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象”析“因”,论“由”说“理”

2021-09-10郭萍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误区

郭萍

摘要:写好“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最佳的写作方法是,“就事论事,依事说理,一事一议,同类拓展。”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现象类作文;写作思路;误区

“现象类”作文试题,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生活,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代表着高考的命题方向。笔者结合多年的执教经验,给出的观点是:写好“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最佳的写作方法是,“就事论事,依事说理,一事一议,同类拓展”。

“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思路:

第一,‘引述材料,摆出现象;第二,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第三,分析、阐释观点;第四,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学生写作“现象类”材料作文存在的误区:

第一,盲目提述某些大道理。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就事论事”,不能让文章的中心游离于“事件之外”,但是在考场上一些考生所谈的话题和材料事件毫无关系,以致文章跑题。

第二,内容空洞,走不出对试题材料的论述。既然社会现象类作文要求就事论事,那么有些考生就会借材料大谈特谈,甚至对材料反复的叙述,缺乏对文章中心必要的拓展,进而导致文章内容单薄。要避免文章内容空洞无物,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对各类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深度思考。考生平时不妨多看一些新闻、时评、社论等,提高思维能力与社会认知度,在写作时便可围绕材料进行主题升华。

第三,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开篇引述试题材料,这仅仅是个引子,因而需要略写。选择材料的一个角度分析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向外拓展,阐释自己的观点才是文章的重点,此部分需要详写。可一些考生却恰恰相反,大肆叙述试题材料,而向外拓展的部分极少,进而造成文章在结构,材料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衡。

【真题呈现】

一段时间以来,“中 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立意构思】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怕”或“不怕”(含喜欢)。主体是中学生,客体是“奥数、英文、周树人”可针对材料提供的校园时事进行评论,写成时评类文章。时评类文章的写作有两大方面:一是让人知道你关于此事的观点态度;二是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即分析说理,让人信服你关于此事的观点。一般的思维流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引(简洁引述材料,摆出现象)——议(从现象中提出论述的观点:发散思维,打开思路,提炼出观点或中心,尽量由现象看出本质,并向纵深思考)——联(分析论证观点,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想方设法透彻分析论述观点;紧扣材料,时时回扣材料,明晰原因、本质,直指危害或影响,阐明意义)——结(总结全文,不忘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按照这个基本思路去思考和立意,一定要做到:就事论事,就事说理,就事选例,按照时评的写作思路构思作文,可以适度延伸、拓展,但切记要在紧扣材料的前提下进行。

【案例展示】

在“怕”的背后

“奥数、英文、周树人”,大多数中学生谈之色变,我们因奥数难寻的解题方法而退缩,因英文脱离母语原则而不敢迈进,最后面对周树人艰深难懂的文字,我们彻底恐惧。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

我们所惧怕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恰恰是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学生早已被家庭、社会圈养成一个个只知享乐、不会思考的“沙发人”。现盛行的娱乐节目一步步地蚕食着青少年走向勇于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导者青少年走向仅仅满足于大脑皮层微量兴奋的深渊。想想古时“闻鸡起舞”的志士,“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还有“凿壁偷光”的读书人,他们抛却惰性思维,勇于向课本中艰深难懂的知识发起挑战,终将难以降服的知识收入囊中。

“奥数、英文、周树人”,确有难以接受之处,但如果我们能破除惰性思维,征服这一切自然不在话下。

“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语点破老师的作用。著名英语专家俞敏洪在创立“新东方”初期,便坚持“新东方式教授方式”,并规定所有新进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这是因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确的教学之道,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只知道照着教辅念,不注重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打开知识这扇大门,最终让学生对知识感到恐惧。

“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在德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将文化知识不断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也正因为这样,德国的青少年乐于接受知识,也乐于应用知识。相反,在我们国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制造出一堆眼睛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扫描仪,而非真正四肢健全、头脑发达的知识分子。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应试教育制度下学习目标的绝对化,让我们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产生不满、厌倦甚至恐惧的情绪。

在“怕”的背后,我们逐渐慵懒的思维宣告着对“难点”的让步;老师的不当引导尘封了我们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另外,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抹杀了我们探索的兴趣。

“奥数、英文、周树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惰性的思维、学校和国家不完善的引导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的畸形的价值取向。

【总结点评】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头扣住材料中的“三怕”现象,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責任”,观点明确,旗帜鲜明。紧接着从个人(自己)、学校(老师)、国家(教育体制)三个方面,设置了三个分论点(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并逐一展开论证,思路清晰,说理透彻。最后又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结束全文,铿锵有力,引人深思。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时时处处紧扣材料,既不旁逸斜出,也不拖泥带水,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心布局的能力,也表现了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误区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突出“重围”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让议论走向深刻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