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创新

2021-09-10王琦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

摘要:从“4R”到“SAT-4融”,从“人的主体”“认知理解”“融合求变”“认同价值”入手,实现主体、内容、方式、效果的融合,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融媒体传播中显现价值光辉的新机制。

关键词:融媒体;马克思主义传播;“4R”;“SAT-4融”;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1-0048-0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刻板印象,实现知情意行的情感共鸣的新探索,需要对主体、内容、方式、效果进行融合考量,全面把握融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丰富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动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要求让传播主体更加明确。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思想、理论的发展, 本质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 同时也会伴随着术语的变化。”[1]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传播的结合,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理论的深入贯彻要契合国情需要,才能凸显中国人面将“他者”知识内化为“自我”知识的语义形塑,才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决定了其传播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产生并接受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是被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它是在总结人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拒绝任何形式的虚幻代替真实使它成为科学的最高标准,也让群众将其传播的内容束之高阁。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其传播方式。理论能否回到实践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其关键就在于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掌握和运用,才能充分体现其作为无产阶级的强大武器。不同于西方的主客二分等思辨学说,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能动性。在对融媒体的运用上,其依据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不同背景和现实条件所创造,融合求变探索出适宜的规律,才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学说,它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理想。因此,只有大众理解、信服和运用,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价值共创的闭环。

二、“4R”到“SAT-4融”的传播机制建构

何谓融媒体?融媒体是一个舶来概念,早先中国学者将“媒介融合”引进,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让“融”的韵味更加浓厚。庄勇将融媒体定义为“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如今,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但学界对其内涵仍未有特别准确的描述。笔者基于本文将融媒体定义为突破时空局限,以技术为依托,整合传统与新媒体资源,建立融为一体的圈层关系,触达群众需求,实现价值共创闭環的新媒介。

“4R理论”本是数字化营销领域的概念,数字环境下的消费者特征使社交媒体随时随地“嵌入”人们的生活。媒介融合进程催生的各类媒体为人们营造出话语表达的场所,一方面让人的社交属性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传播格局中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舆论的共生性也影响人的价值取向。

新时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融媒体既是物质生产力不断发展下人类运用科学技术,从传统报刊到新媒体过渡的过程,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将自己的观念、思想融入社会发展变革的产物,也是发挥人主体作用,依托媒体丰富符合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精神世界的渠道。

SAT整合化传播是笔者在研究数字时代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中创建的模型[3],现将其与“4R理论”融合。

“4R”在数字营销中被归纳为用户识别、信息触达、建立关系、实现回报。笔者由此受到启发,融媒体本是舶来品,扎根于中华大地,用融媒体进行传播就需要赋予其中国特色,因而笔者提出的“4R”具有“4融”的内涵。

“4融”首先体现在“人的主体”,其延续了“4R理论”中的“用户识别(Recognize)”,融媒体是传统媒体与各大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而舆论的主战场不仅仅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中的用户,其领域应更广泛,因而不能忽视线下场域中人民群众的作用。

“信息覆盖到达(Reach)”体现出的是“人的主体”对传播内容的接纳程度,依据个体差异所呈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或许是表层的灌输,或许是认识的深化,但从传播接收的角度来看,大体上还是偏向于认知层面较为浅层的影响,因而笔者提出的“认知理解”更侧重传播的内容。

“建立关系(Relationship)”是融媒体作为中介平台协调“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有效手段。在融合过程中,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机遇,也会有茫然失措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要“融合求变”,找寻传播规律,更好地发挥作用。

“实现回报(Return)”类似于传播中的反馈环节,任何事物都应在不断发展中前进,人的接受过程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意识形态建设要把握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以此实现价值认同。哲学思想在异域的传播需要翻译。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想要从抽象理论到群众语言的转化,想要让传入到传播,再到理解和认同,是需要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整合翻译的。

从“4R”到“4融”,从“人的主体”“认知理解”“融合求变”“认同价值”入手,实现主体、内容、方式、效果的融合,是融媒体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传播要解决的问题。

三、“SAT-4融”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发展

“SAT-4R”融媒体传播模型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三个层面,将融媒体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层层递进式地融合。在微观层面的S(shape)中,传播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由人所创造,进而形成的理论、舆论影响着人的思想需求和价值取向。中观层面的A(Apply),媒体融合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硬件条件,借助于多方的特点勾连成集多点于一身的多元化整合业态,在受众与理论之间转换传播形式,影响受众的认知及情感诉求。宏观层面的T(Touch)让媒体与社会重新融为一体,只有贴近人民生活的理论才能被广泛接受,只有符合主流价值的传播才能给人以精神文明的滋养。

从SAT整合化传播到“SAT-4R”的融媒体传播模型,更凸显了人的价值(见上圖)。“坐”字又可拆为两个“人”与一个“土”。两个“人”代表多元价值主体的“思想需求”及“价值判断”;“土”即土壤,既是耕耘的平台,又是成长的环境。S形成、A运用、T触达,三个元素流畅地书写出了“土”字。融媒体将传统与新兴媒体的相关要素进行叠加,作为可以被充分“运用”的平台,一方面联结着无论是自我意识形态塑造,还是基于外部环境输入的理论、舆论与理性、非理性;主流意识形态、非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多元价值主体的“思想需求”及“价值判断”,一方面又“触达”着运用融媒体的不同主体。

四、结语

从“4R”到“SAT-4”融,看似是从3个元素到4个元素,实则是“人的主体”在发挥作用。作为“土”字最底层的“人的主体”,体现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扎根人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两个“人”也体现着“人的主体”多元化的“思想需求”及“价值判断”。

随着实践的深入,主体愈发多元化,其中在融媒体视域下,每一主体的每一因素发生变化都可能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和效果,因而要掌握不同主体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注重发挥主体的实际作用。

在对象广泛化的同时,认知差异让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成了挑战,个体的生活境遇及思维差异,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用更贴近对象思想实际的方式来阐述和宣传,因而要对不同层次的思想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充分发挥融媒体传播的优势运用,在融合创新中发挥主流媒体在多种媒体融合传播中的正向引导作用,最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产生思想共鸣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强大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金福.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中的术语、范畴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6-54.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1.

[3] 杨一翁.王琦数字时代下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与传播[M].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131-132.

作者简介:王琦(1995—),女,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盛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