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

2021-09-10钟德林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用语语文课堂素养

钟德林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语文及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是一种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科学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培养方式,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更起着引导作用。本文主要以如何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有效利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习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070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贯彻执行,社会及学校更加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的教育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而初中阶段正是语文学习的转折时期,教师更要在这一阶段有效利用教学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课业知识、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二、初中语文课堂中在教学用语方面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教育大背景下,学生的基数庞大对应的教师的需求量十分庞大。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资质审核也不是很严格,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对教学用语方面的系统训练和学习,缺乏在课堂中的讲解用语等方面实践,与学生交流语文问题时缺乏规范性,从而导致学生对相对难以理解的语文问题更加迷惑,解决不了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教学用语有时不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理解问题,即教师所陈述的教学用语不具有实效性与积极性,教师往往只针对于那些学习程度较好,积极程度高的学生进行仔细指导,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则缺少相应的关注,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所阐述的教学用语只为部分学生服务,帮助其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等。这样的语文课堂环境往往过于局限和片面,每一個学生在学习理解的语文课文都会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来源于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人的兴趣爱好,而由于课业压力和紧张的学时环境下,教师往往强行通过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及教学用语来进行强行一致化。

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缺少人文性。语文学科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一方面不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无法做到长期持续性学习。另一方面,缺少人文性的教学语言不能够直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课业知识乃至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得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时无法与经典的中华文化所联系,无法做到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利用教学语言

基于以上诸多由于在课堂中教学语言所存在的问题,学校及教育部门也要严格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案中的教学用语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使得学生在初中阶段便能够良好、全面地发展。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正视师生主客关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深入到语文学习中,我们意识到,语文的学习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一对多的模式。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沿袭了几十年之久,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要突破这种填鸭式教育,共同研究处适应新时代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体系。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教学用语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可见这种引导用语十分重要。学校应针对专业性不强、在相关能力欠缺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用语的使用能力,以能够更好地在语文基本知识及思想教育上更加精准地指导学生。

(二)创设情景式教学法,师生互动进行语文学习

由于初中学生的阅历不够丰富,相应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对此,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对课堂语文学习中进行情景式教学方法,再运用引导式教学用语,如此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对语文课文知识进行自主性地理解与思考,还能够通过教师教学用语的引导进行联想,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印象,同时还促进学生对课文之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知识进行了解探究。

(三)针对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有效调整教学用语

教师的教学用语仅仅是一套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语言方法,而学生数目之众多也导致了教学用语不能够全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学生对同一教学用语的缺陷进行反思改进,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用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兴趣爱好或不同经历所引起的对语言方面引起的偏差等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课业知识的效率且有利于教学进度顺利进行。

四、初中语文课堂中利用教学语言的意义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必要手段,这种教学语言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学生学习语文基础课程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合作交流意识等,有利于学生培养在语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精神上的升华,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长期持续性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用语对初中学生语文课业知识的学习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其他相关能力都大有裨益。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目前语文教学中教学用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有效调整,精心设计教学课堂、提高教学用语的有效性、人文性等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为学生今后长期持续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素云.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解读与思考[J].学周刊.2013(02)

[2]李晓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J].才智2016. (34):62.

[3]王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智.2012(35)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二中学校

猜你喜欢

用语语文课堂素养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礼貌用语大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