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困境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1-09-10彭勇秦飞巍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2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路

彭勇 秦飞巍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各国交流日趋频繁,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大量多国合作的国际项目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能力,然而目前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对目前工科院校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所面临的困难做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国际化能力

引言

2019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要面向未来、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其中,各国共同构建的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基础设施项目取得良好进展,雅万高铁、瓜达尔港、中俄原油管道复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取得了早期收获。随着更多的国际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展,我国越来越需要具有国际化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参与国际项目建设。

1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困境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交流密切,各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随着“一带一路”发展的深入,出现了大量各国合作的国际订单,这对我国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也逐渐暴露出我国对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不足,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工科院校在国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1)工科院校在国际工程技术人才教科书籍选择上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由于“一带一路”的项目涉及多个国家间的合作[1],各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使用的教材对前沿知识的覆盖程度不同,目前,有些工科院校使用的专业课教材仍然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教材,虽然其中一些教材确实是经典教材,但是其对近几年新知识的覆盖一定是不全面的。学习老教材的工科学生毕业后往往不能很快与实际项目情况接轨,需要再学习相关知识,这导致工程技术人才在专业能力上无法胜任“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项目。

2)工科院校对国际工程人才英语能力重视度不高。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国际间的交流必然需要大量使用英语,因此英语能力的培养对我国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来说也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英语学科在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正逐渐被弱化和被边缘化,导致国内工程技术人才外语能力与国际素养有所缺乏,这极大影响了工程技术人才“走出去”的步伐。

3)工科院校国际工程技术人才授课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工科院校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即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种授课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优势在于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时密切交流,便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缺点在于教室容量有限,能有机会进行学习的人数较少,必然导致无法大量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而随着“一带一路”发展的深入,对国际工程技术人才大量的需求暴露出了传统授课方式使我国工科院校对国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数量的不足。

2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提升策略

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困境,笔者在本小节提出了以下三点应对策略。

1)工科院校设立“一带一路”专向班。针对工科院校在国际工程技术人才教材上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的情况,工科院校可以设立“一带一路”专向班,该专向班专门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工程项目,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之外,也会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和素养。目前,我国已有相关大学开设相关定向班,例如,清华大学的“一带一路”中国法硕士班、“设施联通研修班”,西安交通大学的“热流国际班”[3]。

在专向班的教学中,院校可以引入国际原版教材,并于传统教材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国际前沿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大多是英文所著,學生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可以采取“课前预习+课前提问+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方式。课前预习是指让学生先自主预测教材能容,扫清语言障碍,弄懂相应的专业术语,不要出现上课时看不懂单词的情况。课前提问环节是指在开始时花几分钟时间对学生上节课的情况以及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提问,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和复习。课堂讲解是指教师在课前提问基础上针对学生预习不足之处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重点知识。课后练习是指教师针对相关重点知识布置适量且精准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中,课前预习和课前提问是该教学方式的重点环节,教师需要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并对预习情况及时进行提问。

2)工科院校改进对国际工程技术人才英语培养模式。针对工科院校对国际工程人才英语能力重视度不高的困境,工科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由于“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基本以国际项目为主,各方交流需要大量使用英语,这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院校应加强工程技术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分别是语言交际,跨文化思辨和工程学科外语应用[4]。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英语语法和词汇能力,而对学生的口语和英语文化关注较少,其中确实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英语交流环境的稀少等;但是国际工程技术人才日后工作会大量使用英语,因此工科院校在培养时不仅要重视英语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的培养,更要重视对英语交流,国际文化以及工程外语应用方面的培养。

3)工科院校丰富对国际工程技术人才教学手段。针对工科院校在国际工程技术人才授课方式单一的困境,工科院校需要丰富对国际工程技术人才的教学手段。由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订单迅速增长,对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工科院校可以尝试以网络授课的方式引入国内外高水平教师进行授课[5],来增加对国际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网络会议平台快速发展,网络授课逐渐成熟,院校可通过网络平台邀请国内外教师在线授课,该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一方面在于可以邀请高水平教师进行授课,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于网络授课没有人数的限制,相较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授课,学生培养人数可以大量增加;该种教学手段当然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教师无法与学生实时交流解决问题,无法精确掌握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等。但是,目前已有很多措施对这些缺陷进行弥补,例如通过弹幕的形式增强师生间的沟通,通过建立学生群并聘请专业的管理老师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相信,网络授课的方式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增强对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3 结论

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科院校在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针对教科书籍选择、英语能力培养和授课方式选择三个方面,并提出了三点培养策略,包括工科院校设立“一带一路”专向班,改进对国际工程技术人才英语培养模式以及丰富对国际工程技术人才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余帆扬.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跨文化阐释研究[D].西华大学,2017.

[2]林琳.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03):86-88.

[3]徐瑞雪. “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20.

[4]黄雪梅.新工科视阈下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层级发展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28(05):68-72.

[5]马永霞,郝晓玲.价值与独特: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视角——基于虚拟人力资源理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4):16-2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王毅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