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出版赋能科技创新探析

2021-09-10刘耕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驶入科技创新的快车道。科技出版如何赋能科技创新,是科技出版人需要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在科技创新成为时代发展和进步主旋律的大背景下,本文从科技出版如何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反映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科技创新续航能力,围绕时代主题、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和理论研究几方面展开思考,就科技出版如何赋能科技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技出版;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力量;全民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0-0197-03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中国的科技创新态势正风起云涌。处在历史关键节点的科技出版如何赋能科技创新,是科技出版人应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反映科技创新成果

反映创新成果是出版的本质功能之一。科技出版人应深入理解“十四五”规划中科技创新的精神内涵,充分解读科技创新的时代特征,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策划一批在科技创新、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建设等领域有重大突破、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前沿科技类选题,承担起科技出版人服务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

(一)面向前沿科技,解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密码

科技出版必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进展予以高度关注。“十四五”期间,数字化转型必将加速,“5G+”新一代通信技术将更加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快发展并在更多场景得到应用……总之,大数据、云计算、量子信息、区块链、高性能芯片、生物工程、生命健康等新兴前沿科技的发展都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是科技出版需要长期关注的重点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1]。科技出版人应积极主动策划一批具有行业前瞻性、学术权威性、实践指导性的高端学术精品。密切关注行业领先技术的发展动态、科研成果的最新进展以及读者的迫切需求。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科技领域,挖掘具有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出版潜能。

例如笔者紧扣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正策划推出反映集成电路最新技术进展的高端精品系列丛书,并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选题全力打造,由业界权威專家担纲,保证学术价值的高水准,以科技出版的使命担当,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突出科技创新原创动力,与新兴科技力量的创新发展同频共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战略,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须加快建立一支强大的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本土科技龙头企业,增强对全球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导性和掌控力[2]。可以说,“十四五”规划对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既对科技创新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也对科技创新寄予了极大期望。

“十四五”期间,科技出版必须密切关注、及时反映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征程中具有前沿引领作用、能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科技力量、科技龙头的创新发展经验,不断跟踪、挖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创新成果,突出原创性,提升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传播力和国际话语权。将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引擎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战术经验,用最能满足创新需求的出版形式加以传播,全方位反映万物互联大背景下科技创新的基础地位、推动作用和革命性影响,担负起以科技出版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特殊使命。

近年来,“天眼”探空、墨子号传信、“北斗”组网、“嫦娥”月背探秘、大飞机腾空、无人机领飞、港珠澳大桥贯通、高铁领跑、超算“发威”、华龙一号首堆并网、奋斗者号深潜新纪录……我国科技创新动力十足,这些自主开发研制、充满中国智慧的大国利器,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对这些极具创新价值及产业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进行研究、总结、借鉴、挖掘是科技出版必须行动、不容缺位的。

(三)发挥地方科技出版社的优势,及时反映地方科技创新成果

地方科技出版社应发挥自身的地缘和专业优势,积极关注正在飞速崛起、颇具活力、为数众多的地方新兴特色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发展成果,主动与地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匹配,为地方的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服务。

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科技出版社作为一家地方科技出版社,就重点关注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成果,抓住新趋势、新需求,积极联络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策划了《卓“粤”设计——广东设计驱动创新型企业案例》,介绍了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12家以设计创新为重要驱动力的优秀企业案例,呈现了设计驱动式创新这一创意产业和制造业结合的企业发展创新模式,以内容服务企业创新,服务大湾区创新发展,为正在寻求突破产业发展困局、走创新发展之路的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

二、培育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科技创新续航能力

“十四五”期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全民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科技出版必须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促进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是科技出版的一项艰巨任务,科普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一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行为”。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要建立在扎实的科普和科学教育的基础之上。只有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社会氛围,努力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才能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使科技创新发展持续有后劲。

(一)加强高质量科普图书建设,提升全民科技创新素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创新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必须从基础做起。科技创新首先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科普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科技出版要找准“十四五”期间的新历史坐标,履行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理念,持续优化高质量科普出版,担负起新时代科学普及的历史使命,为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大环境,使科学精神成为未来中国的重要文化基因。

笔者积极联络南方科技大学合作策划了《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丛书,立足于“十四五”规划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传播科普最新的高科技知识。这套丛书拟在“十四五”期间推出10本,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启迪青少年学习高科技知识的强烈欲望,满足大众对高科技知识的渴求。同时此套书还促成了南方出版传媒与南方科技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发挥大型出版集团和高校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在高端科普图书出版方面主动作为、勇开新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跟踪科技创新前沿动态,挖掘前瞻性科普内容资源

“十四五”期间,科技出版既要认识到创新科普内容乃时势所趋,又要根据“十四五”规划的创新要求,明确科普内容的方向,以前瞻性眼光积极组织创新成果的科普性传播。科普就是把复杂、艰深的科学知识简明化、通俗化,能被大众吸收并掌握。

我国的5G技术在国际通信领域处于第一阵营,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十四五”期间以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5G+”技术应用也将持续深化,助力5G行业应用全面落地。2019年被称为5G元年,在全社会都在谈论5G、期待5G的大背景下,笔者敏锐捕捉到市场对5G知识的需求,选取这一热点话题,带领团队早动作、早谋划,密切跟踪5G技术的发展趋势,联络业界领军人物精心策划推出了“5G的世界”科普丛书,得到了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被列为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并获得了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南山自然科学学术交流基金会及广州市合力科普基金会的资助。选题不仅十分契合国家在新时代加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倡导,也体现了科技出版人依托科普推进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目前,“5G的世界”已入选“2020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版权输出新加坡、俄罗斯、伊朗等国,并荣获广东省出版集团2020年度好书等多项荣誉。“十四五”期间,要在前期策划的基础上继续聚焦新基建、“5G+”基础设施等集聚科技创新潜力的主题,持续推出相关选题,反映产业创新成果,赋能科技换代、行业升级、社会发展。

(三)注重传播形式创新,提升科普服务传播力

科普出版工作应重视传播手段的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新的技术和传播手段,通过读者喜闻乐见的傳统媒体+融媒体的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增强科普读物的互动性;以丰富、多元的推广模式,多渠道宣传展示科普著作,强化科普传播功能,使受众最大化。

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在“第十四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颁奖仪式”上表示,当前信息化日益成为科普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成为引领科普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建设数字科普成为可能。数字科普建设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动科普信息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另一方面推动科普作品向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全媒体发展[3]。

广东科技出版社就利用互联网传播手段着力打造“许尤佳育儿堂”育儿科普公众号,定期举办各种线上活动,目前粉丝量已突破10万,使这个项目借助“许尤佳名家工作室”实现了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多媒体呈现的融合出版模式创新,对于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提升公众对育儿知识科学性的辨识能力有积极作用,促进了科普知识的普及与覆盖面扩大,满足了公众对育儿类科普信息的个性化需求,社会效益明显;同时也带动了许尤佳育儿科普图书的销售,是科普传播形式创新的有益探索。

三、围绕时代主题,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理论研究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科研学术界努力围绕时代主题,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理论研究,积极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创科技发展新局面。科技出版应关注科技创新理论研究发展新态势,紧跟时代需要,助力科技创新政策、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

(一)关注软科学创新成果,为科技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软科学是一门立足于实践、面向决策、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综合性系统学科,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形成的。软科学表达和传递的是对日益复杂并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科技、社会、经济现实的共同关注。近年来,软科学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运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进展,不断为科技创新提供新理论支撑和新方法论。尽管软科学的发展逐步得到重视,但科技出版对软科学研究创新成果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十四五”期间,科技出版应增加对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选择、组织管理、项目评估等软科学领域创新成果的反映深度和广度,对能为科技创新决策提供帮助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传播要更加系统和深入,从而增强科技创新决策的准确性。

(二)关注科技重大风险治理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可持续协调发展

随着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呈现出科技大爆发态势,科技重大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防范化解七类重大风险,科技重大风险是其中之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针对科技重大风险的研究不足,亟待加强、深化[4]。科技出版要重点关注科技风险治理领域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对于从科技重大风险视角探讨科技伦理、人类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原创著作要格外重视。子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后疫情时期,关注科技重大风险治理研究,推动反思性高质量著作的出版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科技进步与人类安全之间的关系,对人性、伦理、道德、法律的坚守必不可少,“安全阀”“刹车垫”不可或缺。科技出版对全面提升关于科技重大风险治理的认知水平、统筹好科技创新与重大科技风险之间的关系应承担起责任,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同时,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保人类安全,实现科技创新永续造福人类,这也是“十四五”时期科技出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以理论研究擘画愿景、凝练举措,推动科技出版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新的擘画。科技出版在新时期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但科技出版也存在对自身发展理论体系研究深度不够的缺陷,这无疑成为科技出版创新发展的短板,需要得到进一步强化。以理论创新驱动新型文化企业建设是时代所需,科技出版要研究自身发展规律,积极加强对出版理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梳理,加强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为提升科技出版创新能力、开创科技出版的新局面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保障。具体来讲,就是要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5],制定科技出版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树立科技出版正确导向观,逐步完善科技出版方法论,形成切实可行的科技出版创新发展模式,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而实现科技出版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为科技出版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提升科技出版软实力,使科技出版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相适应。

四、结语

“十四五”规划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驶入科技创新的快车道,创新是人类的天性,无创新不生存,无创新不进步。在科技创新成为时代发展和进步主旋律的大背景下,科技出版必将迎来科技大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必须面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挑战。科技出版应把握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开拓创新,乘势而上,赋能科技创新,为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国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J].求是,2021(2):1-3.

[2] 杜德斌. 2021科技创新|年初展望,28位专家的28个关键词[EB/OL].网易,https://www.163.com/ dy/article/FV9EDSRL0511D98B.html,2021-01-01.

[3] 刘肖勇,陈尧.第十四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颁奖仪式举办[N].广东科技报,2021-01-25(1).

[4] 刘益东.科技重大风险与人类安全危机:前所未有的双重挑战及其治理对策[J].工程研究,2020(4):321-336.

[5] 孙海悦.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文化氛围[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1-29(2).

作者简介:刘耕(1968—),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本科,副编审,研究方向:科技出版、教材教辅出版。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
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研究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轻松发明在社区和学校的普及应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在总包交钥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