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景观的真实再现

2021-09-10陈展琨张冠文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期

陈展琨 张冠文

摘要:《疫情二十四小时》中对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建设的慢直播在疫情期间吸引了大量网民观看并引发讨论。本文以媒介景观理论为切入点,对本次慢直播进行分析,认为此次慢直播对遥远的现场进行了真实的再现,凝聚了民心,削减了恐慌和焦虑,是新的时代运用新技术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肯定了传统媒体对于新技术的运用,呼吁媒体与新的传播技术有机结合,更好地报道重大事件。

关键词:媒介景观;真实再现;慢直播;《疫情二十四小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1-0075-03

截至2020年2月7日,雷神山直播已超过1亿人次观看,点赞超过198万次。对于此次央媒的慢直播互动,舆论评价褒贬不一。但从媒介景观视角来看,央视频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未加修饰的真实全景再现,展现了国家力量和意志的高度凝聚与实践。与此同时,将处于不同地点的人群安置在同一时空下,构造出一个临时的“共同体”,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并削减了在灾难和未知面前的焦虑与恐慌,起到了“减压阀”的作用。但同时,此类型的慢直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消解了受众对真实参与的渴求等。

一、慢直播的特点

慢直播是一种长时间对同一对象或主题进行拍摄及传播,且在此期间不预设脚本的播出形式。2009年,挪威广播公司第一次采用这种形式制作播出了《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拍摄了一列火车从奥斯陆到卑尔根的7小时旅程,吸引了120万人观看。此种形式进入国内后,产生了多个成功的案例,如北京新媒体集团2016年的《花开中国》项目、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上海这一刻》、央视2018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特别报道中的五分钟慢直播等。

慢直播作为一种播出、报道的形式,舍弃了画面的剪辑和后期制作,完全真实、原生态地展现所拍摄事物的点滴,是对“观众的视觉与听觉的延伸”这一角色的完美诠释。其具有“窗口性”特征,即其充当了受众与遥远事件之间的连通器。在传统直播或新闻报道中,会有前线记者或主持人这种角色来给受众解释画面,并且受众很多情况下接收的是他人经过主观有意识加工过的信息。而在慢直播中,画面以一种更加柔和、非打扰的方式进入受众的生活,该形式特点使其像一扇虚拟的“窗户”镶嵌在受众的生活之中,观看权和观察、思考角度更多地掌握在受众自己手中,使其具有“擬真性”和“接受性”,其内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

二、作为思想建构方式的媒介景观

根据居伊·德波的观点,所谓媒介景观,是“一种被媒体制造出来的可观的景象、景色”[1]。在现代社会,事实本身在媒介的加工和传播过程中已经被一种经过塑造和安排的媒介景观替代,由于时空的局限性和渠道的人工性,“我们看到的常常是某种‘景观’,而不是事实的真相”[2]。慢直播舍弃了画面的剪辑和后期制作,是对“观众的视觉与听觉的延伸”这一角色的完美诠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景观可以被用作一种对加工过的事实进行传播的有效载体,并且在公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中,起到注意力设定和情感调节的作用。正如德波所说,“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之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1]。受众对其观看到的画面作出反应时,恰恰进入了景观制作者设定的“思想建构”的过程中,受众将所看到的画面与自己的思想混为一体,错误地将对媒介景观所呈现影像的反应当作自己亲自观察所得而产生的思想和感情,从而完成了思想建构的整个过程,“牢牢地被影像幻觉所控制”[1]。在现代社会中,媒介景观经常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之中:新闻报道中经过选择和剪辑后的画面,重大活动的影像转播,甚至出现在各种媒介上的广告宣传片,都在通过加工后的图像和声音向人们传播隐含其中的观念。如在重大活动中,现场景观被媒体以一系列加工手段再制作,以传播者指定的方式“展示”给受众。这其中的选择过程、加工过程、传播过程都会对受众的观感产生影响[3]。

三、《疫情二十四小时》:媒介景观的真实再现

(一)构建真实的“遥远现场”

正如前文所述,与这个时代所有的媒介制品一样,《疫情二十四小时》带给人们的是一次宏大的媒介景观体验——多机位设置、24小时不间断播放,与此同时,观看者还可以通过发送弹幕的功能与相隔甚远的其他观看者互动,达成某种跨时空的联系——媒介景观前的观看者通过科技手段融入了景观背后的话语和目的之中。但《疫情二十四小时》节目与其他媒介制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所展示的媒介景观,通过慢直播这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事件本身的面目,其拟真性的特征打破了景观与事实的不对称性,从而使得摄像头与屏幕变成了一扇连接现场与观看地的窗户,使公众浸入的不是某种经过挑选与加工过的虚假场景,而恰恰是真实本身,一种以往信息技术达不到的“遥远现场”。

(二)同一时空下的共同体

由于采用慢直播的形式,媒介景观的时空是保持不变的,不论观看者所在的时间与地点如何,只要进入了慢直播的景观中,人们便共享了同样的“战疫时间”,被整合到了同一时空中。疫情发生后,由于网络媒体时代下信息获取的碎片化和声音、画面等带来的高于文字和图片的刺激,民众在最初产生了对事态发展的焦虑和恐慌,而关心疫情的民众在成为“云监工”后,与众多观看者一同直面疫情中心的景观,并通过弹幕实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种状态下,节目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而是如詹姆斯?凯瑞所描述的那样,成为了一种对社会的维系[4],发送弹幕的行为也实际上成为了一种情感宣泄和表达的途径。在这样一种传播活动下,国民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情感投射的目标也变得统一。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人们在阅读报纸时通过报纸上的日期能产生一种“同时性”的想象,使读者与报纸中人物的关系变得更近,从而产生“同胞”的概念。这一表述在网络时代下更是如此。“电子媒介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带到相同的‘地方’”[5],一同在网络上观看慢直播的人们被聚集在同一时空之下,虽然他们无法真实地感觉到彼此,但通过屏幕上的画面与日期,弹幕中共享的话语,一种团结感和安全感便产生了。这种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另一个基础便是对同一事件的共同情感,在对“全球同情”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时,有学者提出,人们通过媒介产出的图像与话语对与自己相隔万里的他国苦难产生共鸣[6],媒介在向受众展示“苦难”画面的同时,也对其感受、思考和行为产生影响[7]。在此次慢直播中,类似的机制也同样在起作用,只不过媒介景观产出的不是远处的苦难,而是中国人民在面对灾难时奋力抗击的画面。这一景观被网络媒介传播到全国各地,对担忧、关注此次疫情的人们发出同一个信号,从而能够消解人们的焦虑与猜疑,并且消除因面对未知而产生的恐慌,使得社会舆论能够形成一股主流,营造积极正面的氛围,达到共同支持抗疫行动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目标。

(三)政府合法性的展示与巩固

疫情发生之后,民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和焦虑。而作为服务型政府,在特殊时期为人民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协调公共资源,保障社会正常有序运行不仅是其责任,也是其保障合法性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国家中,意识形态、程序和政府绩效是国家合法性的三个最根本的来源,其中政府绩效主要指的就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物的能力,同时,任何政权的合法性都是三种合法性的混合体[8]。中国政府能够在应对疫情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协调并指挥国家资源高效地开展抗疫工作,也同样能够为其意识形态合法性提供支持。

因此,如何在疫情期间向民众展示政府的工作宗旨与行政能力,《疫情二十四小时》中对两所医院建设的慢直播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作为一个公开平台,其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前来观看成为“云监工”,直播从1月27日开始,截至2月2日,《疫情24小时》系列慢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亿人次。传播的广泛和高效使得政府应对疫情的大量工作通过医院建设这一样板让广大民众知晓且留下深刻印象。并且通过评论区实时评论的形式与他人互动,受众“参与”到了整个国家行为之中,加强了国家与民众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各种工程机械的大规模使用以及医院建设的高效率,形成了大而真的媒介景观,对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进行了完美的符号化展示。

与此同时,由于处在一个积极、正能量的场域中,观看者们被氛围影响,容易迸发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对政府的积极正面的情感,对医院建设的慢直播已不仅仅是对事实的简单传播,其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实践”[9],在展示政府绩效和国家力量的同时,将人民团结到政府周围,共同支持抗疫。在论述政治合法性时,有学者曾指出,政治仪式是一种经过特殊编排的操演程序,其将身体转变为政治化的视觉代码[10]。而此次慢直播也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在此次慢直播中,媒介景观与真实景观是同一的,是一次真实的再现,而不是对真实的编排和加工,医院建设是一种自发、自主的“操演”或者可以被称为制度规训的“成果展示”,即我想要展示的东西并不在画面的背后,而恰恰是画面本身——一种未经加工的宏大的秩序化的场景。通过展现这一本体,“使其发生——促使它成为现实之物”[11],通过聚集民意,并使大众信念中的感情流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支持国家、抗击疫情,由此达到政府合法性的一种巩固和维护[12]。

(四)缓解民众压力的减压阀

在工业制造中,减压阀是一种减少出口压力,使系统自动保持稳定、防止其爆炸的阀门。社会学将这一概念引入,来说明政府应该正确引导社会表达行为并缓解社会压力,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需注重建立社会“减压”渠道,引导社会有序运转[13]。《疫情二十四小时》作为一档慢直播节目,通过对媒介景观进行真实的再现,使医院的建造过程全天候的透明公开,为广大民众在特殊时期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一个窗口,不仅有助于消除潜在的对政府抗疫工作的疑虑,还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面对疫情的恐惧,是疫情期间的一个“社会减压阀”。同时,由于拥有实时评论功能,观看者得以在评论区为武汉和中国加油鼓劲、向医院建造者致敬以及互相交流沟通,还有一些人自发地向他人科普建筑知识,介绍各种机械设备的作用,打破了由于居家抗疫带来的实体空间的隔阂,缓解了民众焦虑的心情。

四、警惕过度媒介互动对灾难的消解

景观自身展现为某种不容争辩和不可接近的事物。在医院建设的慢直播过程中,表面上人们通过观看实时再现的媒介景观获得了“远方”的信息,并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这一行为一道“参与”到了灾难的抗击之中,但如果局限于此,我們实际上并未真正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也无法替代在现场的亲身经历。因此,当我们认为自己投入了真情实感,参与到了这个宏大的叙事之中,并且在抗疫方面投入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时,我们是否真的能够感受到灾难的发生?有人认为媒介创造出了一种“在场的幻觉”,受众通过媒介看到了令人震惊的现实,却不需要投入真正的责任与义务;在媒介景观中的受众不需要亲身进入真正复杂的现实之中[14]。我们要警惕过度的媒介互动会导致人们在一场灾难的幻觉中宣泄了仅仅与我们自己有关的感情,而与“他者”疏远。

在整个直播环节中,这种对“他者”的疏远表现为关注重点的“失焦”,在此次直播中,失焦表现为一种过度的娱乐化以及对符号的沉迷而忘记疫情本身。娱乐化和符号化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对施工现场各种机械的命名,如“小橙”(挖掘机)、“叉酱”(叉车)、“送高宗”(吊车)等,这类在平时可爱、萌化的名字出现在严肃、紧张的抗疫活动中,可能对整个事件造成情感上的消解,从而使慢直播的参与者尤其是心智不成熟的人产生一种“灾难虚无主义”,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的。并且,这种娱乐化与重点的失焦还会引起部分人群的反感,起到相反的作用。

五、结语

德波描述的景观社会,是一个“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本质”的颠倒社会。此次慢直播活动,是在新的传播时代运用新技术的一次成功尝试,利用云网融合,通过“5G+网络”实现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云监控系统平台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央视频《疫情二十四小时》高清直播。这是国人第一次深切感受到5G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化,并且为新闻报道中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树立了榜样。不仅使人知晓了抗疫工作的进展情况,还以激动人心的集体方式整合了社会,并重新唤起人们的忠诚与参与。此次慢直播实践也证明了“慢直播+互动”的形式是可取的,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找准报道的重点和目的。不仅如此,从此次慢直播的发起者——央视频也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条件下是可以继续发展下去的,应该有效地发掘和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把握技术前行的方向,适应并吸引新生代人群的媒介使用习惯。媒体在利用新技术开展媒介活动时,要注意与事件紧密结合,始终牢记技术为事件服务,技术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对事件的处理工作。在未来的重大突发事件、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件中,可以继续选择采取这种方式开展信息公开和报道工作。

参考文献:

[1]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8.

[2] 马立明.萨帕塔运动与“媒介景观”的制造——兼论网络时代的底层反抗特点[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0):85-95+128.

[3] 王海洲.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国庆阅兵(1949-2009)的政治传播学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04):53-60+109.

[4]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5]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

[6] [芬]梅尔维·潘蒂.油管上的世界同理心和用户生成的灾难求援视频[M]//[以]托娃·本斯基.互联网和情感.牛津:劳特利奇出版社,2014:178-192.

[7] [英]莉莉·乔利亚拉基.苦难的调解和国际公众的视野[J].电视与新媒体,2008(5):371-391.

[8] 赵鼎新.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J].学术月刊,2016(08):166-178.

[9] 朱剑飞.天朝沙场——清故宫及北京的政治空间构成纲要[M]//陶东风.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01.

[10] 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88.

[11]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尼加拉[M].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04-105.

[12] [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56.

[13] 迟福林.“减压阀”: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J].人民论坛,2009(15):26-27.

[14] 王杰文.日常生活与媒介化的“他者”[J].现代传播,2011(8):19-22.

作者简介:陈展琨(1996—),男,山东日照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政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