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提效,寓学于乐

2021-09-10王建文

中小学老师培训 2021年1期
关键词:词语作业语文

王建文

我针对孩子作业布置做了一个调查,学生在填写匿名调查问卷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应该布置作业。也就是说,其实学生并不排斥作业,而是排斥作业的过多和乏味。通过研究分析,以及和孩子的交流探讨,分析目前中段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1.形式单一。语文作业最普遍的就是抄抄写写,上完一篇课文后必定要完成本课的生字抄写,词语抄写。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也无外乎“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课文理解”等。因此,有时候不用老师布置,学生就知道要写些什么。每天重复相同的事情,学生的积极性能高吗?

2.内容过多。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扎实,一般老师都会运用“题海战术”,特别是期末复习阶段,学生做得累,教师批得辛苦,大家都苦不堪言。

3.层次不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然而作业确是千篇一律。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对作业的设计多了一些留意,多了一些思考。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作业形式和内容的改变,与其他课程或者活动整合,减少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极具趣味性的作业,它具备以下特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层次分明。

一、整合个人爱好, 激发作业兴趣现象描述

又到了午自修时间,铃声过后,我和往常一样走进了教室。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因此,午自修我打算让孩子们自己看书。“今天中午没有其他安排,同学们可以拿出课外书来看。”我的话音刚落,就有孩子问道:“老师,可以画画吗?”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每当我说让他们自己看书的时候,总有孩子会举手问这个问题。不过,这也怪不得孩子。从还没上幼儿园开始,他们最开始接触的就是画画,低段的时候,阅读书籍也比较偏向于绘本一类,现在让他们看一些文字比较多的书,他们难免有点提不起兴趣。但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中段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40万字。如果一味地看一些绘本,是不是有些不符合年段的要求了。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要多看书才行,画画就留着美术课画吧,在课上能看书的机会可是难得的哦。”有几个听话的孩子马上拿出书来看了,有些孩子虽然看了,但是很明显有点不太情愿,还有一些孩子干脆说没带课外书或者带来的已经看完了。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应对策略:让作业变得多彩,提高学生兴趣

一次逛书店的时候,随手翻了几本三年级的练习册,其中一本彩色的作业本引起了我的注意。询问了书店工作人员,她告诉我这本是卖得最好的。回头一想,连我这个成人都一下子被这个彩色的本子吸引了,何况小孩子呢?所以,对于孩子们爱画画,我不应该“堵”,而是应该进行引导,把他们往阅读的方向引。

又一次自修课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请你们给自己看的书配上图画吧!”我和他们说了具体的要求:要写明自己看了什么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话,写上自己的感受,再画上画。我把这称为“读书笔记”。第一次接触“读书笔记”,学生觉得有点难,但是因为可以画画,所以他们并不排斥,我暗想:鱼儿已经上钩啦!孩子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很多孩子的读书笔记让我忍不住用手机拍下来,因为实在是太漂亮了。在我的鼓励下,有些孩子甚至还会跟我“要”作业,规定只要完成一篇阅读笔记,有些孩子两三篇地交上来。

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孩子们在笔记上写的感受体会越来越深刻了,可见他们肯定看书看得越来越认真了。再仔细地比较一下,我发现他们的笔记从一开始的以“画”为重点到现在“画”只是成为了一种装饰,更多的是文字和自己的读书体会,而孩子们看的书的类型也在慢慢转变。这中间没有我过多的干涉,这些变化是无形的。一直到现在,班上的孩子还是很喜欢“读书笔记”这个作业,而作为老师的我也很乐意布置这个作业:既可以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多彩世界,又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之后,我又尝试了让学生做生字卡片,让语文作业与手工结合;还试着把古诗填入歌曲,以唱歌的形式代替背诵,这些方式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异常高。

二、整合課间游戏,有趣不失意义现象描述

上完了一篇新的课文,生字抄写本是必须要完成的,为了巩固新学的生字,一般的老师还会让孩子们抄写这一课的词语,我也不例外。有一次上完课,我在黑板上布置了以下作业:1、完成抄写本。2、抄写本课的词语,每个三遍。布置完作业,教室里炸开了锅,“老师作业太多啦!”“老师,能不能少一点啊?”通常我都是把两个作业分开的,但是这天因为时间安排问题,这两个作业都让他们回家写。后来一想,好像放在一起,的确有点不合适,于是我让他们先写一个,还有一样明天来学校再写。孩子们嘟起的小嘴并没有平下来,我知道,他们对这一类的作业早就有抱怨了,今天只是一个触发点。但是,孩子们别怪老师啊,要记住这些字,就要多看多抄啊。

应对策略:改变作业形式,调动主观能动性

一次写课堂作业本的时候,快的小朋友已经完成并给老师批改好了。有一个四人小组的动静比较大,他们把纸条和本子传来传去,兴奋的时候还会相互鼓掌。我放下手头的工作,打算过去提醒他们一下,凑巧看到他们本子上和纸条上的内容。这些小家伙完成作业后在相互出题目给对方做呢!这方法好啊,给别人出题目,自己肯定要经过思考,思考的过程等于回顾了已学的知识,而做题目的同学也能对知识点再一次巩固,还有之后的批改,大家又一起回忆了一遍。

我想:这个小游戏能不能运用到我的作业布置中去呢?如果可行的话,它比单纯地一遍又一遍的抄写有效多了。可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个出题目的能力啊?于是,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做了一个试验。结果发现基本上的孩子都能完成“出题目”这个任务。也有一些孩子进度比较慢,但是对于同学出的题目也比较感兴趣,并表示很想试着做一做同学出的“试卷”。这之后,我经常会让给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单独出题目或者四人小组合作出一张“试卷”,以此代替枯燥乏味的抄写和看书复习。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效果也更好。

游戏是儿童时代最好的回忆,而孩子们又是那么得有创造力。在我的刻意引导下,我们班上陆陆续续还出现了许多“语文游戏”:词语接龙接力赛(成功接上词语的小队向前跨一大步,最先到达终点的队获胜)、古诗大风暴(找个共同的主题,比比哪组说得多,比如:含“月”的古诗句)、地雷大爆炸(一位学生追,另外学生逃,快被追上时,必须说出指定词语才能成为地雷,逃过追捕)……这些游戏在课间既能放松,又能增长知识,十个不错的选择。

三、整合其他课程, 减负担提效率

现象描述

古诗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很多词语和诗句的意思,都是靠死记硬背,理解的时候也多靠老师讲解。三年级的上册的《夜书所见》中,“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一句,学生不知如何解释。于是,我让他们借助词语手册和课本上的注释,可他们给我的反馈是“连起来整句话怎么解释还是不知道。”我只好把课件上的诗句解释放出来公布答案,并让他们抄写在课本上。作业本上有道题,刚好就是让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本以为这样讲过一遍,语文书上还抄过一遍,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孩子还是写不出或者写错,特别是“知”这个字的意思。于是,我又让他们把“知”再加上小点,在下面写上“料想”,并提醒他们不要记错。总觉得这样的方式是“灌输式”的教学,但是一下子又不知道如何带孩子理解那么远的古代的文学。

应对策略:图画帮助理解,降低作业难度

坐在办公室里,我又一次地翻开了语文书,语文书上《夜书所见》的背景图引起了我的注意。何不好好利用图画呢?当天我就和美术老师商量,让孩子们回去根据古诗的内容去画了一幅图。

第二天,我把孩子们的图画收了上来。收的过程中,一个孩子跟我说:“妈妈说,古代的篱笆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呢,我不会写错了!”这个孩子在之前的默写时,把“篱笆”的“篱”,写成“离开”的“离”。其实,这个点,我上课的时候也提到过,但显然他没有记住或者根本就没注意记。看来,这次的作业还是有意外收获的。上课了,我把挑选好的画拿给孩子们看,让他们说一说你觉得这些同学哪里画对了,哪里画得不太合适。“老师,我觉得背景应该图黑,因为这是夜深的时候。”“老师,蟋蟀根本就不用画,这么远,看不见的。”“我觉得这两个玩蟋蟀的小孩子也应该小一点,因为作者是在远的地方看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差不多把这首诗该说的点都说到了。最后,我做了总结:“那这么黑的天,又站得那么远,作者能断定孩子们是在抓蟋蟀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能。“所以,‘知’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啊?”

孩子们的回答异常地响亮和统一:“猜想!”“是啊,因为作者小时候也这么玩过,所以他虽然没走近去看,但是猜想他们是在斗蟋蟀呢!”

这之后,让学生站起来回答诗句的意思,表现比之前好多了,看样子,让图画来帮过忙,比较难理解的古诗也成功攻破了。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整合其它课程,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调高学习效率。语文课,我们要感受春天的美好;美术课,我们要描画秋天的美丽;音乐课,我们要歌唱春天,这样的一个专题,就是我们教师整合课程及作业的好素材

四、 整合课外资源, 拉近生活距离

现象描述

如果问孩子,学习语文,最令人头疼的是什么?中段的孩子肯定会回答你“作文”。的确,对于一个中段年级的老师来说,引导学生怎样写好作文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只要“写话”就好,但是到了中段,要求孩子们“习作”,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表达,能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拿“我的课余生活”这个主题来说,课余生活每天都有,但是真正让他们写卻不会如何下笔。有的像流水账,有的照抄别人的作文,还有的写的课余生活枯燥乏味。作文的教学,其实还是在于平时。

应对策略:合理利用资源,注重量的积累

为了方便与家长的联系,我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有一回,一个班上的孩子也闯进了班级的微信群,还把自己生日的照片发在了群里。发完照片,还表达了自己的兴奋和激动,因为很多小伙伴来陪她庆祝了。群里的家长们被她的可爱举动给逗乐的,也纷纷表达了祝福,小女孩也一一感谢,用词礼貌大方,比她在学校里善于言辞多了。这件事情启发了我,我觉得网络是个很好的资源。于是,我鼓励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微信群里来,没有自己微信号的孩子可以借用家长的。每次到了作文课的前几天,我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在群里面发起一个话题,围绕习作的主题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活跃。如果是要求根据自己的体验习作,我也会事先通知,让他们将体验过程拍照,并在群里简单说说感受。这其实是一个习作思路的整理,也是作文语言的提前组织。

生活处处有语文,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可以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降低学习难度。

儿童的世界充满了童趣,我们的作业也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单一乏味的作业只会令学生厌恶,让作业变得灵动,变得多姿多彩或许是一个缓解“作业负担”的好方法。课程整合式作业实施以来,班级学生的作业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上升了。

但因我时间和能力的限制,课程整合式作业的设计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作业还应分难易等级,不能一刀切;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已有资源;各学科之间如何更好地融合等等,都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

(杭州市余杭区凤凰小学)

猜你喜欢

词语作业语文
找词语
快来写作业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作业
我想要自由
我的语文书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