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程思政视角进入高中生物学第一课

2021-09-10温向月吕秀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生物学课程思政

温向月 吕秀华

摘要:2020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再一次被修订,集中体现了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主旨,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的殷切教诲和对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美好畅想,为每一位人民教师树立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完善人格、造福人民等工作目标。要想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须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优势,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政作用,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实现教育强国的美好愿景。本文以科学家访谈案例作为必修一导入部分,从生物专业角度将生物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关键词:课程思政;生物学;科学精神

一、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排版在教材最开头的“科学家访谈”,是开展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价值导向,内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建设爱国情怀、了解生物学前景、体验科学精神、树立鸿鹄志向。文中的七问七答简凝锤炼地将施一公院士的人生经历、科研成果、精神品质展现在学生眼前,加之以精美的图片,能够使学生产生对科研工作的敬仰与崇拜、产生对微观生命世界奥秘的探索欲望。其内含的精神品质是引领高中阶段的学生走进生物学大门的有力抓手,是对后续微观生命的学习的着力点,更是打开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之门的催化剂。

二、学情分析

刚刚踏进高中的大门,在初中学习了生物学的十个一级主题,获得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并了解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发展和应用,树立了自然保护意识,养成了科学思维习惯,为高中生物学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和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教师择优呈现优秀科学家案例是学生创新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

三、教法学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法展现施一公院士的科学风采,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态度。通过情景对话法,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维逻辑方式、体会科研精神。通过讲授法渲染施一公的精神品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科学以及科学家情怀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真切体验科学家所想、所做,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精神的内涵。

四、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图片和情境体验,领略微观世界的色彩与神秘,关注生物学前沿发展,形成对科学研究的敬畏之情。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情境导入

经过初中“人与生物圈”十个一级主题的学习已使学生初步获得了生物学基础知识,通过回顾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引出细胞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进而走进分子与细胞的微观世界。展示多姿多彩的细胞形象(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简图、细胞结构模式图、神经细胞结构图、蛋白质分子模型图等),引发学生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探索欲望及对科学技术的敬畏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回顾,唤起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及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通过多彩绚丽的细胞模式图展示,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初步认识微观世界的奇妙,并对其功能结构产生探索欲望;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引出“与施一公院士一席谈”做出铺垫。

(二)角色扮演,共情体验

邀请7组同学(每组2人)分别扮演施一公院士和记者,将采访过程重现。在此过程中请同学们重点体会施一公的爱国情怀、科研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每一问结束后,老师须对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概括。还提醒同学们关注记者在与优秀的科研人员交谈过程中都问了哪方面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对当时的记者和施一公的对话进行真切体验,有助于学生对角色的情感把握,同时能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角色设定,同学们认识到作为一名记者,问题的巧妙设计和前期的了解和准备工作是让整个采访过程如此精彩的重要前提,让学生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各行各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前期的努力和付出;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施一公院士的国家精神和民族情怀、了解生物学的研究意义、对微观生命世界产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以及如何学好生物学;教师在每一问之后进行简要的言语概括,有助于帮助学生抓住文字主题,正确体会施一公院士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此阶段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进行这则访谈的精神概括。施一公院士在人生价值观上,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选择回乡建设祖国,若无“寸草心”,怎报“三春晖”?他为着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在疫情之下,科技力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现在,甚至未来,作为未来科学人才的学生是保卫国家和拯救世界的中坚力量,相信那个时候就是中国梦实现的时候。施一公院士在工作方面是严谨的,在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科研工作中,耐得住挫折、经得起磨难,展现了科学家独特的品格和能力,他实事求是科学探究的精神是当代楷模,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言语共情,让学生领会到教师、社会、乃至国家对他们的期待,产生 浓浓爱国情和建设祖国的责任心;明确生物学学习的意义所在,以及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重要品格和能力;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教學反思

本节课作为开学第一课的课前动员部分,时间应把握在15分钟左右,其内含的育人价值是正是生物课程的价值导向,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此动员课首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学习意义,树立报效祖国的人生目标;其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即时间付出和批判性思维等;再者,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精神的含义;最后,通过课文中提到的DNA、蛋白质分子等,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欲望,进而进入教学主题。

小结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是实现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方式。“行成于思,毁于随”、“学而不思则罔”、“我思故我在”,思想价值观自古以来就在人类的生命价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多角度渗透思政元素是实现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生物学课程思政能够在科学范畴内,站在更高的起点为学生提供价值导向,并能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实现教育强国的美好愿景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万滨,蔡金英.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系探讨[J].山西教育(教学),2021(03):75-76.

[2]胡思宏,李何.课程思政背景下的GMP课程探究[J].轻工科技,2021,37(05):167-168

第一作者简介:温向月(1993-),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生物)方向。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生物学课程思政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