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心理疏导对发热门诊患者心理弹性及配合度的影响

2021-09-10黄晓清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

黄晓清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心理疏导对发热门诊患者心理弹性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2 月至 2020 年 11 月发热门诊收治的 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心理疏导,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及配合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心理弹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配合度为 95.00%,明显较对照组 83.33% 高(P < 0.05)。结论:规范化心理疏导可改善发热门诊患者心理弹性,提高其配合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规范化心理疏导;发热门诊;心理弹性;配合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243

发热门诊为非典型肺炎、普通发热门诊等传染病流行的情况下设置的,由于该种疾病传染性较强,加上部分患者对本病认知不全,使得就诊的患者容易情绪紧张 [1]。本研究将规范化心理疏导用于发热门诊患者中,旨在评价对其心理弹性及配合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0 年 2 月至 2020 年 11 月发热门诊收治的 120 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男女分别 32 例、28 例,年龄 19~72 岁,平均(45.58±1.27)岁,发热时间 1~3d,平均(2.01±0.78)d。观察组男女分别 33 例、27 例,年龄 20~73 岁,平均(45.67±1.33)岁,发热时间 1~4d,平均(2.07±0.82)d。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综合临床确定病因,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同时积极降温,嘱患者多饮水、多休息,注意饮食清淡,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规范化心理疏导,具体措施见下:

(1)1 对 1 宣教:对患者受教育程度进行评估,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如发放宣传册、播放视频、微信分享知识等。讲解发热原因、病理、相关疾病、传染病预防及传播途径等,强调传染疾病的可防治性, 嘱患者做好隔離消毒工作。(2)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明确患者病因,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与其沟通,加强心理疏导,以亲切温和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与其建立信任关心,耐心解释发热知识、临床症状等,并解答患者疑惑,消除其顾虑。(3)理解患者:护士从患者角度出发,对其表示同情,充分理解其害怕患上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心情,将其关注的问题及时精准的讲解,鼓励患者讲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鼓励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正确看待疾病。(4)调动社会支持:护士应积极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嘱其多体贴、关怀患者,积极开导患者,使其保持身心愉悦。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干预后以心理弹性量表对两组测评,分值 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越佳。科室对两组护理配合度进行评价,包括完全配合、部分配合、不配合,配合度 = 完全配合度 + 部分配合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弹性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心理弹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 0.05),见表 1。

2.2 两组配合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完全配合 32 例,部分配合 25 例,不配合 3 例,配合度为 95.00%,对照组完全配合 19 例,部分配合 31 例,不配合 10例,配合度为 83.33%,观察组配合度明显较对照组高(x2=4.227, P =0.040)。

3 讨论

发热一般指体温异常升高,为多种疾病的共有表现,若不及时干预可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引发功能障碍。发热门诊为疫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排查疑似传染病患者并治疗发热病人的专用科室 [2]。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加上受到他人议论,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 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在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 1 对 1 健康宣教,可使其正确认知发热及传染病相关性知识,并意识到疾病可防可控,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 [1]。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及时察觉其情绪异常并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利于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耐心解答其疑惑可消除患者顾虑,建立和谐护患合作关系。站在患者角度理解、尊重患者,可使其感受到人文关怀,利于获取患者信任,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通过调动社会支持,鼓励家属多关心、关怀患者,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最佳状态配合医生及护士的工作 [2]。规范化心理疏导使护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可使护士更加重视心理疏导工作,可避免护士护理盲目性,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对患者的心理支持[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较对照组高,提示规范化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利于提升其心理弹性,正确对待疾病。观察组干预后配合度较对照组高,提示规范化心理疏导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临床工作。

综上所述,规范化心理疏导可改善发热门诊患者心理弹性,提高其配合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齐 艳 . 发 热 门 诊 病 人 的 心 理 及 其 护 理 探 讨 [J]. 特 别 健康 ,2021,15(1):267-268.

[2] 刘静洁 . 发热门诊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J]. 东方药膳 ,2020,11(18):158-259.

[3] 王雪川 , 胡海燕 . 合理情绪疗法对感染科隔离患者心理弹性及配合度的影响 [J]. 特别健康 ,2020,23(19):133-134.

[4] 洪焕波 , 尹桂芹 .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健康之友 ,2019,21(18):260-261.

[5] 宋瑶 . 发热门诊患者实施系统化传染病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 [J]. 健康大视野 ,2021,14(2):204-205.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弹性与入学适应的关系
团体辅导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弹性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