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形势下南宁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探索

2021-09-10张心

科技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科普教育公众参与宣传教育

张心

摘要:环境宣传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助推器,开展环保工作的坚实基础,是生态立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之一。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

关键词:生态环境 宣传教育 科普教育 公众参与

环境文化宣传教育是开展面向社会环境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宣教部门应找准环保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与着力点,不断提高环境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社会宣传效果;环境宣传教育则是通过运用宣传及教育手段去引领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了解环境保护的科学,达到建设环境保护队伍及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保护人人参与的新局面,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一、推进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建设 培养环保意识萌芽

公众参与是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最大亮点之一,积极培养生态文化、生态道德,让生态文明在新一代人中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南宁市从2001年起开展绿色学校系列创建活动,作为南宁市宣教工作的品牌。直至2020年,此项工作已连续开展了19年,全市共268家学校(幼儿园)获得成功创建。2016年南宁市创建第一所国际生态学校,利用生态学校先进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环境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教育工具,提升学校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为中国学校开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的资源平台和展示学校教育成果的国际舞台,并鼓励帮助有能力有条件的学校申报创建国际生态学校。

二、构建生态环保教育网络 整合各类环保科普教育资源

环境教育基地是普及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根本目的,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环境教育体验和实践活动,并在基地建设和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体现环境友好理念的场所。南宁市充分整合各类环保科普教育资源,印发实施《南宁市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根据环保工作重点难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将南宁市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實践基地的功能定位分为大气污染防治类、水污染防治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类、工业治污类、生态农业示范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六大类,对每个类别分别明确科普内容和创建标准,从而引导相关单位明确自身定位,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以期到“十三五”末期形成完善的全市环保科普教育网络。2021年,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第二批南宁市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名单,邕宁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宣传教育基地、横县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入选。如今,4个国家级生态环境教育基地、15家自治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和南宁市生态环境教育馆,一起构成南宁市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网络。

三、发挥媒体平台宣传资源 构建媒体宣传矩阵

改变以往生态环境宣传部门孤军奋战的格局,把握新闻宣传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持续提升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大媒体合作力度,以当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背景,在各级主流媒体推出一系列,质量好、有分量、有深度、有社会影响力的报道,挖掘特色,培育典型。例如:以“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废水安全处置”、“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环保助力复工复产”、“静候佳音 护航高考”、“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

四、建好政务新媒体 增强网络传播战略主动

坚持将新闻宣传作为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落实“三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新闻宣传工作,强化导向,凝聚共识,放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主流声音。充分发挥移动新型媒体优势,坚持第一时间采集南宁市生态环保工作最新动态,率先发布南宁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第一手新鲜资讯,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主动设置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伴随式采访报道、策划主题采访活动,解读政策措施,深入报道工作进展,曝光违法典型,宣传治理成效,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增强群众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持续做好舆情监测,及时掌握舆论动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五、组织社会宣传丰富多彩 有力促进公众参与

围绕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宣传、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民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良好氛围,组织各县区、开发区同步开展生态环境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进企业、进广场等活动。2020年以来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组织开展多场次环保设施线上“云开放”活动,市民通过手机在线“云参观”。围绕疫情防控、蓝天保卫战、各节日等制作“微海报”、制作长图,原创宣传漫画,环保宣传动漫,拍摄制作科普视频,推出生物多样性小故事科普音频,原创环境科普文章等,以轻松诙谐的口吻科普污染天气及分级、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环保知识。

六、存在问题及探讨对策

环境宣传教育人才缺乏。及时补充各级环保系统从事新闻摄影摄像、新闻写作、新媒体编辑等方面的人才,针对生态环境部、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对工作要求多方式多渠道吸纳更多的人才,特别是县区生态环境部门没有专门宣教部门没有配备专门从事环保宣教工作人员,应适当予以政策倾斜。

进一步加强基层特别是各派出机构环保宣教队伍业务素质培训,提升基层环保宣教队伍整体业务素质。

环境文化产品研发能力仍严重不足。策划制作环境文化产品必须在充分了解环保业务的基础上,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表达,加强各部门间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共同推出专业、权威、有趣的环境文化产品,同时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

七、结束语

南宁市将全面深入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多举措、全方位增强南宁生态环保“文化软实力”,引导全社会和公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南宁。

猜你喜欢

科普教育公众参与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依托“村淘”项目建立科普教育网络平台研究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科普教育在高中物理学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科普旅游教育,提高导游员科普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