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行线被折线所截”问题探究

2021-09-10朱迪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折线过点平行线

朱迪

平行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利用平行线可以得到角之间的相等或互补的关系,帮助我们解答一些求角度的问题.折线问题是两条平行线不是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是被一条折线所截,此时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就不能直接应用了.那么如何解决这类折现问题呢?以下分类进行探讨.

一、“外凸型”折线问题

“外凸型”折线问题是指两条平行线之间被向外凸出的折线所截,并有一个或多个折点.解答这类“外凸型”折線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过折点作已知平行线的平行线,通过形成的多组平行线建立角与角之间的联系,进而把线的关系转换成角的关系,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解答.

基本题型

例1  如图1,已知AB∥CD,∠A=120°,∠C=130°,那么∠APC的度数是( ).

A.100° B.110° C.120° D.130°

解析:过P作直线MN∥AB,如图2所示,

∵MN∥AB,

∴∠A+∠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180°﹣∠A=180°﹣120°=60°,

∵MN∥AB,AB∥CD,

∴MN∥CD,

∴∠C+∠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180°﹣∠C=180°﹣130°=50°,

∴∠APC=∠1+∠2=60°+50°=11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出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图中角度之间的关系.

结论1:如图1,在平行线中“外凸型”折线问题中,中间角加两个边角等于360度,即∠A+∠P+∠C=360°.

拓展题型

例2  细观察,找规律.下列图3①-3④中的MA1与NAn平行.

(1)图①中的∠A1+∠A2=   度,

图②中的∠A1+∠A2+∠A3=   度,

图③中的∠A1+∠A2+∠A3+∠A4=   度,

图④中的∠A1+∠A2+∠A3+∠A4+∠A5=   度,…,

(2)第n个图中的∠A1+∠A2+∠A3+…+∠An=       .

(3)依图3②为例,写出证明过程.

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1)中的规律,即可得到第n个图中的∠A1+∠A2+∠A3+…+∠An的度数;(3)先过A2作A2B∥A1M,根据A2B∥A1M∥A3N,可得∠A1+∠1=180°,∠A3+∠2=180°,进而得出∠A1+∠A1A2A3+∠A3=360°.

解:(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图①中的∠A1+∠A2=180度,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图②中的∠A1+∠A2+∠A3=360度,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图③中的∠A1+∠A2+∠A3+∠A4=540度,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图④中的∠A1+∠A2+∠A3+∠A4+∠A5=720度,

故答案为:180,360,540,720;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第n个图中的∠A1+∠A2+∠A3+…+∠An=180°n﹣180°.

故答案为:180°n﹣180°.

(3)如图4②,过A2作A2B∥A1M,

∵MA1与NAn平行,

∴A2B∥A1M∥A3N,

∴∠A1+∠1=180°,∠A3+∠2=180°,

又∵∠1+∠2=∠A1A2A3,

∴∠A1+∠A1A2A3+∠A3=180°+180°=360°.

点评:本题通过四个特殊的图形得到了一般性规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这是解决规律探索题时常用的方法.

结论2:对于平行线中有多个折点的“外凸型”的折线问题,有一般性结论:折线内角的和=(折点数+1)×180°.

二、“内凹型”折线问题

与平行线中的“外凸型”折线问题相对,平行线中也有“内凹型”折线问题.“内凹型”折线问题是指两条平行线之间被向内凹进去的折线所截,并有一个或多个折点.解答“内凹型”折线问题,通用的方法仍是过折点作原平行线的平行线,形成多组平行线,然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解答.

基本题型

例3  如图5:已知AB∥CD,∠B=38°,∠D=72°,则∠BED=   °.

解析:过E作EF∥AB,如图6,

∵AB∥CD,∴EF∥AB∥CD,

∴∠B=∠BEF,∠D=∠DEF,

∵∠B=38°,∠D=72°,

∴∠BEF=38°,∠DEF=72°,

∴∠BED=38°+72°=110°.

故答案为:1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关键是掌握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结论3:如图5,在平行线中“内凹型”折线问题中,中间角等于两个边角的和,即∠E=∠B+∠D.

拓展题型

例4  (1)如图7,AB∥CD,∠BEC与∠1+∠3的关系是什么?并写出推理过程;

(2)如图8,AB∥CD,直接写出∠2+∠4与∠1+∠3+∠5的数量关系   ;

(3)如图9,AB∥CD,直接写出∠2+∠4+∠6与∠1+∠3+∠5+∠7的数量关系       .

分析:(1)首先过点E作EF∥AB,由AB∥CD,可得AB∥C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易得∠BEC=∠BEF+∠CEF=∠1+∠3;(2)首先分别过点E,G,M,作EF∥AB,GH∥AB,MN∥AB,由AB∥CD,可得AB∥CD∥EF∥GH∥MN,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4=∠1+∠3+∠5.(3)首先分别过点E,G,M,K,P,作EF∥AB,GH∥AB,MN∥AB,KL∥AB,PQ∥AB,由AB∥CD,可得AB∥CD∥EF∥GH∥MN∥KL∥PQ,然后利用平行線的性质,即可证得∠2+∠4+∠6=∠1+∠3+∠5+∠7.

解:(1)∠BEC=∠1+∠3.

证明:过点E作EF∥AB,如图10,

∵AB∥CD,∴AB∥CD∥EF,

∴∠BEF=∠1,∠CEF=∠3,

∴∠BEC=∠BEF+∠CEF=∠1+∠3;

(2)∠2+∠4=∠1+∠3+∠5.

理由:分别过点E,G,M,作EF∥AB,GH∥AB,MN∥AB,如图11,

∵AB∥CD,∴AB∥CD∥EF∥GH∥MN,

∴∠1=∠BEF,∠FEG=∠EGH,∠HGM=∠GMN,∠CMN=∠5,

∴∠2+∠4=∠BEF+∠FEG+∠GMN+∠CMN=∠1+∠EGH+∠MGH+∠5=∠1+∠3+∠5;

(3)∠2+∠4+∠6=∠1+∠3+∠5+∠7.

理由:分别过点E,G,M,K,P,作EF∥AB,GH∥AB,MN∥AB,KL∥AB,PQ∥AB,如图12,

∵AB∥CD,∴AB∥CD∥EF∥GH∥MN∥KL∥PQ,

∴∠1=∠BEF,∠FEG=∠EGH,∠HGM=∠GMN,∠KMN=∠LKM,∠LKP=∠KPQ,∠QPC=∠7,

∴∠2+∠4+∠6=∠1+∠3+∠5+∠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作出平行线,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和等量代换来解题.

结论4:对于平行线中有多个折点的“内凹型”折线问题,有一般性结论:所有的凸角之和=所有的凹角之和.

关于平行线中的折线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类型,这里只是列举了其中比较常见且重要的两种类型,解答这类问题的通用方法就是过折点作辅助线,将线的关系转换成角的关系后,此类复杂模型就变得简单了.此外,同学们还可以记住这两类问题中的四个结论,将其直接应用于填空题、选择题的解答中.

猜你喜欢

折线过点平行线
平行线
2020年本刊原创题(二)
五分钟教你读懂疫情分析报告
折线
折线图案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平行线及其判定”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数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