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2021-09-10高建伟
高建伟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德育知识,在初中教育阶段,更需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思想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形成和塑造的重要阶段,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更应该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因此,本文将以农村地区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为基础,探讨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信念,落实素质教育。
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学生不仅要夯实基础文化知识,而且也要加强体育锻炼,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在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这种相互融合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仍旧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关注和思考,因此,本文将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入手,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实现德育内容在体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落实。
1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固定化
通过对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时,往往依照固有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所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体育项目,并没有结合新时代教学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而且在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上关注度较少。
1.2 教学方法单一
加强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部分教师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践和教学过程中,仍旧处于表面研究阶段,缺乏深入的探究。而且初中体育教师主要以语言讲述的方法讲授相关的德育知识,以及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德育能力,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过于单一,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德育的内在价值。
2 农村初中体育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1 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作为以实践和参与为特性的学科,主要依靠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才能达到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对于农村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大部分教学活动在室外进行,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就要依靠教学内容加强对相关德育知识的讲授。例如,在指导七年级学生进行长跑训练时,一般而言,部分学生会认为田径类的项目过于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跑步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鼓励,通过设置“接力跑”“小组竞赛”的趣味方式,在提升训练趣味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渐树立坚强的品质,养成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品德。这样通过在教学内容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识。
2.2 在教学组织中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体育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思考采取何种方式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德育印象。比如,针对初中生在体育文化知识较为薄弱的现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这些专项体育训练时,就可以适时讲述有关的体育规则和体育安全知识,以篮球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进行原地相互传球、接力传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并且在向学生讲解篮球比赛中球员底线发球不能超过5秒,球员不能用双手,不能二次排球这些规则要领,要求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2.3 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状况,比如,有的學生不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有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遇到一些困难时会表现出不自信的情绪。作为体育教师,就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表现,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或者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帮助学生重建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及时纠正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和意识。总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尊重和理解学生为主,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合理把握尺度,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实现对自我行为和意识的正确认识,这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过程。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出现心理及行为上的偏差,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要深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变化,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德育素养,进而实现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