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社会来临
2019-04-29
如果向一个陌生人介绍你自己,什么方式是最有效的呢?毫无疑问,公认的答案是说出某个“组织”。在不同年代,“组织”有不同,传统社会是家族,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单位,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企业。不管是家族、单位还是企业,组织的名字越响亮,自然就越能被另眼相看。
而在今天,人们已经发现,个体化的新职业开始大量涌现。这些个体凭借着一技之长(不管是智力资产,还是颜值,甚至是卖萌耍宝),自己做起了自己的老板,以个体化生存的方式活着。他们的工作方式,和过去在企业里就业,已经完全不一样。他们是新式的个体户,最早大规模地兴起于娱乐、文化和知识等偏消费的领域,并且逐渐延伸到工业和制造业领域,比如作为企业外包对象的“自由工程师”“自由设计师”。
那么,他们会如何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呢?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平台,但只说出平台的名字,比如喜马拉雅、猪八戒网,别人还以为你是这些平台的工作人员。如果说自己是网红、是内容生产者、是自由工程师等,相信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这些都是含义模糊的名词。
但他们的存在,其实已经开始深深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认知落后于实践,这很正常。对他们来说,毋宁说:我就是我,我由我自己来定义。
看上去,这是一种更接近自由的状态,不再需要通过一个强大的组织来界定自己。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不可能生活在“自然状态”,当然也不可能生活在没有“组织”的状态。那么,从个体自由的扩展来说,不是说消灭家族、消灭企业等,而是摆脱这些组织对个体自由的束缚,让人逐渐从对人的依附、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个体化生存的人们是否扩展了一个社会自由的边界呢?正是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并没有停留在对个体化职业的考察,而是进一步对个体化社会进行思考。给出“个体化社会”的定义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历史上任何个体自由的扩展都有其阴影,比如过度个人自由下的公共精神的瓦解。况且,推动个体化的新职业出现的互联网新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就是双刃剑,其负面后果可能随时让我们猝不及防。
但也正如历史所昭示的,每一次个体自由的重要扩展,都是一场注定非常惨烈的颠覆。惨烈的意思是,它冲击既定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逼著各种组织不得不进行深度变革,没有足够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都可能在这场颠覆面前瓦解。个体化职业和个体化生存,也开始带给我们一种颠覆的感觉—正是因为这种颠覆感,让我们预感到一个很不一样的社会正在出现。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看清它的面目,但我们已经清楚看到了它给传统的“组织”代表—政府和大企业带来的挑战。当政府和大企业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些挑战的时候,我们也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
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前路莫测—更加难以预测正是个体化社会的特点之一。但我们可以确定地总结一句:个体化职业的涌现,是个体化社会诞生的“第一声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