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画图意识 提升数学思维
2021-09-10黄晓纯
黄晓纯
摘要:“画图”是搭建动手操作与思维之间的桥梁,然而“画图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本文借以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为契机点,从“点”“面”两个方面对“画图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与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画图;画图意识;思维
一、理论引领-----画图意识的演变
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而言,动手操作学具是最形象直观的,随着学生的成长,抽象思维逐步形成,慢慢地动手操作的立体图形可以画在纸上,再进一步简化为抽象的符号,例如:圆形、三角形、线段图等。这也是学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不管是学具、教具还是画图都是形象直观的,可以让学生从手感、触感、视觉等角度感受,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和探索。
二、实践创新------“点”“面”中看“画图”
(一)点,“一 一对应”是起点
【案例1】
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相遇问题》的新知之前让同学们可以一人单独思考,用双手演示,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理解:“相对、同时、相遇、相距”这四个词,之后两名学生借助对生活的认知,进行了表演。(如图:面对面就是相对,一起开始走就是同时,两人碰到了就是相遇,两人还有距离就是相距)之后教师提出“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合作表演,先听老师叙述,再要求行走”,让学生在实际演绎中感受到两人同时相对而行,对于每个人来说各走了5分钟才相遇了(也就是两个同学同时走了5分钟),并课件演示,加深对意义的理解。基于以上的认知,教师再出示新课例题:
读题完毕,吴老师先让学生用橡皮演示模拟,与生活认知一一对应,建立起题目与实际生活的桥梁,经过思考,学生给出了三种答案,1、60×4+50×4;2、60+50×4;3、(60+50)×4,学生对答案1基本都能理解,基于答案2和答案3,教师请学生进行生生对话,通过学生间的质疑发问,都一致认为答案3是正确的,并得出60+50表示客车和货车速度之和,教师再让学生出示双手进行脑中线段图的演示过程,加深对意义的理解。
【我的思考】
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一直能感受到特级教师对学生生活起点的激发,唤起对原有知识的认知,吴正宪老师通过让学生演绎,课件演示过程,对本课中四个关键词的理解,出示例题后,用橡皮模拟演绎,将模拟中的橡皮和之前的演绎一一对应,借助生活实际进行沟通理解,最后借助课件进一步对60+50的理解,这种看似没有画图进行的教学,实则已经启迪让学生可以借助线段图演绎进行思考,将画图意识在教学中进行了很好的渗透。
(二)面,“全面构建”要循序渐进
1.“形象直观”是基础
培养学生画图意识的前提是让学生感受到画图的优势——“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在小学低段的书本中,形象直观的画图雏形随处可见。
【案例2】以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为例
课始,教师以“三只猴子分水果”的情境引入,让同学们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将看到的信息一一指出“三个桃子、四个梨、两个香蕉、三个猴子”,随即老师引导学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三个桃子分给两个猴子够分吗?此时教师要及时追问:“为什么你觉得桃子够分了?你是怎么想的”,随即让学生借助图片摆一摆,比一比,在比较和摆放过程中引导学生一一对应的思想,得出数量是一样的,都是3,引出等于符号“=”、3等于3……“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码?同桌合作,一个提问,一个通过摆一摆来比较,注意在摆的时候要一个和一个对齐哦”……
学生通过摆一摆图片,通过一一对应地摆放,让学生借助摆图直观、形象地理解在“一一对应”的前提下,哪个多哪个少,理解题目的要求,为后续学习各类比大小的符号打好基础。
2.“逐步抽象”是過程
“逐步抽象”是画图意识和画图能力培养的过程,执教小学高年级的老师会深刻意识到画图意识越到高段越重要,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题目难度的加大和综合系数的提高,对于信息的梳理和分析是尤为重要的,所以作为数学老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的画图意识作为一个培养目标。
3.“全面构建”是目标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画图意识不是单纯的为了解题,而是以一种思想、意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画图意识就是借助图形化繁为简的思想,它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将“数”与“形”完美结合,更加直观形象。
【我的思考】
画图的方法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是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们感知感受,通过实物提炼感知,通过画图对比感知,经历画图从复杂到简单的演变过程。完整的过程的经历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画图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数学意识形成的前奏。从长远角度考虑,画图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全面建构知识,体会把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总结出用一般的解题方法的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画图解题方式的价值,数学意识进一步提升。
三、拓展延伸------“画图意识”的内联与外延
画图的沿用不仅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之后的初中数学中会有更多的运用,尤其是《函数》、《空间几何》等几个领域,并且数学思想的形成更多的拓展到其他学科,比如语文、英语的思维导图,语文的作文构思,科学的滑轮,甚至是美术的创作等等,所以一种思想、意识的形成不仅限于一种学科,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能发散性的,勇于创作,敢于创新的,所以学生的培养更多的要长远考虑,从当下做起,在日程的教学中渗透意识与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仁江,王春梅.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小学数学教育,2016:第C1期.
[2] 沈颖英.浅谈“画图”的策略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究,2015:第4期.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山小学 52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