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苏州的风雅到创新

2021-09-10丁云

现代苏州 2021年1期
关键词:苏州高新区高新区苏州

丁云

2020年,适逢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30周年。因新冠疫情的突袭,这一年的“剧情发展”仿佛30年一路的浓缩版,从艰苦拼搏走向高潮迭起。但这一次,起步奋斗的不止是那么十几个人,而是高新区每一个人,我们有了在经济、科技、民生等各方面都可应对的坚实力量。回首30年,回首这一年,原来“团结、拼搏、务实、争先”的新区精神一直伴随着所有高新区人。

新动狮山夜 情迷大阳山 夜孵淮海街

疫情得到遏制后,在防控与生产两手抓的形势下,高新区重点打造了“姑苏八点半——狮山新动夜”“姑苏八点半——夜游大阳山”两大夜经济品牌,深入挖掘城市底蕴,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夜生活体验,全面启动高新区点亮夜经济的序幕。

年尾,“双12苏州购物节·狮山新动GO”活动应声而出,聚焦“数字经济赋能实体商业”,以“云上狮山”为核心和引擎,驱动全领域消费场景,营造全方位消费氛围,联动多平台与商业综合体共同参与,构成全方位的文体商旅消费聚集区。

苏州人的“尖叫”“欢乐”在这一年回归。位于苏州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南侧的苏州乐园森林世界盛大开业,面积50.4公顷,所在板块森林覆盖率达到88.64%。作为苏州乐园森林度假区核心项目,苏州乐园森林世界由主题公园、主题商业、主题酒店三大板块构成,除主题公园板块于2020年对外营业以外,主题商业板块、主题酒店板块正在规划设计中。

苏州人最初的日料记忆也在这一年欣喜升级,淮海街全新绚丽回归。结合日本特色和文化,街道多层次、多区域进行了景观公共空间塑造,增设了口袋公园、淮海小剧场、日本现代艺术雕塑等。那些受欢迎的日料店更换了带有个性色彩的店招,街道扩大了步行区域路幅宽度,取消了原路边停车位,新增了时尚外摆区域,不仅吸引更多的行人驻足、漫步,更极大地提升了顾客体验。同时革新性地开始探索商业街道文化,推出了品牌书、形象代言人及周边产品,未来还将以季节性限定元素、文化品牌合作联名活动等形式,长长久久地延续淮海街的品牌活力。

全新的淮海街,是宜人、宜商、宜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街区,地下基础设施综合管网进行了全新的铺设,雨水分流、电力增容、5G全覆盖。全长约550米的淮海街已不仅仅是一条日式美食街,更让在区域内工作的日本人有“家”的感觉,是着力打造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日资企业投资兴业“软环境”。

“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 恭迎天下“豪杰”

2020年,在深圳、上海、北京三地,高新区接连举行多场投资推介会,向五湖四海广发“英雄帖”:高新区将全力以赴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

8月28日在深圳的招商大会暨人才路演活动上,16个科创人才项目在路演活动上同台角逐,招商大会现场集中签约1个战略合作项目和7个新兴产业类项目。

11月20日赴上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对接说明会和城市推介会,推动沪苏两地在科技协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管以及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积极探索推进“沪苏同城化”。90个专项合作协议和项目合作协议在现场签约,涉及政务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协作、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市场开放以及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领域。

12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投资推介会上,5个批次共56个项目顺利签约项目涉及央地合作、创新创业、文旅与金融、集成电路与医疗器械、產业合作等,金额超500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都为苏州高新区下一步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正如苏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方文浜在推介会致辞中表示的,站在新一轮发展起点上,苏州高新区将加快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优化创新和产业生态。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用改革的办法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年中,全球第二大零售商,设有超过780家门店、会员量超过 9720万人的Costco(开市客)正式宣告入驻苏州高新区。未来将建成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大型会员制仓储式超市,并有望成为除上海店外Costco在大陆开业的第二家门店。

建设沪西“桥头堡” 打造“芯片之城”

年尾,狮山文化广场的苏州博物馆西馆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苏州博物馆西馆项目,是由10个边长为25米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群,主要展示苏州吴地的悠久历史和苏作传统工艺。

就在这一年,苏州博物馆西馆项目所在地狮山商务创新区正式挂牌,标志着狮山地区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启新篇章。辖区总面积31.3平方公里的狮山商务创新区,总人口近30万人,拥有4万多家市场主体,包括5家主板上市企业、1家科创板企业、16家新三板企业、702家外资公司,其中日资企业192家,欧美企业156家。狮山商务创新区已基本完成了以狮山路CBD核心区为中心,包括中外创新智能制造园、科技与生产性服务园、上市企业总部园、横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和苏州国际教育园的“一心五园”空间规划布局,并形成涵盖智能制造、科技与生产性服务、金融保险三大重点产业,新能源、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三条新兴产业链以及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的“3+3+1”的产业体系。区域内,绿色低碳的生态网络、协同高效的创新网络、高度便捷的轨道网络和舒适宜人的服务网络,及满足多样人群需求的宜创圈、宜游圈和宜居圈的“四网三圈”城市功能体系也已然基本成熟。

未来,这里将加快建设成为集金融商贸、文博旅游、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创新高地。以崭新姿态、更大作为,成为苏州“融入长三角、对接大上海”的西部“桥头堡”。

而在狮山商务创新区核心区内,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这里将建立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向高端攀升;围绕重点领域,发挥大院大所资源优势,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动力持续迸发;同时探索建立开放灵活的多层次产融结合支撑机制,打造建设银行“创业者港湾”旗舰店。力争通过3-5年努力,集聚200家以上集成电路领军企业,每年新增产值30亿-50亿元,以助高新区在此基础上建设苏州集成电路产业新地标,打造全国一流的“芯片之城”。

启动南大苏州校区建设 创立世界级生态创新湖区

苏州高新区科技城板块,太湖大道北,备受瞩目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工程也在年中正式启动。

这是一个同等水平、错位发展的新主体校区落户苏州,占地面积约2000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重点打造化生医药、材料能源与工程、电子与信息、地球系统与环境、人文与社会五大学科群,在办学模式上将打破院系界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支1000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规划办学规模涵盖本硕博各类层次1.2万人(远期2万人)。

同步,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为核心,苏州高新区正积极开展周边约10平方公里区域概念规划方案国际招标,利用南京大学优越的资源,加快引进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点技术创新平台,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太湖科学城”,在那里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美丽江苏建设要求,打造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的重要载体。

作为太湖科学城区域内的一个重大创新产业载体,太湖云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已经启幕。

太湖云谷是苏州高新区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特色载体,是苏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導产业的集聚高地和前沿阵地。项目占地面积为338.2亩,总建筑面积为95万平方米,重点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智能制造、IT服务、大健康”8个领域产业,太湖云谷意在打造成为苏州市创新创业发展高地和智慧产城社区标杆、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和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助力苏州高新区以更大力度集聚一流的国内外科研院所,以更卓越的创新创业生态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吸引一批全球顶尖创新人才,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人才搭建最好的合作发展舞台。

浒墅关一体化发展 高新区30年激荡再立潮头

这一年,素有“江南要冲地”之称的浒墅关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浒墅关一体化发展正式运行,今后浒墅关经开区和浒墅关镇实行一体化管理。浒墅关地区将通过完成资源充分整合,机构设置优化,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实现一体化管理“1+1﹥2”的最佳效果。

苏州高新区延续大运河历史文脉,强化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运动、商业、休闲功能,以“规划引领、分段实施、串珠成链、产业带动”原则,促进文化驱动、产城整合和高端要素集聚,在全力把大运河文化带高新区段打造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新兴增长带和地标性文化“符号”过程中,苏州“运河十景”之一的浒墅关古镇建设将加快推进,项目总投资约164亿元。首期项目,位于京杭大运河东岸的蚕里街区已成功建成,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包括5栋民国时期保留建筑和4栋新建建筑。

30年前近乎“一马平川”的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变得像一块24小时全速运行常年无休的超级计算机电路板,流光溢彩、灯火璀璨。从账上只有5万元钱,核准开发建设面积6.8平方公里,拓展至开发面积223平方公里,2019年完成GDP1330亿元,是苏州市“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重要一极”。30年的负重、拼搏、激荡,只有一个信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团结奋进。

猜你喜欢

苏州高新区高新区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522亿元,68个项目苏州高新区对接大湾区一起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高新区枫桥工业园公司发行5亿元公司债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重“新”出发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