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韭菜病害防治技术
2021-09-10左洪庆沈丽
左洪庆 沈丽
韭菜,又名起阳草、懒人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韭菜茎叶除可做菜、做馅外,还是一味传统中药,有固精、助阳、补肾、暖腰膝等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
近几年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其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韭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蔬菜,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但是灰霉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商品性,加强韭菜病害防治十分重要。
1 灰霉病
韭菜灰霉病又称白斑叶枯病,俗称白点病,是由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aquamosa Walker)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韭菜上的病害,主要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
1.1 发病症状
1.1.1 白点型:在叶片正反面生出白或灰褐色斑点,以叶尖为起点发展,发病后期病斑聚合为斑块,致全叶或半叶焦枯。
1.1.2 湿腐型: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枯叶表面密生灰绿色茸毛状霉点,伴有霉土味;温度过高时也会出现湿腐症状。
1.1.3 干尖型:从刀口扩散腐烂,初期为淡绿色水渍状,通常伴随褐色轮纹,不断扩大腐烂,多以“V”字形向下延伸,叶面上生成浅褐色或绿色绒毛状霉。
1.2 发病规律
韭菜灰霉病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属灰葡萄孢菌引发的,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株上越夏,随天气变化及其它农事活动传播。菌核在当年秋末韭菜扣棚后萌发菌丝,孢子从韭菜割口进行初侵染,引起发病,若棚内温、湿度适宜,则进行再侵染。该病发生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病菌在25~30℃环境温度下生长,棚温为15~21℃时生长菌丝,高温时产生菌核越夏。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孢子萌发;85%以上时发病重;低于60%则发病较低或不发病。温、湿度高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由于韭菜生长快致使其抗病能力差,病菌侵染容易,致使发病加重。
1.3 防治措施
1.3.1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优质的抗病品种可以保证降低病害影响,如平丰一号等品种。
(2)培育壮苗。施足腐熟底肥,及时浇水,培养根系,提高秧苗抗病性,减少霉菌发病,控制磷肥用量,采用滴灌浇水。
(3)通风降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韭菜长势,中午开启部分棚膜进行通风,使棚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严禁放底风,放风量不宜过大,以防冷风冻伤现象发生。
(4)加强田间管理。定期除草培土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收获后彻底清园,将残体清出进行集中深埋火烧处理。
1.3.2 化学防治
灰霉病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以7天为一周期喷洒1次,连续2~3个周期防效较好。
2 疫病
疫病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侵染导致,属鞭毛菌亚门真菌。高温高湿条件下的主要病害,成株期至采收期皆可染病,小棚和露地韭菜发病严重。
2.1 症状
韭菜各个部位皆可被侵染,假茎和鳞茎受害严重。染病初期多始于中下部,出现长5~20毫米暗绿色水渍状长条斑块,随时间扩展相互融合,病部失水缢缩,叶片黄化枯萎。湿度高时,病部软腐产生稀疏的白色菌丝。假茎受害后,呈水渍状浅褐色软腐,叶鞘受害与叶片类似同时导致脱落。鳞茎受害,根部呈褐色水溃状腐烂,严重影响养分吸收,发生严重时导致死亡。
2.2 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体在土壤以菌丝、孢子等形态越冬,次年环境适宜时通过多种途径侵染寄生。借助风雨等重复侵染。初秋为发病高潮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2.3 防治方法
2.3.1 农业防治
(1)选用优良品种。选取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播种前进行消毒,防止初期病菌感染。
(2)轮作。栽培地3年内不易种植同科植物,避免病害土传。
(3)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做好排灌工作,定期进行土壤消毒灭菌,优化土壤质量进而提高植株生存能力。
2.3.2 化学防治
发病时可用72%的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8%的甲霜靈锰锌400~500倍液或6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0天喷雾一次,交替使用,连喷2~3次。
3 菌核病
韭菜菌核病是韭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由大蒜核盘菌(Sclerotinia allii Saw)侵染引起,各菜区普遍发生,露地、保护地栽培韭菜均可危害,保护地栽培重于露地栽培。
3.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柄。初期叶片茎基部呈褐色软腐状,病部呈现白色绒状菌丝,生成黄褐色球状菌核。
3.2 发病规律
降雨频繁时期病害严重。此外,露地地势低洼,灌溉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亦会增进发病。
3.3 防治方法
3.3.1 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育种。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幼苗防止病害土传;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选用肥沃土壤。
(2)防止积水,合理密植。整治排灌系统防止过多积水,控制种植密度缩短割韭周期优化株间通透性,避免过施氮肥,增施磷钾,保证勤施薄施。
3.3.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40%菌核净(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1次,交替使用,连续用药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