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民族”“生态”“文化”特色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2021-09-10高维微
高维微
2020年2月22日,彭水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序列,全县11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27772户贫困户112680名贫困人口脱贫。
“十三五”期间,彭水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渝东南最后1位跃升到第3位,生态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实现了量与质的飞跃。
2021重庆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就彭水脱贫摘帽后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谋划今后发展接受了《今日重庆》的专访。
《今日重庆》:2020年2月,彭水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序列。在这之后,彭水县做了哪些工作,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钱建超: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们适时将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抓好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真正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日重庆》: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壮大,在壮大乡村产业方面,彭水做了哪些工作?
钱建超:在巩固粮食生产前提下,加快推进红薯、烤烟、畜禽养殖及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狠抓品种、品质、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促进农业“接二连三”。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彭水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三社”融合发展,着力盘活沉睡资源,激活“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努力让乡村“活”起来。
《今日重庆》:彭水在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中,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钱建超: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大统筹力度,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繁荣乡村文化,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汇聚强大正能量。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养儿养女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句老话说的是脱贫攻坚以前,彭水当地闭塞艰苦的生活条件。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曾经阻隔的大山如今已成为当地脱贫增收的宝贵资源。
彭水接待游客量从2012年的340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10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150亿元。2020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全县接待游客量仍达到281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3.6亿元,旅游业成了彭水的第一支柱产业。彭水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今日重庆》:彭水是怎样让“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唤醒绿水青山、捧出金山银山的?
钱建超:近年来,我们立足“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彭水旅游业发展升级版。
强化重点景区辐射引领。突出特色化、精致化、品质化、多元化,全面提升蚩尤九黎城、阿依河、乌江画廊、摩围山等精品景区品质,强化景区的辐射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持续举办旅游节赛活动。将旅游资源与节日庆典、体育赛事、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办好办优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持续策划系列旅游营销活动,探索线上线下旅游活动模式,推动节赛活动大众化、市场化。
《今日重慶》:旅游业已经成为彭水的第一支柱产业,未来还将如何持续发力?
钱建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紧扣“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目标,充分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坚持“品牌引领、活动助推,全域建设、彭水特色”,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世界知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促进业态融合,推动文化、旅游、生态、康养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品牌融合,围绕“世界苗乡·养心彭水”这一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苗乡特色的品牌旅游线路,打造一批具有苗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促进市场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对外交流合作,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和旅游企业;促进服务融合,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彭水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战略,编制完善好旅游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加快创建一批3A级景区和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生态庄园、旅游民宿、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景点,形成处处是景、处处宜游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彭水正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抓住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机遇,充分彰显“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深入推进产城景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今日重庆》:那么,彭水将如何谋划今年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钱建超:今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从七个方面着手。
培育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发展动能,深入实施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彭水英才”计划等,不断增强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加快构建特色高效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更加注重补短板、锻长板,做强以健康食品、特色轻工、清洁能源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做精以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业,做优以旅游业为纽带、以大健康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做大以红薯、烤烟、畜禽养殖及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道路、桥隧建设和重要节点改造,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大力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坚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好文化融入城镇建设中,推进园区、城区、景区“三区融合”,建設“产城景一体、山水林共生、居业游相宜”的高品质生活空间。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深入推进“五大环保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补齐城乡环保设施短板,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抓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部署和市委要求落地落实,认真落实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大举措,积极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搭建开放平台,不断扩大发展外向度。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扎实做好县乡村换届工作,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惩治腐败,深化拓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扎实推进“以案四改”工作,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今日重庆》: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彭水打算怎么做呢?
钱建超: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彭水拥有“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是渝鄂黔重要联结点,特别是渝湘高铁建成后,彭水到主城也就40分钟时间。这些都为我们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立足“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和比较优势,着力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位置、落好棋子,积极主动承接主城都市区转移出来的功能和人口,用好强大国内市场,推出更多品质化、数字化、绿色化、个性化、国际化、精神化的产品,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