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9-10姚蓝
姚蓝
摘要: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稳定增长,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为当代大学生就业择业提供了良好历史机遇。然而由于高校对就业数据挖掘不充分、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择业目标过于理想化、抗挫折能力差等综合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未来就业无限憧憬与一毕业就失业现象之间的矛盾。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实现个人价值、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实际性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工作幸福感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未来的显性标志,还会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社会价值观的塑造、社会文化思想的选择、社会行为的内化和固化,甚至潜移默化地生成和改变一个国家的民族性。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长期失业可能会降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还会降低未来的劳动生产率,增加长期的社会成本。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对一次就业期望值过高
大部分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校园招聘短期解决就业问题。多数希望能够与名企签约,且薪资期望较高。部分同学出现签不到自己认为的好单位,就一直待业,放弃其他就业机会的问题。部分学生选择考研二战或长期准备公考,出现因为备考放弃眼前就业机会的现象。
(二)就业信息获取途径选择不够广泛
部分高校、就业部门、教师和学生没有对就业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因此就业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各行各业对各专业人才最新的需求动向了解不够,造成大学生就业受阻。部分学生只通过本校就业招聘会、就业处及任课老师推荐、校友企业招聘等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此外通过参与其他院校招聘、智联招聘、猎聘、24365等有限的平台等获取就业信息。
(三)依赖心理强,独立意识薄弱
依赖心理即心理依赖,依赖心理的形成与长期的个人依赖心理习惯有关系。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依赖心理主要体现在:完全依赖家里给安排工作,不安排就不就业;等待老师、家长、朋友给推荐就业信息;同辈群体中朋友选择什么单位,自己也选择什么单位,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选择,认为集群才有安全感;选择就业单位后依然感觉心里不踏实,如果得不到家长、老师、同学的肯定就会不知所措。与依赖心理相伴随的是独立意识差。大学毕业工作是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独立生活的开始。不少学生长期在经济上、精神上依赖家庭,缺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责任担当意识,面对毕业找工作,依然不能觉醒,認为安逸的生活依然可以继续。
(四)“懒就业、慢就业”就业拖延现象并存
据《光明日报》网络调查显示:8%毕业生选择“慢就业”。部分大学准毕业生认为自己家境殷实、不用为经济担忧,不需要着急找工作;部分学生选择支教、就业考察、实习等,边走边观望,慢慢考虑就业[1]。“懒就业、慢就业”拖延症存在,导致这部分学生错失就业良机。
(五)抗挫折能力弱
大学生在应聘就业中抗挫折能力弱表现为退缩心理。具体表现为:逃避竞争压力,惧怕竞争,不愿意面对应聘;投简历后,害怕用人单位没有回应;面试一次两次不顺利后,不敢继续尝试,陷入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没有竞争力。
(六)普通学校学生在就业中受到歧视
随着学历提升欲求的提升,高层次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同时,单位在招聘时候也相应提升了人才招聘的门槛。很多包括选调生、央企在内的单位在招聘公告中直接写明招聘人才标准必须为211、985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且第一学历毕业院校也必须为国内重点院校。因此,在招聘的第一步,很多普通院校学生还没投递个人简历,已经被拒之门外。即使能够同样进入企业工作,但是在薪酬待遇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七)疫情中就业难大学生出现向体制内的内卷现象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部分行业较长时间经济效益亏损,消减了人们对于风险的承担意愿,出于规避风险的心理,很多人将“稳定”作为择业首选因素。2020年4月初,中国青年报经济部、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访应届毕业生选择“求稳”[2]。报考公务员人数激增。在岗位需求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向体制内的内卷的择业心态,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应对措施
(一)在大学中开展理想与现实关系教育
通过引导大学生参加实习、社会实践,深入专业对应的岗位,了解岗位招聘需要的学历、能力,了解自身能力与理想之间的差距;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从社会需求、个人能力实际出发,选择适应自己的岗位。培养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精神。
(二)深度挖掘就业大数据,丰富学生就业信息获取途径,积极开拓应聘途径
高校应开展调研,了解当下社会人才需求;增进与人才市场联系,把握就业政策和就业数据;加深对就业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精准的就业信息;分析学生的专业、爱好、性格、价值观,为学生推荐适合个人的就业信息,有针对性的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线上线下多途径获取招聘信息。积极关注并参与校内校外就业招聘会。充分利用网络,通过24365、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一揽英才等国内知名招聘网站,实现精准高效就业。
(三)强化大学生劳动意识
劳动意识的树立是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支撑。在校期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岗位、社会实习,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树立劳动意识,深刻认识到劳动是摆脱家庭经济依赖、实现独立的必由之路,只有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生活。培养大学生吃苦精神,用坚定的劳动意志铺设理想就业之路。
(四)引导学生树立、强化家国责任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栋梁之材,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大学生成长中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每一名高校毕业生都应该时刻牢记作为青年的担当,从积极就业开始,肩负起国家、社会、家庭责任。鼓励、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三支一扶”“援疆援藏”计划,转变就业观念,到祖国最需要、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奉献祖国中实现青春价值。
(五)开设就业困境心理咨询服务
大学生就业困难背后心理原因错综复杂。对自己定位过高或者过低、想独立不敢独立、耳闻社会上行业积弊导致不敢就业、面对简历石沉大海、面试失败等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失败的原因。高校目前在学生就业方面,重视就业信息推送、面试技巧讲解,但在如何帮助学生面对就业挫折,如何做好心理调整方面有所欠缺。高校应联合专业课老师、校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开展就业困难专项心理咨询服务,及时为准大学毕业生做好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增强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引导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树立理性、平和、乐观的心态,有效帮助大学生扫除就业困难心理
障碍。
(六)开设毕业前就业指导课程
对就业形势、专业对应就业方向、就业企业、就业岗位、最佳应聘时机、面试技巧、礼仪、应聘途径、择业心态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
(七)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培养招聘一体化
加强校企合作,在校期间邀请合作企业人员为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专业相关的岗位、技能、职业发展方向;在本科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提升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精准定位自己适合的岗位,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就业信心;帮助大学生实现在校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心理过渡,做好就业心理准备,避免毕业的迷茫和失落,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和失意体验。
(八)鼓励部分同学通过提升学历提高应聘资本
现实就业中部门学生不甘心在小单位就业又因为学历、毕业院校因素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就业目标,迟迟不肯就业。对于这部分同学,鼓励通过考研、考博途径提升学历。先积攒自己的学历资本,学识资本,再实现就业。
(九)后疫情期间引导学生恢复理性平和择业心态,改变过度保守求稳心态
疫情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奠基石。事实证明,人类有能力应对。疫情造成的风险、损失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在就业方面,应勇于挑战,开阔就业思路,接受风险、提升應对风险的能力,大胆选择真正能够发挥自己价值、能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的行业和岗位。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指导、面试技巧、增加实习经验,提升学生在就业应聘中的竞争力,增强对于专业的兴趣和从事专业所属行业的自信心,淡化从众一味追求稳定放弃个人兴趣、专业发展、薪酬待遇的从众心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处于青春时期,敢想敢做,愿意闯。要充分利用这个成长契机,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自己真正的就业意愿、激发创业的动力、信心,发掘有利的创业时机、资源并大胆地创业,积极面对就业中遇到的挫折,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业,实现真正的自我。
三、结束语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是解决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环节,任务艰巨。只有让社会、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官方帐号。《北青快评|理性对待“慢就业”,需包容更需疏导》,2020-09-20.
[2]新华网客户端。《因疫情影响 六成受访毕业生就业“求稳”》,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