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行为结果中的洛特卡现象测定

2021-09-10魏菲菲

科技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

魏菲菲

摘要:在简要分析了“洛特卡”定律的基础上,分析读者行为产生的结果,以期发现其中的洛特卡现象。本文主要从读者的到馆时间长度与科研成果两个方面测定洛特卡定律。指明了二者直接规律性并未明显,但不否定因其他因素存在导致结果的相悖性。

关键词:洛特卡现象;读者行为;科研成果

1、洛特卡定律概述

“洛特卡定律”最早是在1926年由美国人寿保险公司职员洛特卡提出。其在美国著名学术杂志《华盛顿科学院报》上发表题为“科学生产率的频率分布”一文,旨在揭示作者与其发文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四分之一;写三篇的作者数量约是写一篇的九分之一,以此类推,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作者数量的1÷n2,写一篇的约占整个作者的百分之六十。该规律一开始并未广而知之,直到其发表的二十多年之后人们才清晰知晓其揭示的一般规律,并在1949年被命名为“洛特卡定律”。一般表达公式为:

F(n)=c/na

其中n为单个作者发文数量且1≤n≤T;

T即单个作者最大发文量;

F(n)即为发表n篇论文的作者比例;

a、c为常数

“洛特卡定律”已经并不是单纯的适应于科学工作者,而是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规律,适应一般的社会现象,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可与之相比的被经济学界广泛应用解释资源分配、占有不均的“马太效应”有着相似处。

2、读者行为中的洛卡特

将“洛特卡定律”应用到读者行为中,并非是一种无由之设。该定律的应用的触角已经伸向情报学、经济学、生物学、医药学等领域,并且其自身就是从社会现象中总结出的一种社会规律,来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之中。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读者行为是读者在实施这个行为之前已有对该行为预期结果的一种假设。引起读者行为的因素具有多样性,例如:知识需求、专业背景、职业愿景、个人兴趣与价值观等。相比之下高校读者有其特定的属性:对象稳定、教育程度相近性、信息需求的阶段性,因学习的周期性特点高校读者的行为也相应的存在集中性。随着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多样化、服务的全面化、技术的现代化,读者进入图书馆不单纯的是为了满足资源的需求。但是大部分经常定期进入图书馆的读者他们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一是寻找安静的自习室,二是查询资料,从二者数量的对比来看前者居多,这可能与技术的发展相关,打破了资源的时空限制,但是物理空间的自习室是无法移动的。读者可能主要以下几处存在“洛特卡”现象。

2.1经常性到馆者与偶然性到馆者中的“洛特卡”现象

图书馆的资源具有有限性,获取资源的渴求心理的强弱,是直接导致经常与偶然性读者区别的首要因素之一。经常性到馆者其到馆的时间、所占位置、所需服务等具有固定性。而偶然性到馆者他们一般的选择在淡季或者有特殊需求时才会走入图书馆,例如撰写毕业论文、备战期末考试,他们的行为也具有偶然性。那么对比二者花费在图书馆时间的长度可明显看出其中的“洛特卡规律”,经常到馆者所花费的时间肯定是高于偶然性读者,并且二者之间的学习成果也相应呈现出差别。经常性到馆者他的信息需求量相比较而言较大,二者在信息量的获取上日益显示出度的不同。经常性到馆者的信息需求量最大者与偶然性到馆者信息需求最小者之间的差异性越大,就会使F(n)的值越小,意味着大量的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些少数拥有信息的读者中,他们随着信息需求的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的延伸,所知晓研究领域的动态愈心,研究视角在不断拓宽,研究课题趋向新颖化、实际化,形成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过程。[1]这必然会利用图书馆更多的资源为他所用。相比之下那些偶然性到馆的读者对信息捕捉能力、敏感度可能较弱,长时期的持续下去会使二者之间的距离越大。最简单的对图书馆的实体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感知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经常性到馆者当他们在图书馆遇到问题,不管是自身原因带来的还是因他人或图书馆等其他方面而导致的,他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寻找相应的人员或者自身根据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快速解决。这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图书馆,对图书馆的空间构造、科室分布、部门职责等有了相应的感知与理解,因此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对症下药,节省时间,在处理问题的效率上比那些偶然性到馆者高。信息的接受与吸收消化需要一定的过程,这段过程的时间难以在短期内形成,需要长期的磨炼,在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读者能够将潜在的信息需求进行转化为现实需求[2]。

2.2科研成果中的“洛特卡”现象

历史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显示,被历史铭记的永远是绝对少数者,历史研究的成果也是集中在这些少数人之中,一个人被研究的越多标明其在历史中的地位越高(不管功过是非),相应的稍逊者,很难被科研者注意,第一拥有一切,第二无人可知。这种绝对少数历史著名人物与稍逊者的被研究量之间就体现出“洛特卡”尤其是在文献资源流通闭塞、传播受阻、载体单一的时代,其间还存在“马太效应”拥有资源者其更具有话语权,尤其是在文史类,掌握一手资料的研究者,其对相应课题的研究就多了一份证据,而且效度极高,除非有人用新的资料去反驳,因此在文史类的研究者,资源的拥有者就是赢家。技术打破了传统文献的壁垒,使更多人得以接触,但也带来了问题,它需要读者能够具备相应的分辨能力、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检索能力与一定的经济能力。科研成果中的“洛特卡”存在于读者行为中,是相应的读者通过自己的特定行为转换为目标形成的科研成果。这种特定行为中包括前期的资料收集、试验数据的积累、调查的实施、后期的撰写、修改、发表等一系列行为组合。以《新安学系录》的科研研究成果为例,分析其是否存在“洛特卡”现象。

从图1可发现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新安学系录》的研究成果聚集在安徽的首要因素之一,新安本是安徽省黄山市的古称,《新安学系录》的作者是明代新安休宁人程曈,因此徽州相应的对此资料的保存较为完整丰富。研究人员对该资料的获取程度较为便捷,与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时代而言,信息的广泛传播,资源的广泛存在这种局面的形成是非正常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必定有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资源量的丰富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假设安徽省对《新安学系录》相应资料的收集最为完好,新疆仅仅只有一部《新安学系录》再版本,其它地区介于二者之间,那么是否这些地区关于《新安学系录》的研究成果会出现这样的F(n)值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图1是错误的。这就无法说明資源的拥有量是否决定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但是这又不能直接否定“洛特卡”效应。该图虽然如法揭示二者直接的关系,但是从此点可以预测地区与资源和科研成果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发表论文的一地区作者占所有地区总数的比例决定着某一地区是否能够成为这一地区的代表。[3]

图2从作者发文量分析《新安学系录》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在该领域的研究者中,张健先生的研究成果最多接近三,其他一居多。发表三篇的约占一篇的1/5,发两篇的约占一篇的也是1/5,这与“洛特卡”定律有一定的出入,因此难以从相同主题研究作者的发文量进行对比,其分析结果并未为“洛特卡”现象一致。

此外,通过不同的数据库,对同一主题进行检索所得出的结果,从这一结果可得出,不同的数据库对同一个研究主题的研究成果的收集并非一致,也并非完善,那么如果我们仅仅是通过从相应的数据库中得出的数据对某一主题的发文量进行分析其是否符合“洛特卡”现象,这是很难得出结论的,更无法准确确定,这一定律能否能用来分析同一主题作者的发文量。有些文章可能已经存在,但是在目前主要的学术数据库中并未收集,数据库的本质是商业化的操作,利用率的高度是他们收集的主要动力之一,出钱就给发的商业潜规则的存在,更无法精确的利用此规律对相应的科研成果进行量化分析。

3.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读者行为中的某些成果与“洛特卡”现象有着相似性,但是无法准确的用此规律揭示读者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与此规律一致。综合来看,没有完全符合“洛特卡”规律的读者行为,也没有基本符合该规律的同一主题作者。其中其值有大于规定值,有的又偏小。要尽可能地避免数据分化,对于数据的收集应该尽量充分,避免“马太效应”在资源上的劣势,正真打破时空限制,为读者及科研者以及普通大众提供最充实、丰富、有效的信息是基础,只有在这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正真剖析“洛特卡”规律的价值,实现其在多领域中的应用。对信息获取中存在劣势的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其获取、识别、分析、利用信息,杜绝信息盲者。首先,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更好地挖掘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为用户及时地定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弥补马太效应造成的用户信息需求不公平导致的消极影响,给所有用户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其次,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公平的信息政策和法律条例,改变当前对于弱势群体存在的信息权利的剥夺和信息分配的歧视现象,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和社会信息资源配置的平等。另外,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激发信息用户特别是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以及他们的信息权利意识,加快知识的轉移和信息的共享,这样才可以使信息用户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并且进行知识创新。这些措施的实施可能会从资源层面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但是“洛特卡”规律到底与读者行为中的哪种行为相符,与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最基本的读者借阅、读者占座、读者投诉这些日常的读者行为出发,辨析其中的潜在关系,从潜在的关系中挖掘该规律可运用的效度。目前已有研究人员从“洛特卡”规律出发对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发现,读者的借阅分布的规律也为与前期假设一致,即未发现读者的借阅行为符合该规律[4]。

各种研究结果显示出“洛特卡”规律与读者相应的行为未吻合,并非说明此规律不适合用于研究读者的相应行为,一方面动态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无法在相对的时间内对该规律应有的变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研究人员所设定的研究对象是否适应于这一规律。本次初次尝试所未能对该规律的应用进行全面深入的实施,但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袁红.用户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及实证分析[J].情报科学,2011,(5):29-5.

[2]田玉晶.用户信息需求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08,(12):6-8.

[3]李明理.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洛普定律测定[J].情报科学,2012,(10):30-10.

[4]汪姝辰.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信息分布规律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3):25-8.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在物理光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术期刊在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国内跨学科领域科研成果评价研究述评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地方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管理机制改革研究
科研成果促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2006—2014年某学院部分科研成果统计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