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青年体育教师如何把控课堂纪律
2021-09-10雷洲袁威
雷洲 袁威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纪律的良好把控是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青年教师更是如此。然而体育课程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等特殊性以及一直以来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足会让学生感觉“有机可乘”,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心智并未发育成熟且有着叛逆的心态,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对此,本文将从学生违纪现象的行为表现、违纪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有效把控课堂纪律的策略这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1 学生违纪现象的行为表现
(1)课前:穿着不便于运动的服装和鞋子;佩戴违规饰品;携带口香糖等食品和针、钉等危险品上课;集合散漫,长时间不能安静下来;出现无故见习逃避训练的学生。
(2)课中:部分学生交头接耳,出怪声、动作夸张,喜欢搞特殊引起同学的关注;部分学生态度冷漠、情绪消极,在学练中偷懒懈怠,不能按照规定次数进行练习;部分学生甚至用对抗的心态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作对,在课堂上辱骂他人,甚至大打出手,造成不好的影响。
(3)课后:集合困难,课后器材未能及时归还并随手乱扔。
2 违纪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学生因素
(1)生理特点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极其不稳定,导致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并伴随青春期叛逆等现象。
(2)认知差异
“玩”是初中生对体育课的首要印象,未能真正把体育课作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认真对待。事实上,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中考科目所占比值越来越高。所以在学生基础认知出现偏差的基础上严格纪律,学生心里多少会产生不适,致使课堂出现难以把控的现象。
2.2 教师因素
(1)课堂指导思想错误
课堂上部分理念不合理。例如,把课堂纪律视作教师权威的体现,那么师生关系就变成主宰与服从。过度地施压会让学生感到不适,从而产生心理抗拒,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
(2)专业能力及魅力欠缺
作為体育教师,扎实的专业技能是根本。如果青年教师不具备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技能,就不会让学生信服。另外,人格魅力也是关键,外貌、穿着、语言、运动能力等方面没有一点能带给学生魅力,那对于课堂的把控只能是捉襟见肘了。
(3)教学管理能力不足
因缺乏教育经验,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上有欠缺。教学上,上课死板、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管理上,要么“放羊式”管理,要么对学生违纪行为过于敏感,赏罚机制混乱,不能妥善得当地进行班级管理。
2.3 其他因素
场地质量不堪;操场不封闭或临街,课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体育设施、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影响等。
3 青年教师有效把控课堂纪律的策略
3.1 找准角色定位,树立教师威信
青年教师刚刚毕业,要尽快适应身份的转变,面对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学生,亲近但不能随意,说话举止要有度,掌握好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逐步建立威信。
3.2 立规成习,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一节体育课要立规成习,从集合和热身的基本要求做起,课堂如何“由动变静”必须抓紧,规范课堂常规并课课落实。只有做到“放出去,收得回来”,今后的课堂教学才能顺利有序进行。
3.3 提高专业素养,提升个人魅力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运动技能,青年教师更应该注重专业素养的提升来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用“身教胜于言传”形容体育教学更为贴切,青年教师一个完美的示范动作往往比说一大堆话更让学生信服,从而提升个人魅力。
3.4 言出必行,健全赏罚机制
健全赏罚机制,违纪学生方能言听计从。赏罚一定要明确,说到必须做到,不能含糊其词,赏罚措施必须严格执行,说一不二。若说到做不到,只会形同虚设般反而起到负面效果。
3.5 勤学好问,加强教学和管理能力
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就要多看课、多思考、多提问,从老教师的课中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多在教学上下功夫,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总之,如何把控课堂纪律是青年体育教师的一项“必修课”,好的课堂纪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从我做起,提高自身能力,采取有效的策略把控课堂纪律,逐步实现驾驭课堂,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北京市文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