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2021-09-10钟义洋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应用探究小学数学教学

钟义洋

摘要:小学生时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时期。然而,处于小学年龄层的学生,生性好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大有人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增进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需要做到理论实践相互结合,因为还阶段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的黄金阶段。”动手操作能够激活小学会生具象思维的能力,攻克数学抽象思维带来的困难,让学生能通过调动手、鼻、眼等感官将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实现思维的第二次飞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得以展开,与此同时也教学也得到突出的效果。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178

引言

“知识来源于动作”这句话是教育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可见若想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兴趣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动力,则可以将动手实践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除此之外,采取动手操作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感,使其有自主探究的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學中动手操作,关注于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建立起解题思路,及日常中的洞察力。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掌握新知

动手操作是学校教育环节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增加探求欲望和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个基础性的环节。小学生由于其年龄阶层和知识面的薄弱,对于数学这门抽象思维的学科很那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网。

比如在学习“圆”这节课的时候,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在多媒体中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圆形、掌握圆的特征。鉴于此,老师可以将圆规,量角器,等学习工具分发给学生手中,让学生独自测量圆心角,和圆的直径和周长,在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圆的一些数据,对比发现其中的关系,可知“R=2r”等一系列的圆的知识。在学生动手测量的过程中,能够认识本节课圆的知识点,此外,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注意力。

二、深化“知行合一”理念,学好也要做好

陶行知先生曾言“教学做合一”,即要求老师不仅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也要在知识运用上付诸实践,即要动手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能够提高数学的应用,做到活学会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公式的换算过程,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再者,老师可以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的作业,并让学生展示作品,如此以来,学生便将操作中的规律和思考与感悟都悉数记在脑海中,并从中获得启发。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于生活中

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内容可以合理化运用于生活中,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正如所说的数学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教学中采取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数学学习中,利用数学解答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了有效促进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所以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物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度,以及世界观的养成都有很大的裨益。

比如,在学习“数学欣赏”这节课程的时候,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图案,学会绘制图案。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需要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准备好量角器、尺子、圆规剪刀等工具。在课堂上,将这些材料用于实践操作中,通过生活中的材料,展示生活中美丽的数学图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同学自主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通过交流的方式展示出来。同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自己的身边都发现过哪些有趣味的图案”,以此方式,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动手操作在教学中也能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并通过动手的实际行动培养了创新意识。由此可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这种方式能够能够树立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学生形成空间想象力、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重点内容。此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在探索中能够深刻地掌握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能激活学生的大脑皮质,使其形成正确的意识,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比如课堂中针对“位置”这节课展开教学活动时,首先教师应该做的是确立教学目标,其目的是让学术掌握课节的重点内容,在根据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可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老师可以向同学提问“你知道你的同学分别在你的什么方向吗”,以此让同学熟悉表示方位的概念“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列的方位词”。通过此种方法,学生能够学习掌握位置这节课的知识,也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了解到方位词是如何使用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也促进发育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结

综上所述,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方式能够将复杂化的知识,转变成直观的方式。此外,动手操作模式的应用,能够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被激发出来,从而在解题过程中,会更具有逻辑性、解题的准确率也会大幅度提高。所以广大师生应将数学与动手操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促使学生思维“活”起来,并共同致力于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四萍.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情感读本,2018(27):27.

[2]葛美.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2):119.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聂都乡聂都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应用探究小学数学教学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