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问题与优化对策

2021-09-10王文巍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软基处理公路路基

王文巍

摘 要:軟土地基的存在对于公路路基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及使用安全,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软土地基的科学处理问题便成为了公路路基建设项目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要求,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优化措施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软基处理

0 引言

公路建设的水平和路面质量,是关乎到交通安全及过国民出行体验的重点问题,因此在国家有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地方市政施工单位的严格监管下,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近些年来得到了整体性的提高。然而,目前很多公路施工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仍然没有全面掌握施工技术和科学的处理方法,因此这也将成为公路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对软基路段施工的充分重视

公路路面及地基结构的设计方案是否科学,是影响公路质量好坏及使用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开展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时,要求有关工程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公路的实际使用需求及承载强度等因素,对地基结构设计进行科学的优化和提高。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市政施工单位,对于公路工程地基结构设计及软基处理相关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导致公路施工方案中缺乏应对公路车流量增加和公路负载提高等问题的风险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公路路基设计人员在设计公路地基施工方案时,往往更容易忽略公路的使用频率以及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等,再加上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在施工前进行充分全面的现场勘测和地质勘察,这导致设计人员缺乏对软土地基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无法按照因地制宜的思想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

1.2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水平较低

软土地基对于公路路面平整度及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在实际的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针对由软土地基引起的地基沉降和公路路面不平整等问题,需要采用专业的处理方法和科学的施工方案。要确保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等方面性能,在经过处理后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保障公路的质量水平及使用寿命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安全使用标准。然而,目前国内很多公路建设施工单位都没能充分掌握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势环境,在路基设计和路面建设的过程中没能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技术,这就导致了很多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效果达不到建设方要求标准。另外,部分施工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对于软基处理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和深入,这也导致了公路工程施工队伍综合水平和专业能力达不到施工要求标准,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便会极大地影响到公路路面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系数。

1.3 现场勘查不全面

软土地基情况在大部分公路工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因此对于施工单位和工程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充分掌握公路工程施工区的地质条件及地层分布情况,有利于更早发现潜在的软土地基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处理和预防。但是从目前国内的公路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或者提高经济效益,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工作中并没有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地势变化规律进行全面的勘察与记录,而不全面的地质信息又会进一步影响到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部分施工单位由于缺少专业的地质勘测技术人员和高水平的探测技术,因此在探测和收集施工现场的地质信息和环境信息时,经常会出现探测盲区或者信息错误等情况,这就导致公路设计人员无法获得有效的参考资料而使得公路路面设计可行性较低。

2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优化措施

2.1 加强软基路面设计科学性

软土地基问题是导致公路路面不平整、路基不均匀沉降以及路面积水、渗水等不良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面对公路工程中常见的软土地基问题,则需要通过提高软基处理方案科学性和加强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等途径进行根本性的解决。工程设计人员在编制软基路面施工设计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和设计原则,从而确保公路工程软基路面设计方案具有更高的可行性:首先,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应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充分了解和深入掌握施工现场周围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软基路面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和审查;其次,由于公路建设工程施工量较大、工期较长并且施工范围也较为广阔,因此在设计路基施工方案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公路路线所途经的河流、湖泊等,是否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软基处理质量。通常需要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对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密实度以及成分等进行细致的检测和记录,并根据施工现场当地气候变化的历史信息,对路面承载力、抗渗性能等设置安全使用的标准值,这样才能使软基处理施工方案内容更加全面、规范;最后,针对穿越河床、山脉和沼泽等特殊地质环境的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为了进一步降低软基处理的难度、减少公路路基安全隐患问题,还要结合实地勘测的反馈信息对公路路线进行重新规划和修正,通过改道等方式尽可能避开不利于软基处理施工的区域从而保障施工质量。

2.2 提高软基处理专业技术水平

高水平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质量,确保公路路基建设的稳定性,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施工效率、降低软土地基引发安全隐患问题的可能性。常用的软土路基处理主要有换填法、粒料桩法和预压荷载竖向排水体法等几种。其中,换填法适用于表层软土厚度小于3 m的浅层软弱地基处理,要求施工人员通过操作挖土机等设备对软土地基进行挖掘,之后再向其中充填强度和硬度更高的工程材料来代替原本的低密度土壤,使路基的承载能力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水平。而另外两种方法则主要针对深度大于3 m的软土地基处理,这两种软基处理技术分别从通过粒料桩打入土层密实基底增加复合地基承载力和预压荷载根据土的固结度及强度增长,排出软土地基中水分增强地基承载力。

2.3 强化后期养护及管理

良好的后期养护及质量管理工作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有效缓解软土地基问题的重要施工环节,很多施工单位即便掌握了软基处理技术,但是由于对后期养护管理缺乏重视,所以导致很多质量问题频发。因此,通过加强对公路路面建设和路基处理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力度,降低公路路面质量及路基稳定性受到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这样便能够实现对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效果的显著加强。

2.4 深入掌握施工要点

为了进一步确保软土地基的强度与承载力能够达到安全使用标准,应要求有关施工人员深入掌握软基处理施工的要点与技术难点,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增加软土路基试验段,确定设计路段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变形特征,保证足够时间观测,熟悉掌握各项技术参数,客观的做好记录与报告,随时调整方案,使其强度与密度提高到公路路面要求的使用标准水平。同时还要合理分配施工现场的各类资源,科学管理路基填筑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避免材料或者设备由于受潮而发生改性、损坏等不良现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问题对于公路路面质量及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科学处理软土地基便成为了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关施工单位要重点对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掌握和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工程设计与现场施工管理力度,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的质量达到国家要求安全标准。

参考文献:

[1]黄永顺.公路软基处理的探微[J].福建建材,2019(2):69-70.

[2]钟伟兵.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复合地基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235-237.

[3]田晓林.抛石挤淤结合强夯法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35):51-52+56.

猜你喜欢

软基处理公路路基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与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问题
浅析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挖沟+翻晒+强夯联合工艺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琅岐环岛路三期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简析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国道软基处理及观测技术研究
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
粉煤灰路基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