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的策略

2021-09-10李红珍喻清贤王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李红珍 喻清贤 王雨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教师不会再过度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语文属于语言类科目,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现状,从而更好地借助阅读教学的优势,促使学生可以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357

引言

阅读教学有着丰富的实践意义,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来说,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内容,重在阅读的好处很多,难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上。常常听到家长们抱怨,为了阅读买了好多书,可孩子就是静不下心来……的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现象是越来越普遍,但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去发现阅读的乐趣。阅读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特点,再加上教师阅读方法的指导,相信学生会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一、信息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告诉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先将一些有趣的教学素材引入到课堂之中,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导入和课文内容相关的素材,让学生了解本文要学习的主题,激发学习倾向性。

例如在讲授《江南春》这节课时,本首古诗主要讲的是江南水乡下雨之后的景色,虽然语言比较简短,但是读过这篇古诗的读者都激发起对江南的向往之情,在内心潜移默化地浮现了一幅江南美景。但是古诗文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很多字词句的意思和意境学生很难把握,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兴趣并不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和江南美景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教师将江浙一带的江南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被那种山清水秀美景吸引了。教师继续激发学生:大家是否领略过雨后的江南呢?古人也写过很多关于江南的古诗,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字里行间,让人一读就瞬间进入真实情境之中。通过对教师展示的信息化导入情境的观赏,学生看到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对江南水乡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对古人如何通过古诗描绘江南美景产生了兴趣。一堂课的导入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这几分钟的时间对教学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导入过程可以为学生展示本堂课学习主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够实现高效学习。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阅读理解

语文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法,应重视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和语文阅读知识,便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阅读知识,利用知识来感悟生活,以促进阅读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知识的应用而意识到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首先,语文教师应在授课之前,深入解读课文内容,并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其次,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关注重难点知识教学难题的攻克,此刻可以通過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案例,或者寻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案例来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以保证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借助生活经验来高效理解阅读知识。最后,深度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深度理解阅读知识。同时,语文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发表个人对生活的感悟。

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入手,运用多媒体来再现家庭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父亲和母亲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如在考试失利之后,父亲是如何做的,母亲是如何做的。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确保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可以在增强体验的同时,加深对“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便于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进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利用微课激趣

在微型课件设计完毕后,教师可以在课前展示自己收集的与《燕子》相关的资料,并利用优美的词句描述给学生听。同时与小学生就微型课件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燕子》。在课题导入之后,将微型课件画面停留在描写燕子外形特点上,要求小学生自主寻找文章中与描写燕子外形相关的内容,轻声读,并思考微课任务“这段话写什么?”同时引导小学生在巩固“燕子”“赶集”等生字词的同时,尝试将“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改成“组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辨析两者差异,反复阅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基调。在第一自然段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将微型课件停留在描写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画面,指导小学生在观看燕子动态视频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微型课件中问题答案,比如,“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描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有几个比喻?”通过插图、视频与文字阅读的穿插配合,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让兴趣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最佳的模式,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找准学生感兴趣的点,并作为导入的切入点,再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对整个阅读教学充满期待,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斌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04):78.

[2]李维月.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激发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13):65.

[3]宋静.浅析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8(10):18.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街道德等完小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