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对女性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综述
2021-09-10李若文琦彭硕军
李若文琦 彭硕军
有氧能力是耐力性项目中运动员取得优秀成绩关键。但影响有氧运动能力的因素众多,本文以月经周期、性激素、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乳酸阈等关键词检索大量国内外文献,从性激素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面探讨月经周期对女性运动员有氧能力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机制,为女性运动员成绩提升和相关研究做一理论参考。
1 前言
月经周期可能是仅次于昼夜节律的第二大生物节律。它是由下丘脑、垂体腺和卵巢激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不仅可以调节女性性行为与生殖,而且还能影响人体其他生理表现。从卵巢功能来看,整个月经周期分为3期(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卵泡期从月经第一天开始,是卵泡在垂体卵泡刺激素影响下生长的时期。此过程中卵泡逐渐成熟,成熟的卵子在高浓度黄体生成素的刺激下从卵巢中排出,临床上将黄体生成素的第一次分泌高峰视为排卵期的开始。在这一时相和接下来的时相中,雌激素转向开始刺激子宮内膜厚度增加,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卵泡释放卵子几天后,它会转化为分泌黄体酮的黄体,形成黄体期。对于一个在役女性运动员来说,月经周期伴随着整个体育生涯。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月经周期对于女性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也就是激素来实现的。但在月经周期是否会对女性运动员有氧能力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论。目前从现有的资料中来看,国内外学者基本上持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月经周期对女性运动员有氧能力有积极影响;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月经周期对女性运动员有氧能力有消极影响。
2 月经周期对有氧能力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1981年JANET等对9名20-24岁的健康受试者在月经周期的卵泡中期和黄体中期进行了研究,发现尽管有氧运动能力和心肺对运动的适应性不受月经周期时相的影响,当雌二醇和黄体酮水平升高时,高强度运动的能力增强。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和黄体期,有氧能力和运动时的心肺反应是相同的。同时Hessemer在1985年发现黄体期进行运动摄氧量可增加了5.2%,代谢率增加了5.6%。在短期大负荷运动情况下黄体中期的有氧代谢能力比卵泡早期更高。
黄玉山等对体育系女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在月经期时,受试者的有氧运动能力表现都稍差于其他时相,但黄体期相较于其他时相更好。并猜测这一系列的运动能力变化应该是与整个周期相关激素的增加与降低有关。比如雌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等等。Joshua等通过对正常月经的女性,在月经早期、卵泡晚期和黄体中期分别进行了的VO2max等测试,发现月经早期时静息肺弥散量明显低于黄体中期,黄体中期的毛细血管血容量显著高于卵泡晚期。认为:在大负荷运动中,静息肺弥散量和毛细血管血容量受月经周期的影响。可以看出月经周期影响了血管血液生理,从而导致气体交换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月经周期中的卵泡期相较于其他时期,对有氧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2.2消极影响
有部分学者认为女性有氧能力或运动效率在黄体期可能略有下降。Williams等测试了在给定的次最大稳态跑步速度下的耗氧率在周期中的五个不同时间的变化,同时测量了激素。最后发现在黄体期,使用最大有氧能力的80%进行运动的耗氧率,低于使用最大有氧能力55%。这一变化还伴随着呼吸动力的改变和情绪的波动。也有临床研究发现多达30%到40%的哮喘妇女在经前和行经期哮喘加重(以最大呼气流速衡量)。但具体的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可能与黄体酮或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影响气道功能或炎症过程有关。临床发现雌二醇可以减少绝经前妇女的哮喘症状。但雌激素替代疗法可能会增加绝经后非哮喘患者妇女患哮喘的风险。同时在氧气供应减少的情况下,呼吸的变化可能更为显著。在一组久坐不动的高海拔地区女性中,黄体期的极量每分通气量大约高出5%,亚极量分钟通气量和换气当量较高,但最大摄氧量没有明显。
3 结论
尽管从理论上讲,女性性激素对代谢的综合影响可能会影响有氧耐力,但迄今为止的证据是相互矛盾的。虽然研究者使用了多种试验方法力求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但受试者的周期时间、营养、心理状况等变量难以一致。导致虽然这类研究众多且产生的数据量庞大,却没有得出确定的结果。因此其实可以说,月经周期对有氧能力的影响可能因个体而异,每个女性运动员可能需要监测自己在不同周期的运动反应,才能找到最佳训练或参赛时间。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