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环境新闻数据应用现状、问题和对策

2021-09-10谢佳沥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

摘要: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新闻逐渐从边缘新闻话题走向中央。数据多和专业名词多是环境新闻区别于其他领域新闻的一大特征,而对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正是当下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以《中国环境报》为例,分析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环境新闻;数据应用;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0-0117-03

当前,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信息、知识、文化的关注和需求不断提升,环境新闻由以往的边缘话题逐渐转变为越来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应用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正成为新闻的“富矿”和核心资源。

《中国环境报》长期从事环境新闻的宣传工作,近年来对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以《中国环境报》2018年、2019年、2020年的401篇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为样本,总结分析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一、《中国环境报》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现状

大数据时代,数据与新闻结合产生的“火花”改变了传统新闻产品的面貌,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致力于在新闻报道中结合数据的应用[1],《中国环境报》也不例外。

要想剖析传统媒体环境新闻中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现状。本文以《中国环境报》2018年、2019年、2020年的401篇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为样本,从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数量、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主题、数据应用的主体、数据来源以及数据应用的方式5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一)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数量

一种新闻操作方式是否常规化呈现,是衡量其是否成熟可靠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表1所示,从新闻篇数来看,根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中国环境报》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共401篇,其中2018年106篇,2019年有201篇,2020年有94篇。

从出版期数来看,2018年至2020年《中国环境报》共出版744期,其中有291期刊登了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占比39.1%。

不论是从新闻篇数还是出版期数来看,2019年都比2018年和2020年的数据要高。

(二)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能反映报道的侧重点,展现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关注的重点领域。

在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主题上,本文将401篇样本分为“生态环保工作”“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环保科普”“环保产业经济”四类并进行比对。

如表2所示,在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中,以“生态环保工作”为主题的最多,共计284篇,占比高达70.8%;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产业经济”为主题的环境新闻涉及数据应用的数量差不多,分别为45篇和52篇,占比11.2%和13%;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中,以“生态环保科普”为主题的最少,仅有20篇,占比5%。

(三)数据应用的主体

《中国环境报》结合实际,在新闻实践中将数据应用的主体分为“制图人员”“版面编辑”“稿件作者”三类。

如表3所示,根据统计,2018年,《中国环境报》开展数据应用最多的是“稿件作者”,也就是作者根据自己撰写的新闻,对新闻内容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应用;其次是“版面编辑”;最后才是相对专业的“制图人员”。

2019年,随着《中国环境报》绩效考核的改革,“制图人员”开始承担起大量的数据应用工作,占了当年的75%左右。2020年,“制图人员”也承担了一半以上数据应用工作。

(四)数据来源

没有数据来源,数据应用就无从谈起。數据来源的权威性决定了信息的真实性。

本文将数据来源分为“政府信息”和“其他公开信息”两大类。在“政府信息”下,又分为“生态环境部”“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其他政府信息”三个来源。

如表4所示,根据统计,《中国环境报》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最主要的数据来源就是“政府信息”,共有336篇,占比高达83.7%;只有很少一部分数据来源于其他公开信息。

在“政府信息”中,占比最大的是“生态环境部”,占37.2%;其次是“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占34.4%。

简而言之,《中国环境报》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中,数据基本来源于生态环境系统的官方信息。

(五)数据应用方式

从数据应用方式中,能看出媒体应用数据的水平和数据挖掘程度。

在数据应用方式上,《中国环境报》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大多采用图(数据图)、文(文字描述)、表(数据表)三种形式来展现应用相关数据。或单独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两到三种。

如表5所示,根据统计分析,401篇涉及数据应用的环境新闻在数据应用方面,只有“图+文+表”“图+文”“表”三种方式。

其中最常采用的是“图+文”的形式,401篇环境新闻中有313篇采用了这一方式,占比78.1%;其次是“图+文+表”的形式,401篇环境新闻中有51篇,占比12.7%;出现次数最少的数据应用方式是单独采用“表”的形式,401篇中仅有37篇,占比9.2%。

二、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为环境新闻注入了活力,带来了资源。不少传统媒体都在进行相关探索,但从《中国环境报》的实践来看,当前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数据获取困难,数据来源单一

在数据来源方面,从《中国环境报》的实践来看,较为单一的数据来源给环境新闻的数据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虽然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海量数据的共享,但是目前很多数据库资源采用的都是付费服务方式。仅靠政府部门有限的信息公开,远远无法满足新闻生产的需要。

在技术手段层面,海量数据的抓取单纯依靠人力无法完成,需要依赖复杂的数据抓取工具,而媒体掌握的技术有限,也导致了数据获取困难[2]。

数据获取困难、数据来源单一,导致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的数据应用中,无法做到对原始数据的开发,只能着眼于数据的整合,利用既有的、易得的数据资源,进行一些新闻操作方式上的简单探索。

(二)专业人才匮乏,队伍建设滞后

人才问题是《中国环境报》在环境新闻中进行数据应用的最大难题,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一个共性问题。目前《中国环境报》在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工作还是由记者或者编辑搭配制图人员这样的组合来完成。

一方面,在环境新闻中开展数据应用,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数据意识。但是目前大多数在岗的新闻工作者都是接受传统教育的文史类人才,基本不具备数据意识,对在新闻生产中进行数据应用也缺乏重视和理解。

另一方面,在环境新闻的数据应用流程中,需要新闻工作者熟练掌握对数据的挖掘、分析等技术,一两个人的人员配置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三)数据的应用方式较少,深度挖掘不足

从《中国环境报》的实践来看,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的数据应用中,大多采用图(数据图)、文(文字描述)、表(数据表)三种静态形式来展现。虽然报纸版面上也可以运用一些可视化元素,但总体来说,还停留在“看图说话”的层面,数据表现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美感。对于用户来说,现阶段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缺乏交互体验和趣味。

在数据的挖掘分析方面,现阶段传统媒体常常只是对单维度、同质化信息进行线性的罗列梳理,还没有从传统的新闻操作方式中跳脱出来,没有真正将大数据应用于环境新闻,更谈不上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3]。

三、突破环境新闻中数据应用瓶颈的对策

媒体作为新闻生产的基本单位,在数据与新闻的融合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緊跟发展趋势,推动环境新闻领域数据应用的进步。根据《中国环境报》在相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传统媒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拓展数据来源

针对数据来源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环境数据库,甚至通过技术外包、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

建立环境数据库,拥有自己的“一手”数据资源,是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中更好地应用数据的首选方式。目前,建立环境数据库有两种路径。

第一种是选择与性质相近的其他媒体合作,共同建立公共数据库,规范数据标准,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这种方式适合一些规模较小、资金预算有限的传统媒体,但是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和竞争关系。

第二种是建立自有的数据库。具备相关技术能力的传统媒体可以自己建立数据库,采集数据、制定数据标准、完成上传储存。不具备相关技术能力的传媒媒体也可请专业的第三方来帮助自己建立数据库,后续的相关工作由自己完成。

建立环境数据库后,传统媒体既可以选择商业化路线,对外开展数据信息有偿服务;也可以选择专业化路线,数据信息仅对内部开放,增强新闻报道的独占性和权威性。

(二)加强人才储备和团队建设

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包含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呈现等多个环节,专业的人才是实现高水平数据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对于人才的培养,传统媒体可以从数据意识、审美意识、团队意识三个方面着手。

培养数据意识,是指传统媒体应培养新闻工作者对在环境新闻中应用数据的热情,增强新闻工作者对数据的新闻敏感性,在短时间内理解数据的新闻价值,明确什么样的环境新闻需要应用数据、适合应用数据。同时要掌握相关技术。

培养审美意识,就是让新闻工作者从审美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数据应用方式,带给受众最好的视觉呈现。既要使数据呈现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使受众“易懂”,又要使数据呈现具有一定的审美品位,使受众“爱看”。

培养团队意识,就是要培养新闻工作者习惯以团队方式开展数据应用的相关工作。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或者编辑在大多数时候都习惯于“单兵作战”,但是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在很多时候仅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团队意识是需要着重培养的内容之一。

在人才培养上,可以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培训机构合作,为在岗的新闻工作者提供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提升相关技能。在人才队伍储备上,可以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实习基地,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三)优化受众体验,提升传播效果

从《中国环境报》的实践来看,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的数据应用中进一步优化受众体验、提升传播效果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方面,要对环境新闻中数据应用可视化呈现进行优化。针对环境新闻的数据应用中文本、图像、表格、色彩等不同要素,要区分出明显不同的设计特点。文本信息要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图像信息要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表格信息要清晰明了、简单易读,色彩信息要搭配主题、区分层次。

另一方面,目前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以静态信息为主,而且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端上的内容只是对报纸版面内容的简单移植。因此,传统媒体在环境新闻的数据应用中,尤其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端,要进一步优化受众的交互体验,以提升传播效果[4]。

四、结语

近年来,环境新闻逐渐由以往的边缘话题转变为越来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来越热门的新闻话题。在环境新闻中探索数据应用,顺应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环境新闻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在不远的将来,环境新闻中的数据应用一定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李国敏.环境类数据新闻现状与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以西华师范大学学生为例[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2] 吕冰汝.数据新闻在环境报道中的运用及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3] 蒋振涛.我国环境类数据新闻生产及实践研究——以《数据新闻》《数字说》《数字之道》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9.

[4] 王盈盈.数据新闻在环境报道中的应用分析[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17.

作者简介:谢佳沥(1988—),男,浙江杭州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业务、新闻舆论学。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
我国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改善对策
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关于发电厂员工激励机制优化的探究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嘉兴市“五水共治”的金融支持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