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策略
2021-09-10李群
李群
摘要: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初中语文诗词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并且相应的拓展活动也比较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难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获得提升,也无益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这样的情况下,诗词教学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色彩,变得枯燥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难以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不断提升。接下来,本文就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策略展开进一步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240
我国经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诗词是历史长河当中璀璨的文化明珠,象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诗词当中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抒发着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其中蕴藏的内容正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构成内容。由此可见,提升诗词教学效果,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中之重,对学生今后的全面化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的教育正在从传统的“知识型教育”逐渐转变为“综合能力型教育”,需要学生能够在熟练掌握诗词基本内容的同时,感悟诗词当中蕴藏的情感和思想。
一、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从文学性的角度上看,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原因,正是诗词具有一定的韵律格式和语音格调,同时也不难看出每一首诗词都有韵脚,能够充分的体现诗词的韵律之美。基于诗词“句有定字、韵有定位”的基本特点,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词的内容,就需要以诗词的诵读作为教学的起点,通过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诗歌的音节、断句、节奏等方面内容,再通过具体的内容,去赏析诗歌当中描绘的意境以及渗透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主旨。只有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才能够让学生更加详细的了解诗歌当中的文化内蕴。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沁园春·雪》的相关内容时,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明显的看出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倾注的赞美之情,体现出了诗人对我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同时,诗歌豪放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能够更进一步的体现诗人的胸襟,读起来铿锵有力,意境宏大,非常完美的体现出了诗人远大的抱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再如,教师在执教学生学习《天净沙·秋思》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与诗词气氛相匹配的音乐片段,并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在教师的朗诵当中品味这首诗词的忧思,学生在跟随教师朗读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感悟到诗歌当中的韵味。
二、赏析诗词点睛之笔
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诗词内容的点睛之笔,学生就能够更加高效的切入诗歌内容,对诗歌蕴藏的思想感情进行更加透彻的分析,也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学生阅读过的众多诗歌作品当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又能激发读者无限联想。与现代文学相比,古典文学更加的精简干练,经常出现运用一个词或一种特定的事物去描述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学生解读诗词内容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此入手,让学生以点睛之笔作为切入诗歌的支点,更加直接的抓住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望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从诗歌题目的“望”字切入,通过朗读一、二局,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诗人眼中泰山的形象,突出表現泰山的绵延不绝。而三、四局则从侧面描写泰山的山势险峻,攀登时犹如登天。五、六句则表现了山间归鸟徘徊。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通过描写“望”泰山之后的心境,表现自己远大的抱负。通过分析,学生就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整首诗都是以“望”这个动作展开描写,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并且借景抒情,学生更能由此体会到诗人敢于攀登,不怕困难,俯视世间万物的雄心和气概。
三、体会诗词文化内蕴
体会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挖掘诗歌的主旨,是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赏析诗歌语句,感悟诗歌意蕴,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更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古人为现代留下的精神财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将分析思想情感作为品鉴诗歌的发力点,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诗歌当中的文化内蕴,让学生的内心深处逐渐形成强大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的相关内容时,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歌当中出现的“天涯”、“日暮”、“落花”等意象,感受诗人不甘寂寞与消沉的情感,还能够从诗歌的后两句看出诗人借物言志,以“落花”暗喻生命可贵的哲理。再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行路难》的相关内容时,能够通过诗歌中对“行路之难”的描写,体会到诗人不仅是在说眼前道路难走,更是在说人生之路不畅,进而体会到诗歌当中所表现的怀才不遇。
总而言之,诗词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凝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教好古诗词,并指导学生学好古诗词,才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虎.论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策略[J].未来英才,2015(10):238-239.
[2]冯晴雪.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策略[J].才智,2018(4):123.
[3]陈朝霞.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3.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天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