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肚浜,水八仙为媒,江南风情独具
2021-09-10亦安冉
亦安冉
5月下旬,江苏省第六批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吴中甪直镇湖浜村田肚浜榜上有名!这个位于甪直镇西南的村庄,地处“澄湖国际慢城”核心区,东接澄湖和水八仙生态文化园,2018年11月被列为江苏省级田园乡村试点。凭着优良的地理与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水八仙特色种植,传承水八仙文化,倾力打造水八仙特色田园乡村。
水乡特色风物 更具江南风情
据了解,田肚浜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过程中,重点修复村庄水生环境,打通断头浜,促进村内水系循环,结合特色水生植物净化,设计“乡村海绵”,有效提升河道自净能力。
用水生植物造景,规划上尽量保留村内原有大绿化景观格局,创新利用水八仙特色水生作物如荷花、茭白、茨菰等搭配再力花、菖蒲等十余种乡土水生植物,辅助以油菜花、辣椒、青菜等瓜果蔬菜,利用废砖破瓦、水缸、旧石槽等乡土材料,见缝插针补绿增绿。
并在建设中深入探究海绵城市理念,立足村庄现状进行创新,利用外高内地的地形构建水流通道,并通过道路和周边地形对雨水径流进行精细化人工调控的方式,实现安全理水、保水、蓄水和用水。在村入口设计了“阡陌梯田”,既是吸引大家目光的水八仙种植示范田,同时通过层层梯田跌水,富有营养和河水给水生植物提供了养分,起到了海绵城市的净化作用。另外在场地铺装上,创新尝试运用钢渣透水混凝土与乡土材料进行搭配使用,满足路面雨后不积水的村民出行需求,同时改善径流水质,并有效补充村庄地下水。
在田肚浜村中心区域的大榉树下,利用原有闲置用房改建设立的乡邻中心特别吸人眼球。这个乡邻中心在保留原有建筑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立面和内部的更新,集中展现乡村生活气息,其中包括村民议事堂、农家书屋、文明清洁户积分兑换小卖部、榉树小剧场等功能,为村庄文化展示、村民集体活动、互动交流、放松身心、举办民俗活动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共享户外空间。
传承教育文脉 挖掘特色文化
百十年前,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甪直镇创办了第五高等小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实践,并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开办“生生农场”教育改革试验田,践行“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教育”的理念。
秉承叶圣陶先生在乡村办学的重要历史文脉,加上村庄距离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较近,周边十公里范围内院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富。两相结合,田肚浜提出了以水八仙教育为产业深挖的切入点,并将策划与运营前置于设计的理念。探索以水八仙教育为产业切入点,将策划与运营前置于设计,在规划之初,便提出了“一堂课”的概念,即“水八仙田园课堂”。课堂内将传统“水八仙”融入卡通元素,引入“盲盒”概念设计产生了“八仙十美”一系列生动的卡通形象,除盲盒外,由“八仙十美”衍生出来的系列文创产品也应运而生:水八仙漫画、笔记本、帆布袋、变色马克杯等,逐步实现农业与文旅的文化结合,使人在参与互动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水八仙的魅力。
结合田园课堂的建设,村庄梳理租赁村民闲置宅基地、农房,并对其进行了改建,形成田肚浜农思文创园,作为特色水八仙生产生活工坊,对传统水八仙产品及农具进行科普展示。同时“湖浜共创社”综合型农产品品牌也在文创园中落地。目前,湖浜菜籽油、生态大米两个系列已量产,进一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田肚浜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逐步深入,除了村庄发展,产业升级上,更逐步吸引了包括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等社会资源的共同参与,乡村实践教育基地陆续签约,乡贤与农户返乡创业意愿积极。未来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和青少年走入乡村,修复与重建人与自然最基础的关系。
据了解,自2017年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吴中区精心培育、精美打造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目前,吴中全区已有10个村庄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分别是:临湖镇灵湖村黄墅、临湖镇石舍村柳舍、东山镇杨湾村西巷、东山镇陆巷村陆巷、横泾街道上林村东林渡、甪直镇湖浜村田肚浜、越溪街道张桥村西山塘、越溪街道旺山村钱家坞(西坞里)、金庭镇石公村明月湾、香山街道舟山村核雕村。
据悉,吴中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将继续深入推进,由试点建设向片区发展转变,培育出连片成面、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优质乡村集群和文旅产业集群,打造体现吴中水平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杆样板。
(文中图片由吴中住建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