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哀乐中年》的主题立意分析

2021-09-10张晋瑜

音乐世界 2021年1期

〔摘要〕《哀乐中年》这部电影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这个时代和社会仍有教育和引导作用。桑弧在他的电影中将焦点放在普通个人,而非英雄或是群体,将战争悲痛、家国情怀、民族兴衰或是任何政治意识形态都摈弃在外,拍出了自己理解的人文主义。《哀乐中年》为我们明晰了怎么活而不是将关注点放在怎么体面地死去,他所提出的方法和建议放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甚至更久之后,也会为我们指明方向,而这也是这部影片想给观众所表达的主题立意。

〔关键词〕《哀乐中年》;桑弧;中年生活

《哀乐中年》虽然是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被创作出来的电影,但其身上的时代寓意却始终无法忽视。这部电影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放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在《哀乐中年》中,女主人公刘敏华说出了这部电影的主题,也是这部影片所探索的问题,即:“中国人真是奇怪,我们只关心怎么死,却很少关心怎么活。”

一、保守环境的枷锁突破

《哀乐中年》的电影叙事以男主人公陈绍常的生活和家庭为中心。陈绍常早年丧妻,没有再娶,一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学校。随着子女的长大,多年未见的挚友之女刘敏华也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亭亭玉立的新时代女性,并在陈绍常的学校任教。陈绍常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了社会上层人物,却嫌弃自己父亲的事业不够体面,要求父亲离职在家当个太老爷。陈绍常听从了子女的安排,在家待着,每天无所事事。但在女主人公刘敏华的鼓励下,陈绍常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岗位。在相互的理解和鼓励之下,年龄差距如此之大的两人竟相爱了。他们不顾众人反对,仍旧坚持在一起,最后凭借自己的力量与外界对抗,开办了自己的学校。

二、子女需有的自我反省

这部电影是张爱玲-桑弧式电影的代表作,虽然没有《太太万岁》出名,但也是20世纪50年代电影史上的里程碑。电影中的主体立意和思想放在今天也依旧很先进。

《哀乐中年》表现了人到中年时所感受到的中年危机。在年轻与年老之间的夹层之中,中年人好似既没有年轻人的体力也没有老年人的豁达与智慧,但这其实是常人对中年这个年龄阶段的误会。在电影中,导演将镜头聚焦在中年人身上,展现了中年人自我渴望的心理活动。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抱负和追求,甚至比年轻人对未来更多一份幻想与追求。在陈绍常犹豫着在“半只脚已经迈进棺材了”的年纪,还要不要找点事情来做时,借敏华之口,电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的中年,学问有了,经验也够了,这是人生最成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不好好利用就太可惜了,我们中国人除了青年就是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最可宝贵的是中年。中年才正是做事情的时候。”陈绍常在子女的阻挠之下,不得不辞去小学校长职位,回到家中享受老年生活时,他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了。他尝试过在家里看报纸,在公园里遛鸟散步,去湖边钓鱼,可他依旧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甚至会因为多问了一句管家的饭菜,而被管家和儿子同时“批评”,他们认为陈绍常做什么都是多管闲事,他只需要享受自己的安逸日子就行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因为年龄去否定个人的存在价值。就如电影里的主人公所说:“无论什么事儿都行,只要有份事干。”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反映的问题,可到如今仍然存在,这个时代依旧对中年人持有偏见。无论身处哪个年龄阶段,我们作为一个“人” ,就必定需要做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而在《哀乐中年》之中,陈绍常的子女就没有站在“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父亲,而仅仅是站在子女的角度让自己的父亲不要出去工作。他们首先应该尊重的是,父亲作为一个人所需要被满足的精神需求,而不只是用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条件去“满足”父亲。桑弧在他的电影中将焦点放在普通个人,而非英雄或是群体,将战争悲痛、家国情怀、民族兴衰或是任何意识形态都摈弃在外,其风格清新、意味悠长,从小题材入手, 用人物感情的细腻表达,拍出了自己理解中的人文主义。

三、年轻人的现实问题和改进

电影也讽刺了年轻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浮躁。在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之后,影片中男主人公的儿子在对外发表演讲时说道:“年轻一代的人最忌讳的就是麻将一类的赌博。”而自己却天天沉浸于此。不禁让人联想到如今这个社会浮躁的年轻人,同样是在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在外面展现出自己的崇高品质,甚至在社会上作为榜样宣扬正能量,在背地里却无法约束好自己。在电影中,陈绍常面对自己的儿子时,只是摇摇头叹气说道:“现在的社会都和我儿子一样,拿欺骗当职业。”在七十年后的今天,这深刻的立意没有过时,依旧适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一些非法途径来获取财富,失去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真正立足所需要的诚实守信。这部电影立足于此,也是在警醒后世。就像剧中刘敏华安慰陈绍常说:“你以为他们是年轻人吗?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

四、中年人的自我突破

这部电影还讨论了中国人在面对自己人到中年的状态时所选择的处理方法,最后也为中年人提出了建议。影片中,在自我挣扎之后,陈绍常最后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哪怕已经不再年轻,也要做自己想要做的,过自己真正想要过的生活。他回到了自己一手构筑的小学,不管众人的眼光与自己朋友的女儿刘敏华在一起。他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将眼光投在了自己当下的生活,而不是如何体面地度过余生然后死去。

在陈绍常突破自己内心和外界环境的禁锢之后,他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生命的高潮,才真正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在影片的最后,陈绍常的儿子和儿媳给他送的生日礼物是一座风水极好的坟墓,但刘敏华却对这个行为感到不可思议,说道:“我们中国人真是一个古怪的民族,对于死看得这么重要,而并不讲究好好地活下去。”这正是这部影片所真正讨论与剖析的主题立意。当陈绍常将自己的坟墓改成一所小学,那些工人表示不能理解时,他解释道:“活人总比死人要紧。”这部影片讨论了我们至今都没有完全改变的一种保守观念,即许多人看待死后之事比现在怎么活更加重要,也反映了个人意识在群体意识之间的觉醒。这部影片给我们的建议非常好,其让我们无论所处在什么样的年纪,哪怕不被人看好和支持,仍然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一切。而这也并不是年轻人所特有的权利,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拒绝被他人眼光和社会的落后观念所束缚。人终有一死,但在死前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终将无限绵延。就像影片中的男主和女主在反抗现实后,有了自己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过得很幸福。

《哀乐中年》为我们明晰了生活的关注重点在于怎么活,而不是怎么体面地死去。其所提出的方法和建议,放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甚至更久之后,也会为我们指明一定的方向,而这也正是这部影片想呈现给观众的主题立意。

参考文献

① 胡红草、武兆:《哀乐中年:桑弧导演镜头下的中产阶级——以<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为分析文本》,《名作与欣赏》,2020年,第27期,第50-52页。

② 平方园:《浅析桑弧电影作品中的市民文化——以<不了情><太太万岁><哀乐中年>为例》,《名作与欣赏》,2017年,第35期,第160-162页。

③ 周文姬:《40年代知识分子自我主体的剥离与建构——以<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哀乐中年>为例》,《当代电影》,2017年,第12期,第82-86页。

④ 杨伊:《从<哀乐中年>看早期國产电影中的人文情怀》,《电视指南》,2018年,第2期,第27-28页。

作者简介

张晋瑜,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