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常见疾病诊疗知识

2021-09-10冯莉萍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疝气黄疸湿疹

冯莉萍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47

人们都希望每一个出生的宝宝都能够身体健康、茁壮成长。但是在宝宝的成长之路上,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侵扰,不仅折磨宝宝, 也给广大家长朋友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所以说,作为家长,是有责任多去了解一下新生儿常见病症,以免在孩子生病后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那么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有哪些呢?

1 新生儿肺炎

在新生儿病症中,新生儿肺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其在新生儿娩出前、娩出时以及娩出后均可能发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新生儿肺炎一般以弥漫性肺部病变,以及不典型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很多新生儿肺炎的发生都是由于分娩后感染导致的,多是因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存在呼吸道感染以飞沫形式传染给新生儿的。在这一病症发生后。若未得到及时诊治,往往会导致新生儿重症肺炎, 乃至呼吸衰竭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其由于缺氧而造成大脑损伤,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而在这一病症发生后,就需要及时接受治疗。

一旦在新生儿肺炎确诊后,医生一般会结合患儿的实际病症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首先需确保患儿呼吸道顺畅,并通过氧疗及气道护理的辅助,帮助患儿纠正缺氧及电解质紊乱症状,以免引发多种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

2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并导致全身各脏器损害。对于新生儿来说, 窒息是导致其围产期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后需在第一时间予以积极抢救与正确处理,以免由于缺氧时间过长对患儿的神经系统以及各个身体器官造成不利影响。

在新生儿窒息的诊疗中,新生儿复苏是规避窒息发生,降低新生儿伤残率及死亡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采用的复苏方案为 ABCD 方案:A 建立通畅的气道;B 建立呼吸,进行正压人工通气; C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循环;D 药物治疗。其次需合理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感染、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做好新生儿保暖,并在其各项生命体征均稳定后,方可将其送至新生儿室进行观察。

3 新生儿湿疹

湿疹是在新生儿时期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皮肤病,属于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性)之一。新生儿湿疹在生活中也称之为 " 奶癣 ",这一名称也体现出了其易在婴幼儿群体发生的特点,一旦婴幼儿出现湿疹,往往会由于受到瘙痒影响而导致患儿哭闹不休。

那么,在新生儿湿疹发生后需要如何诊治呢?首先,需要家长做好皮肤的保湿护理,以免湿疹进一步加重。其次,在药物选择时需及时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儿科医师,以无激素,且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的药物为主。最后,还需要仔细寻找新生儿可能存在致敏因素,避免接触。

4 新生儿结膜炎

对于新生儿来说,结膜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这一病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泪腺尚未发育完全,从而引起的病菌性感染, 最终引发的一种眼部疾病。针对这一病症,及时预防与治疗十分关键, 需要家长定期对宝宝的眼部进行正确的清洁,一旦发现宝宝的眼部有红肿不适出现,或发现宝宝眼睛有眼屎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到专业的儿科医院及门诊就医。

在确诊为新生儿结膜炎后家长也无需过于担心,医生通常會结合宝宝的病症开出眼药水等药物,在眼药水的干预下,宝宝的病症一般能够很快得到缓解并痊愈。

5 新生儿惊厥

在民间,新生儿惊厥一般也称之为小儿抽风,这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特别是未到足月分娩的早产儿,其发生新生儿惊厥的几率相较于足月新生儿更高,而且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往往也是一些重大病症的前兆。因而一旦婴幼儿发生新生儿惊厥的情况,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要立即到专业的儿科医院或诊室就诊。

在确认小儿发生新生儿惊厥后,一般需迅速诊断病因,以便结合其实际病因予以特异性治疗干预。在病因明确后,多需要予以针对性治疗, 如改善通气、维持体液平衡、换气功能、纠正低血糖、控制感染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治疗干预,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威胁到宝宝的生命健康。

6 新生儿疝气

新生儿疝气最常见的有两种:脐疝气与腹股沟疝气,也是在新生儿阶段具有较高病发几率的病症之一。这种病症多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发生,病发后可导致其脐部、腹股沟部位出现可复性肿块,宝宝在出生后哭闹时可出现,这一病症的发生与宝宝自身较大关联,其发生多是由于宝宝腹壁发展后期剩下的闭锁比较差,常常啼哭,进而导致其腹腔内出现负压,促使腹腔内气压增大,从而使得其腹腔内游离脏器,诸如小肠、盲肠、膀胱、等脏器见孔就钻所致。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长们正确照顾宝宝,要避免其经常性地哭闹。在饮食、保暖等方面也需加强护理,以免宝宝由于着凉或便秘而引发该症。另外,若这一病症发生时宝宝不到 6 个月,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并遵医嘱予以适当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若宝宝已经超过半岁,则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并结合宝宝病情及医生建议考虑是否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干预。

7 新生儿黄疸

对于新生儿来说,黄疸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通常情况下,很多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多会在宝宝出生后的 2-3 天出现,并在两周后自行消失。但也有少部分是属于病理性的,例如由于新生儿溶血、发热、感染等疾病因素引发的黄疸,此时就需要及时就诊,并通过医学介入进行治疗。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属于病理性黄疸呢?一般来说可从以下三个表现入手:(1)出生后 24h 内出现黄疸;(2)宝宝黄疸程度严重,不仅表现在面部,在其肚子、四肢均有黄疸发生;(3)黄疸上升快,持续时间较长,超过 2-4 周,或进行性加重。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上述表现,就需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到专业的儿科诊室进行就诊,结合医生的诊断判断宝宝是否属于病理性黄疸,并及时予以对症治疗,保障宝宝健康。

总的来说,对于家有新生儿的家长来说,一定要对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有所了解,从而确保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保持镇定,及时做出判断,及时就医,以确保新生儿的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疝气黄疸湿疹
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母乳性黄疸的4个真相
疝气患者能运动吗?
对新生儿黄疸的3种误解
治疥疮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湿疹护理YES OR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