

3分析与讨论

糖尿病作为常见基础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早期进行病情干预对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给予糖尿病患者院内护理,多以干预患者日常用药、饮食、运动等方式,提高患者血糖调节水平,控制血糖波动。但单纯通过护理干预的方式难以有效提高患者血糖自我控制意识,为此,在健康教育模式中,还需要遵循患者为核心原则,展开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对与健康知识的需求,展开患者入院至出院全过程健康教育[4]。本次研究中指出,相较于常规的护理,在增加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更深刻,且血糖控制达标率更高。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以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的了解,评估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宣教的接受情况,展开多种模式的健康教育,使得健康宣教能够贯穿于患者病情干预全过程,这显著提高了患者对于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也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重视,从而提高患者血糖自我控制意识,改正患者不同的饮食、运动行为及习惯,所以在健康教育下,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也显著提升[5]。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给予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促进血糖控制达标,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思思. 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价值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83.

[2]郑辉. 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33-234.

[3]王文洁. 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8):116+119.

[4]王雪菲.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4):167-170.

[5]陈彩霞. 探讨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9):98+100.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猜你喜欢

个体化糖尿病
儿童个体化营养指导对促进小儿良好体格发育的影响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个体化社会来临
跟踪导练(一)(5)
Ending teen sm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