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么在喝酒,要么在醒酒

2021-09-10陈鲁民

清风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私欲茅台酒官员

陈鲁民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原副书记、原副检察长贾小刚,嗜酒如命,几乎每天都在喝酒。工作日是每天必喝,周六周日有时喝两场,甚至喝三场。他上班时,心思大多数都在想怎么约晚上的酒场。他特别爱喝茅台酒,从他家搜出的茅台酒就多达880余瓶,140余箱,还都是价格不菲的年份酒、生肖酒。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视频专题片称,“贾小刚要么在喝酒,要么在醒酒,要么就是在喝酒的路上”。如果用句成语来形容,这就叫“醉生梦死”。

当然,如果贾小刚仅只是嗜酒如命,问题还没那么严重,算是个人“私德”与“癖好”,最多可以打入“酒徒”“酒鬼”之列。关键是他还以权谋私、以案谋私,索要和收受他人数额巨大钱物,生活腐化堕落,大搞权色交易。造孽作恶如此,肆无忌惮如此,违法乱纪如此,等待他的,只能是身败名裂,依法严惩。

“要么喝酒,要么醒酒”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我不禁想起魏晋人物刘伶,他也嗜酒如命,三天两头喝得酩酊大醉,被称为“醉侯”。天气好时,他便坐着鹿车,带一壶酒,让人扛着锹跟着,说:“如果醉死了就把我埋了。”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也是长年累月地沉于醉乡,清醒的时候不多,最长一次居然醉了六十天。还有当了赵匡胤俘虏的陈后主,史书载,他“与其子弟日饮一石,每日喝醉,罕有醒时”。还有著名酒仙李太白,醒着的时候没有醉着的时候多。他们虽然也都是嗜酒如命,也常处于“要么喝酒,要么醒酒”狀态;但毕竟人家喝的是自己花钱买的酒,也没有干那些乌七八糟的坏事、丑事,甚至于还有“斗酒诗百篇”的副产品。相比较而言,同为痴迷杯中物的酒徒,他们比贾小刚要干净得多,纯粹得多,也有趣得多。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确是好东西,能助兴,开怀,能去愁绪,活跃气氛,所以人们常说无酒不欢,无酒不成宴。但饮酒一定要分人分场合分时间,有所节制,否则就可能成为惹祸的根苗。

酒后驾驶肯定要受罚,酒后入室也没有好结果,酒后决策多会出败笔,酒后上岗容易出事故,酒后乱性会酿成大错。而像贾小刚这样终日喝得醉醺醺的官员,不仅不能尽职尽责,造福群众,还会带来劣迹斑斑,更是令人无法容忍。同样道理,喝醉贾小刚的看似一杯杯酒精佳酿,其实是他的泛滥无度的权力私欲。随着一步一步权力逐渐变大,他的私欲也逐渐跟着变大,在这时候他忘了初心,忘了使命,放纵自己,恶性膨胀,结果就“一醉不起”了。这就叫酒不醉人人自醉。

“要么喝酒,要么醒酒,要么就是在喝酒的路上”,是对贾贪官生活轨迹与丑恶嘴脸的生动描绘。与此同时,成为鲜明对照的是,我们还有大批扶贫干部,要么在扶贫的路上,要么在扶贫的田头;还有无数科研人员,要么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要么在图书馆里苦思冥想;还有成千上万医生护士,要么在手术室里治病,要么在病房里救人;还有各个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们,要么在训练场挥汗如雨,要么在赛场你追我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创造与破坏,神奇与腐朽,奉献与攫取,高尚与卑鄙,人人都在忙,都很投入,但是相互间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们可以允许不同风格、不同能力的官员存在,也可以包容他们的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但绝不能给那些“要么喝酒,要么醒酒”的官员以任何容身之地,那些终日醉醺醺的“公仆”,就是白给也不要。而且,嗜酒如命也不是什么好事,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饮酒过量而致死的人数超过11万人,占总死亡率的1.3%,这其中就不乏那些贪杯而死的腐败官员。话说回来,像贾小刚这种“要么在喝酒,要么在醒酒”的严重腐败行为,值得我们警惕。

猜你喜欢

私欲茅台酒官员
轻信“内部货源”订购飞天茅台酒被骗
探讨王阳明借用“树”与“根”对“致良知”的阐释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是不是“茅台酒”不重要……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
官员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