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体适能的提高探讨
2021-09-10邓逸平
邓逸平
面对现阶段诸多初中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导致他们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本文将着重分析初中学生体适能状况,进而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体适能提高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来讲学生健康体适能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来学习和生活。为此,应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良好地教授和锻炼学生,使他们逐渐养成有效规律运动的习惯,进而一直保持健康体适能。
1 体适能的概述
所谓体适能是指身体除了能够负荷一整天的工作外,上课享受休闲活动、与应付潜在紧急状况的身体能力。学理上讲,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两部分。普通大众追求的是健康体适能,也就是自身身体健康状态良好,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于青少年来讲,他们的体适能则是他们的身体状况能够很好地负担学习之外还能享受课外快乐的体能。
2 初中生体适能状况分析
对于当代初中生来讲,保持健康体适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自身身体状况复旦学习及日常生活。当然,要想使初中生体适能得到提升,需要依靠有效的规律运动来维持。虽然规律运动是保障初中生健康体适能的一种方式,但它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劝人健康组成因子,间接决定全人健康的层次。另外,规律运动的维持,还能够改善学生其他方面,即:缓解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压力、自卑等;改善学生的身体形象,如体型良好;有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
立足于现实层面,对初中生身体状况予以了解,相关统计显示20%初中生体重超标,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所致。这也侧面说明了初中生对有效的规律运动的重视程度不高。基于此,学校方面应当高度重视体育教育,逐渐增强学生规律运动的意识,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运行习惯,如此才能使初中生保持健康体适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3 初中體育教学与学生体适能提高的对策
3.1 强化学生健康意识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比较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又因为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对他们的饮食需求无条件的满足,导致当下诸多初中养成了不良的饮食规律,并且缺乏运动,相应的他们体适能有所降低。为了改变此种局面,提高学生健康体适能,初中体育教学应树立新课改理念,制定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健康意识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并实施体育教学活动,通过呈现生活案例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健康意识,注重纠正错误饮食习惯,并加强身体锻炼。
3.2 设置科学的体育课程
在学生形成健康意识的情况下,为了让学生逐渐养成有效规律运动的习惯,提高他们体适能,还要设置科学的体育课程,展开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基于此,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结合学生身体状况及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制定体育课程,比如以提高学生体适能为导向来制定体育课程;以学生承受能力来调整每节课程内容;以持续不断的健康普及作为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等等。
3.3 优化体育实践教学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身体差异决定了他们进行体育学习及锻炼的程度。基于此,在优化体育实践教学活动之际,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地策划与展开体育实践教学活动。也就是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身体素质、学习状态、兴趣爱好等等,制定不同强度的体能训练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状态来选择适合的体能训练活动。教师在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全程监督与辅导,以便学生科学地、合理地进行体能训练,让学生感受到体能训练的快乐,进而真正缓解自身的学习压力、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3.4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
要想让学生一直保持健康体适能,单纯地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他们逐渐养成运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体育锻炼。为此,在体育教学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也就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身体素质,进而在后续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体能训练强度,让他们挑战极限,在学生想要放弃时给予鼓励、激励,让他们逐渐战胜自我,真正体会到坚持不懈的意义,进而提升他们的体育素养。长此以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有效的规律运动的良好习惯。
4 结束语
当代初中生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形成,处事比较随意,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感受来决定事情的发展,这使得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注重体育锻炼,致使他们体适能有所降低。为了改变此种局面,应强化体育教学,即强化学生健康意识、设置科学的体育课程、优化体育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等,以便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学生健康体适能。
(作者单位:全州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