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游泳》课程思政教学组织模式应用研究

2021-09-10汪现义

当代体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游泳思政教学模式

汪现义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在体育专业课程中如何组织实施、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是亟需明确的问题。高校体育专业《游泳》课程思政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宗旨,充分考虑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溺水频发的社会现实,遵循生命至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模式,才能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游泳》课程教学改革。

《游泳》是集体育教学、健康身心、生命安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必须从只注重蛙泳、自由泳等竞技泳姿学习向游泳健身知识与实用游泳、水域安全教育与溺水自救施救、游泳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培养转变。通过《游泳》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多元化的游泳技术动作与水域安全教育常识,以及从事与游泳相关行业工作的本领。

1 《游泳》课程思政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内涵解读

1.1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与《游泳》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要求:“所有教师都要承担起育人责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大教育格局”,点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的意义以及课程思政的地位。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指出“立德树人”成效依然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体育专业《游泳》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这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在教育目标上,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家国情怀、职业理想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在实施路径上,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教师充分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渗透并贯穿课堂教学全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这同样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功能和作用上,《游泳》课程教学坚持健康第一,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培养,遇到溺水发生时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主动施救,这与课程思政的初衷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也是融会贯通的。《游泳》课程思政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都是以学生为核心和重心,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师德育教学组织为手段,以实现立德树人为目标,因此两者具有共生共荣的内在逻辑关系。

1.2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游泳》课程思政中的具体体现

1.2.1 学生是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的基础要素,教学目标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游泳是一项凭借自身肢体动作和水的作用,在水中运动的技能活动,具有健身健心和娱乐等功能,而且游泳还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可以有效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增强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专业《游泳》课程不能以提升游泳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员和教练员为唯一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转向游泳教练员、救生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就业方向和岗位的现实,全面考虑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身心健康目标以及安全教育目标。学生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直接对象,是教学的基础要素,《游泳》课程思政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效果评价等所有要素和过程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2.2 教师是教学组织、实施、评价的关键要素,教学组织应反映教师引导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发展到“师生关系双主体论”,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的关键要素都毋庸置疑。《游泳》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应突出任课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在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实施等过程中给予教师最大的自主权;其次,各类课程思政激励政策,应做到鼓励教师勇于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高教师积极性;第三,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既要考察学生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进步和成长,也要看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付出和收获,还要注意对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有差距的老师进行帮扶,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师生中都得到有效体现。

1.2.3 课程是德育蕴含、挖掘、渗透的载体要素,思政元素应体现人生观价值观。

游泳与防溺同等重要!溺水高危行为是个体或团体在开放或非开放水域环境下做出的易于对自身或他人产生伤害的危险行为。早在2013年游泳就被列為《第一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溺水已成为青少年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诱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体育专业《游泳》课程思政除挖掘游泳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等德育元素外,还应重视体育专业学生在安全游泳、溺水自救以及被他人救助时的游泳等技能学习,具有向他人进行水域安全教育和施救能力,遇到溺水事故发生时能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承担救助的社会责任,展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游泳》课程思政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和体现。

2 高校《游泳》课程思政教学组织模式应用分析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至少应包括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媒介,即学生、教师和课程三个要素,其中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都要为之服务。《游泳》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也要围绕学生展开,综合采用小群体、分层、反转课堂、课内外一体化等教学模式,挖掘和融入与游泳运动有关的思政内容和德育元素。

2.1 小群体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某些共性或特性的联系组成学习群体,共同学习和提高。《游泳》课程小群体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性别、水平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组,并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和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协作意识,为传统班级制的游泳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2 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个体差异等不同,将学生分为层次不同的若干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并适时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进行调整,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游泳》课程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消除学生对水的恐惧感和害羞心理,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建立起符合自身水平的学习目标,既避免了王者对弱者的蔑视,也促进了低水平学生向高水平行列的靠拢,有利于和谐班级构建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

2.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地位,拉近了师生关系,老师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游泳》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教学与实际授课相衔接、现代化信息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相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与游泳有关的历史人物、标志事件等视频、图片及文字进行预习,并与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等相联系;课中师生可以互动讨论游泳技术动作,并渗透进行规则意识、爱岗敬业等内容的学习;课后师生分别进行总结与回顾,梳理教学中思政元素和德育融入效果。

2.4 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运用情境化的问题设计,开发模拟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参与研讨并切身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案例情景化、系统连贯性、环境情景化和情景适应性等特点。体育专业《游泳》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游泳技术技能,更需要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知识和内容。但水域安全教育只有模拟真实场景和经过长期训练才能掌握,这就需要运用情景教学法对水域安全和溺水自救施救技能进行专门练习。《游泳》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导入踩水、仰漂、水母漂等实用游泳技术增强自救技能,教师也可以模拟溺水者对学生进行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以及心肺复苏等施救方法实践。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堂始终,当遇到溺水事故发生时能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正确去抢救溺水者生命,使“以人为本”教育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2.5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游泳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水域安全教育内容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作为保障,但目前体育专业《游泳》课程学时偏少,学校游泳场馆器材设施及师资力量都稍显薄弱,这就需要向课外进行延伸和补充,课内课外两手抓。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赋予课内教学、课外练习和实践一定的分值比例和地位,课内进行游泳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讲授,课外进行游泳技能训练和公益性的青少年暑期游泳技能培训,以及游泳教练员救生员等职业资格考核培训。《游泳》课程思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场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发展了人际交往等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正确的健康价值观。

3 《游泳》课程思政教学组织实施保障体系

3.1 师资队伍保障方面: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通识课教师的协同,也需要辅导员等政工队伍的支持配合。《游泳》课程任课教师要主动向其他相关教师学习和请教,建立常态化的教师培训制度,尽快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德育元素挖掘和融入能力。

3.2 平台条件保障方面: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平台和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为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一定数量的教学案例,灵活根据教学组织目标和进度安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其次,要建立一批《游泳》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和转化。

3.3 经费组织保障方面:组建不同层级领导机构,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专项经费,建立《游泳》任课教师课程思政研讨交流群体和组织,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和把控能力。

3.4 评价反馈保障方面:思政元素的渗透与教学效果需要评价和反馈,可以从供给和产出两个视角考虑:供给层面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綜合考察行政部门、任课教师及教学环境在《游泳》课程思政中的投入情况及表现,是否为课程思政提供必要的制度及物质保障;产出层面根据OBE成果导向理论,以学生获得感为教育目标和出发点,对《游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推广应用。

基金来源:江西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编号:2020113);江西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编号:XJG-2019-28);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XJG-20-7-26)。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体育系)

猜你喜欢

游泳思政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