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评价创新探究
2021-09-10杜婷婷
杜婷婷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我国的体育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若我国体育教学评价还停留在起出水平,就会极大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由此可见,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和创新刻不容缓,制定好的体育学习评价,既能够调节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教育测评是最为主要的传统评价方法,其主要检测教师的教学情况,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审核。除此之外,该种评价内容还重视学生的智力和记忆材料能力,但从总体上来讲,还是更偏重于学生运动技巧的掌握和运动成绩,这种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体育教学发展。
1 传统体育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权威的评价主体
应用传统体育评价给予学生评价,学校和教师占据主导,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成绩成为审视学生优良中差的唯一标准。类似于单向轨道电车是的传统评价,让教师成为了整个评价中的主角,学生反而成为了无关紧要的存在。
1.2 评价的形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体育评价体系单一,通常情况下,考核内容都是为某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设定,其根本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只关注成绩的好坏。然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征,他们的身体体质各有不同,所以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相应的运动指标。而传统体育评价教学完全忽略了这方面内容,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有失公允。
1.3 片面强调最终评价
在传统的体育评价中,学生整个学期的体育学习成绩由最终的一个期末成绩决定,这种一概而论的评价方式否定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同时忽略了培养学生体育意识、陪伴学生港务哲理的教学内涵。这样敷衍且没有什么意义的教学评价,不但会使学生丧失体育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对体育学习的厌恶之情。
2 体育学习新评价的主要特征
2.1 突出评价情境的真实性
有一部分体育考核项目的设定与实际生活有较远距离,如致铅球项目,这一项目对于学生来说可谓十分鸡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既不会用致铅球来锻炼身体,也无法在掷铅球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有效的体能锻炼。关于这一问题,相关专家学者也持有反对态度,他们也认为这项评价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不符合体育教学的内涵。只有创设更加真实的评价才能更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展现个体学习的标准
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保持正确的体育学习评价观念,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优势,为学生们创设程度适当的评价内容。举例说明,每个学生都有基本的活动能力,若在原本的活动能力基础上,学生实现了活动能力的提升,那么就他本人而言,就是进步。这样的评价方式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也能更好的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
3 体育教学评价创新的策略
3.1 从教学目标维度上进行评价创新
利用有趣的图片和儿童化语言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评价,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小学时期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年龄上的差,使得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纪的学生心理和身体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例如,一年级学生的评价重点可以放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上;二年级的学生关注的评价重点应该放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其他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学课后的项目测评上。评价的项目可以由学生自选,给予学生评价内容的选择权,从而展现评价的个性化。这样的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评价模式,既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优势。除此之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适当的调整评价等级的名称,同时做到评价等级的动态管理。例如,当某位学生进行测试时,可以给予学生多个测试的机会,通过多次测试的记录和信息分析后,再对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课堂表现进行观察比较,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最终在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
3.2 从有效评价角度上进行创新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设置评语适合等级制综合的新评价体系。教师的建议是明显的,他技能直接指出学生的不足,也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学生来说,这是推动他们不断努力的重要动力。举例说明,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游泳时,看到某个学生游的很好,会忍不住称赞:“你游得可真好!你很勇敢,我想你下次一定能做到更好!”这样的鼓励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强,若将评语是内容融入到课堂评价中,能更好的实现学性定量和定性评价的互补。
除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将体验式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制定全新的评价体系。该种评价的主要内容围绕单元计划和教学目标展开,是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和活动感受的反馈,教师能够通过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态,从而辅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并帮助他们形成评价意识。
总结全文內容可知,构建合理的课堂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而课堂评价的构建需要教师结合多方面内容,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保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制定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方式,既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也能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