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的妙用
2021-09-10张永芳
张永芳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的课程,很多学生无法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在正确的学习过程中顺利地攻克许多数学难题,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数学成绩。在小学数学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是一门结合理论和生活的课程,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274
引言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通常是以题海战术来解决学生理解不到位、做题正确率偏低的问题。虽然大部分学生经过教师此种教学模式的引领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当中会再次因为不理解数学知识,而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而数形结合思想作为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教师要引起充分地重视,并且实时地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提供平台。
一、把握教学目标,体现数形结合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多重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还比较薄弱,面对新的知识以及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会有点茫然,在学习上也会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而且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一般都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单方面地讲,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教师应当把握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多多挖掘数形结合类的数学思想,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用形象的图案符号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之中,将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因此,教师在优化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利用目标的导引作用,促使学生探究问题,并潜移默化地接受数形结合思想。
例如在“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从知识、能力与情感层面设计目标,并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即要求学生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借助图形建立“倍”的概念;能够利用线段图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在图形的绘制、完善中深入理解“倍”的含义,并体验学习的乐趣。在目标的导引下,学生能够将数形结合贯穿在学习的始终,提高了对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效果
二、利用“形”使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
数学新课标要求,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利用几何直观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形象化,能够促进小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老师全面系统地掌握具体教学内容及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明确这一问题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数学知识点,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实际思维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等,制作出与本数量关系相对应的直观易懂的图形,从而使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并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比如,在分数除法的教学中,利用“形”使分数除法的意义更加明确,使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顺利转换成了分数乘法的计算,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有时,有些问题用文字表述的数量关系是烦琐、冗长、难以理解的,学生只阅读文字叙述很难理解问题的真正含义,更别说发现解题线索了,此时我们可以画出有效的、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把这一数学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然后“按图索骥”,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利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环境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正在逐步将重点从知识教学转向兼顾知识内容和素质能力培养的方向。在这一趋势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开始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对于正处在基础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思维的形成能够让他们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来创设情境,设计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情境加互动的教学方式,围绕核心知识点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索解决的方案。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整个思维。同时,在给出结果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整个思考过程,进而形成适合于数学学科,强调逻辑性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的面积”这种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将文字或者数字的题目表达转化为直观的、可理解的图表等题目形式的思维习惯。同时在学生探究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按照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具象,然后再将具体的案例提炼成概括性结论的流程来思考、学习这部分知识。同时在学生给出案例的答案之后,教师也要让学生集体回顾在面对这种图形抽象问题时,自己的整个思考过程。将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进行分享与讨论。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思考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界限。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形象的材料,让学生化抽象的数量关系为具体的内容,把无形的解题思路推向形象化,以此才能夠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问题的解答,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由此,教师在教学之中要仔细研读教材,从全局着眼,从具体过程入手,逐步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以此才能够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工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姿.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应用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郑秀菊.浅谈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9(11):68-69.
[3]董鑫.探讨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8(26):65.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桐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