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国家级非遗音乐代表性项目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9-10肖鹰

音乐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号子山歌古琴

肖鹰

〔摘要〕笔者对成都国家级非遗音乐的代表性项目(古琴、西岭山歌、四川清音、竹麻号子、道教音乐)进行研究,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成都国家级非遗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成都国家级非遗音乐;对策研究

成都地区音乐源远流长,类型丰富,自成一系。早在古蜀时期,蜀地就有了《陇归曲》与《臾邪歌》,宫廷、世俗、宗教等音乐初见形态;汉唐是蜀地音乐重要发展时期,古琴、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发展成熟并基本定型,特别是永陵出土的《二十四伎乐图》,是这个时期音乐繁盛的生动体现;明清时期,古琴大师张孔山创作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将古琴艺术推向顶峰,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在传承中发展演变,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民间音乐的多元和繁盛,川剧五大声腔最终形成,四川清音、扬琴等曲艺遍布书场茶馆,西岭山歌、府河号子、竹麻号子等唱响山间码头。

成都悠久深厚的音乐历史文化在今天仍能得以一窥,有史家传记、文学描写,还有乐律学论,也有出土的各个时期的文物所佐证,特别是传承至今的许多音乐形式依然还保留着传统的基因。这些音乐形式在现代化中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现已被政府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抢救和保护。本文将对这些项目尤其是国家级非遗音乐项目近年来的保护情况进行考察,深度剖析其存在问题,对这些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提出对策。

一、 成都国家级音乐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现状

成都市已公布的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177项,涉及音乐的非遗项目主要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三个类别,共计26项,其中传统音乐9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12项。从数量上来看,音乐类项目占比总项目约15%,总体数量较少。从质量上来看,国家级音乐项目8项,占音乐类项目约31%,说明成都地区音乐类非遗项目价值高、影响大。

成都现有国家级非遗音乐项目包括竹麻号子、成都道教音乐、西岭山歌、川剧、四川竹琴、四川清音、金钱板、四川扬琴,蜀派古琴目前为省级项目,考虑到它是成都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且古琴是国家级项目,蜀派古琴也正在积极申报纳入国家级扩展名录,故本文视之为考察对象。对于这些项目,笔者根据其艺术性质、演唱空间、持有群体的区别,将其分为以古琴为代表的文人音乐、以西岭山歌为代表的民歌、以四川清音为代表的曲艺音乐、以成都道教音乐为代表的宗教音乐、以竹麻号子为代表的劳动号子五个类型,并对这些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现状加以考察和分析。

(一) 以古琴为代表的文人音乐类保护现状

蜀派古琴有3名省级传承人和7名市级传承人,保护单位为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蜀派古琴琴人主要有两个群体,一个是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师生,一个是市内的琴馆琴社人员,前者以学院化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国内崭露头角的青年主力军,提升了蜀派古琴的艺术高度,后者以大众为主,培养了一大批古琴爱好者和生力军。2010年,两个群体共同成立了四川省古琴研究会,开展了大量古琴研究和交流工作。政府层面,举办过多次古琴艺术节,取得了极大影响力,但对于艺术节如何实现市场化和品牌化运作,还有待探索。

(二) 以西岭山歌为代表的民歌类保护现状

西岭山歌的省级传承人已去世,现有1名市级传承人,保护单位是大邑文化馆。西岭地区成立了山歌协会,协会现已发展至1400多名山歌会员,在资料调查整理和传承人培养上做了大量工作,收集了20多个西岭山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500多条西岭山歌的谚语、方言,180多首山歌,出版了15万字的专著《山魂之声》;创作方面,新编西岭山歌30余首并排练演出,获得了2015年广西宜州“刘三姐”杯最佳演唱奖、2017年中央电视台十五频道醉美乡音“最佳原生态音乐奖”等多个奖项;宣传交流方面,2015年至2018年每年在大邑县各乡镇演出20场左右,并编写了《走进西岭山歌》教材,在校园开展常态教学。

(三) 以四川清音为代表的曲艺音乐类保护现状

四川清音现有1名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传承人,保护单位是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主要由所属曲艺团开展保护工作。曲艺团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保证了排演工作的持续性和人员的稳定性,传承保护和传播推广工作开展良好。团里近年来依托文化艺术学校培养了一批曲艺专业学生,现已参加各级比赛和登台演出。

(四) 以成都道教音乐为代表的宗教音乐类保护现状

成都道教音乐现有2名省级传承人和1名市级传承人,保护单位是成都市道教协会。协会在2003年成立了成都道教音乐艺术团,艺术团现有团员70余人,除团长与传承人是道教界人士外,其余团员为道教俗家弟子或道教音乐爱好者,其中有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6人。艺术团依托青羊宫提供的室内排练场地,每周开展排练和创作,另外艺术团还参加国内道教团体交流演出,并发挥自身項目的内涵和特点,开展春节送“福”演出、慈善募捐演出等活动。

(五) 以竹麻号子为代表的劳动号子类保护现状

竹麻号子的省级传承人已过世,现有1名市级传承人,保护单位是邛崃县文化馆。竹麻号子是传统手工造纸时,工人为统一节奏和缓解疲劳演唱的一种号子。由于传统手工造纸的式微,以其为载体的竹麻号子传承发展极为困难,目前整个平乐镇能完整演唱竹麻号子的不超过10人,且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另外,竹麻号子节奏简单,缺乏变化,年轻人对此没有特别兴趣,也导致了培养传承人较为困难。

二、 成都国家级非遗音乐代表性项目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 项目传承人数量普遍较少

非遗主要依靠活态传承,因此传承群体是最为根本的保护力量。笔者根据成都市目前公布的六批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对26个音乐类项目传承人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这26个项目共有85名传承人,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2,也就是说,每个项目平均拥有传承人3名,有一半的项目仅有2名甚至更少的传承人,由此可见传承人数量普遍偏少。8个国家级音乐项目共有传承人共42人,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5,尽管比起其他音乐项目人数较多,但这8个项目其中有4个没有国家级传承人,竹麻号子和西岭山歌各仅有1名市级传承人,并且国家级传承人一般年事偏高,数据中尚未剔除过世的传承人,实际在世传承人数量更少。

(二) 集体传承项目缺乏集体传承认定的机制

曲艺、戏剧、号子多是由集体创作演唱,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时,往往考虑其最核心的艺术部分,对其他分工的传承人,较少进行认定。这种传承人认定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护上“重个体、轻集体”“重部分、轻整体”的传承误区,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非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以曲艺和戏剧为例,认定的传承人多是表演艺术人员,而曲艺、戏剧的音乐创编和演奏、剧本创作等人才则没有被认定为传承人,这极大限制了曲艺和戏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创作。

(三) 专业演出剧团没有形成常态化演出机制

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曲艺、川剧等项目中。艺术起源于生活,演出服务于观众,这些项目在当下传承发展较为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去了舞台和观众。成都曲艺团已被纳入公益一类,演员常态演出得以保证,但缺乏固定性的演出舞台;川剧属于公益二类,市场化探索还未成功,演员和日常演出经费难以得到保障,常态化演出也未能形成。尽管这些剧团生存较为困难,但应该看到,市场对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其实是有需求的,如哈哈曲艺社以相声为主,同时加入四川清音、金钱板等曲艺,在成都已经形成了常态化演出;《芙蓉国粹》和《蜀风雅韵》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尽管节目主要为拼盘形式,价位不高,但已经形成常年演出,这些都说明传统音乐在当下是可以谋得生存发展的。

(四) 项目之间缺乏交流合作

成都大部分非遗音乐类项目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的承继和借鉴,如成都道教音乐承继了古蜀巫术音乐,吸纳了宫廷音乐,曲艺和川剧大量吸收川地民歌并相互借鉴,艺人往往也同时操有多种音乐类型,这就形成了项目间取长补短、互鉴共促的多赢局面。目前,这些项目大多缺乏交流,更鲜少合作,人才大多为专才,缺乏通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的创新创作。另外,非遗音乐类项目本身受众少、力量小,项目之间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抱团发展,积极对接资源,发出传统音乐的声音。

三、 成都国家级非遗音乐代表性项目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 对不同类别的非遗音乐项目进行分类保护

从保护工作来看,各类非遗音乐项目在传承保护上均做出了眾多探索并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以古琴为代表的文人音乐和以西岭山歌为代表的民歌,兴趣是最重要的纽带,以爱好者为主,专业性不一,最适合以协会为阵地,通过个体学习+集体交流的形式,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和社会功能。以成都道教音乐为代表的宗教音乐,以信仰为纽带,适合以宗教场所为阵地,以小型艺术团为载体,在宗教活动中发挥其作用。曲艺和川剧,以艺术水平和观众喜爱为最重要的追求,适合以专业院团为载体,除了专业的表演艺术家,还需要音乐创编和演奏、剧本创作、演艺管理、市场营销、融资等方面的人才。对此,文化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具体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政策,提供精确性的支持。

(二) 健全集体传承项目传承人认定机制

集体传承项目要认可非核心艺术持有个体的作用,特别是曲艺、戏剧项目。音乐创编和演奏、剧本创作由于在幕后,往往被忽视,但他们其实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是一个作品的开关。当下缺乏反映时代精神、回应社会需求的传统音乐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思想和艺术的创作者。对于这部分人群,要给予他们传承人身份的认可,并建立培养机制,激励他们开展传承保护和创新创作。

(三) 打造传统音乐品牌

首先,要打造传统音乐常态化演出品牌,可以借鉴“乐动蓉城”月末惠民音乐会的经验,固定时间、地点,并以惠民票价的形式,让曲艺、川剧能够实现常态化的演出,从而在演出中完成传承和创新,同时培养欣赏者和消费者。其次,挖掘利用本土音乐资源,打造旅游演出精品,借鉴杭州《印象西湖》等打造城市音乐名片的做法,打造成都地域性音乐标志,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融入本土历史文化阐述中,让游客在旅游地获得深刻而丰满的文化体验,打动人心、赢得市场。再次,打造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品牌,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一样,需要储备一定的知识和欣赏习惯,国外的古典音乐、歌剧等艺术团往往设有艺术教育部门,其艺术普及和培训也形成了专业和品牌,既宣传普及了艺术,又培养了大批艺术消费者。目前,成都大部分的非遗音乐项目开展了进校园活动,但艺术教育、演出、培训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闭环,如何将其统一起来,培养传统音乐的爱好者和欣赏者并将其转化为消费者,还需要音乐团体、协会、学校等各个机构共同探索。

(四) 搭建传统音乐展示交流平台

首先,要搭建项目之间的展示交流平台,形成传统音乐艺术节、艺术季等,让项目在论坛、演出等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同时让观众对传统音乐有一个整体认知并形成印象。其次,要搭建传统音乐对外交流平台,一方面,加快现有平台的提档升级,比如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已举办七届,成都国际古琴艺术节已举办六届,川剧节已举办四届,要加强这些活动的专业化和品牌化,以发挥平台的功能;另一方面,要推进新平台的建设,如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交流平台,成渝双城传统音乐交流平台等。

当下,成都正建设“音乐之都”,非遗音乐类项目要积极融入城市发展战略,积极投身于音乐产业中,探寻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号子山歌古琴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我家的“号子”
苗山歌
寻访千年古琴
山歌好比春江水
武汉码头号子的艺术特征探析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国画:唱支山歌
古琴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