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我国竞技武术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2021-09-10吴谭锐邓驰
吴谭锐 邓驰
1 数据来源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搜索引擎,以专业检索“TI=‘竞技武术'”为检索方式,时间为2000年-2019年,剔除国际会议、期刊简介、短评等文献资料,获得文献标题含“竞技武术”的694篇期刊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作者、机构、关键词的数据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将694篇相关文献通过知网可视化分析获得科学知识图谱、历年期刊发文量变化折线图和主题分布图展示竞技武术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期刊发文量年度分布特点分析
本部分的数据是将694篇文献进行知网可视化分析获得。结合知网论文年度发表趋势图,2000年-2019年的发文量大致呈两个部分,2000-2009年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09年达到顶峰,为最大发文量65篇。2009-2019年关于“竞技武术”发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根据竞技武术的发文量走向趋势探其原因:在武术入奥未确定时期,许多学者对武术入奥充满了盲目乐观,认为武术已经具备入奥的条件,刺激了对竞技武术的研究。在第二部分竞技武术的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武术入奥的失败,使得武术界的学者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认为武术入奥是以文化割舍和传统摒弃作为代价的,偏移了武术的本质发展。但也有对入奥失败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对于竞技武术发展重新调整思路的研究者,认为武术应以文化特色走向世界,未来发展应全球化与民族性、竞技化与健身性相结合。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竞技武术”合作作者进行数据分析,获得461个节点、193条连线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可知,作者之间的分布相对分散,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作者合作群,具有影响力的作者之间合作较少。其中,刘同为对竞技武术主体研究的关注时间最长,洪浩对该研究的突现强度最高,是关于竞技武术研究主题表现最为突出的作者。
2.3 关键词分析
2.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对2000年-2019年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竞技武术”的频次最高。“武术”的中心性最大,围绕竞技武术的研究热点排名前10的有竞技武术、竞技武术套路、武术、传统武术、发展、套路、武术套路、创新、对策、现状。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9学者们对竞技武术套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对竞技武术套路面临的发展危机并对其发展策略有一定的探讨。(2)在竞技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们注意到竞技武术要与传统武术共同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华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尊的目标。
2.3.2 关键词时区图
根据citespace软件对2000年-2019年竞技武术关键词热点的演进图谱分析可知,在2000年出现的传统武术、竞技武术、竞技武术套路、本质等关键词的表达比较框架式的,到了2008年往后,竞技武术的研究内容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出现动作分析、规则、训练方法等较为细化的研究,时间越往后推移,新兴热门词汇不断出现。对竞技武术的研究从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的特点逐步向散打、推手等“打”的方向演进,并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传统武术从2000年开始至2019年始终是竞技武术研究的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说明竞技武术的发展始终以传统武术为源泉。
2.4 机构分析
由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可知,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为中心与各机构的合作最为紧密,说明该机构与各机构的合作较频繁,研究贡献较大,该机构在2008年发文量达到最高为21篇,基本形成以该机构为核心的研究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对竞技武术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3 结论
(1)我国近20年竞技武术研究发文数量整体呈两个发展趋势,2019年是竞技武术的研究的最巅峰,在那之后,竞技武术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者根据武术的总体发展方向对竞技武术的发展进行了优化,对竞技武术的发展理念也随之进行了调整,以探寻竞技武术与奥林匹克竞赛模式、市场发展需求相吻合以及与传统武术完美对接的新路径。
(2)从学者与研究机构看,关于竞技武术研究的合作与交流较少,活跃较多的是以洪浩、刘同为为核心的两大作者群;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中心的研究机构群。
(3)自2000年以来,我国竞技武术的研究集中在对竞技武术套路的研究、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竞技武术的全球化传播与发展、竞技武术动作技术、竞技武术的竞赛规则、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
经过竞技武术入奥失败的经验教训,我国竞技武术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进入奥运会这一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流通,竞技武术正在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在向着奥运会靠拢的同时,注重与传统武术的文化交流;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与推动下,达到赛事与经济融合的目的;在不偏离武术发展的道路上,增強竞技武术的技击性、观赏性和竞技性。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