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研究

2021-09-10吴家赓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安徽省高校

吴家赓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1];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分析目前安徽省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关键词: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1 精神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中精神层面的文化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宗旨,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能够指导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以篮球运动为例,笔者从对安徽省13所高校的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在校大学生对安徽省高校部篮球竞赛的关注度一般。十分关注的同学占比24.5%,比较关注的同学占比21.85%,偶尔关注和不关注的同学占比达到了53.64%;对于自己学校篮球队关注度情况稍有提升,十分关注本校篮球队的占比有34.44%,比较关注的占比有17.22%,偶尔关注和不关注的占比有48.34%,在走访中笔者发现,对安徽省高校篮球竞赛和校队关注的大多是篮球爱好者,而平时对篮球运动或者体育运动兴趣较低的同学,对篮球竞赛和篮球队的关注度也不高。但整体上高校大学生体育观念是正确的,在调查中显示,有89.4%的同学认为篮球运动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有作用的,同时有80.79%的同学认为因为有篮球队的存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从以上调查显示,安徽省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体育观念基本正确,能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但仍有不少同学没有形成“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思想,仍然把体育当做任务来完成,这表明高校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可参与性,保证学生参与活动是因为兴趣,这也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

2 物质文化

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包含体育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雕塑、体育宣传设施、体育图书音像资料等[2],校园内的体育运动环境,健全的体育设施都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体育文化水平,良好的校园体育物质文化能让学生一进学校就能深深的感受到体育文化的氛围,能够激发同学们主动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

根据笔者对安徽省13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安徽省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种类等方面比较齐全,但由于高校人数的扩招,使得体育器材设施逐渐的紧张,在调查学校场馆设施能否满足在校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时,39.07%的同学认为完全可以满足,45.03%的同学认为基本可以满足,15.89%的同学认为不能满足,在走访中笔者了解到,一些高校的室外运动场地(水泥、塑胶)是对学生开放的,而一些室内的场馆,除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考虑到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的维护和保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是向所有同学开放,这严重的限制了体育场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也大大挫伤了同学们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在调查学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能否承办省级以上赛事时,30.46%的同学认为完全可以承办,40.4%的同学认为基本可以承办,29.14%的同学认为现有的体育场馆达不到承办大型赛事的标准,这表明目前安徽省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虽然能进行日常的教学,但承办起大型赛事还是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应该进一步对高校的体育场馆进行改造、升级和增加,以保证各方面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从而更高的推动校园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发展。

3 制度文化

高校的校园体育制度是校园体育文化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每个高校基本上都具备较完善体育制度,除了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下发的管理规定外,高校自身还会依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与之相对于的各项管理制度,以保障教学、竞赛等活动的有序开展。

就体育活动而言,98.1%的学校每年都会有固定的体育比赛活动,基本在高校中已经成为年度固定赛事,在院系中的影响力也较大,但在举办比赛期间,举办与比赛相关的体育文化活动并不是很普遍,虽然80.79%的学校组织师生观看体育事赛,64.24%的学校会进行啦啦队选拔,但是举办体育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的学校并不多,这种情况表明很多学校还是停留在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赛事上,对一些新兴的体育活动开展还不广泛,同时学校对于开展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同学们的可参与性和参与度相對来说也不高。

因此学校应该推陈出新,散发思维,多举办在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的、趣味的体育文化活动,同时采用多手段、多途径来加大宣传力度,让同学们真真正正的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切实体验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4结论

4.1安徽省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观念基本正确,但“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思想并不牢固。

4.2学校会定期开展体育赛事等活动,但与校园体育文化关联较小,学校的体育设施一般,能够进行日常的教学和体育活动需求,但对于承办省级以上大型赛事条件还不够。

4.3学校会定期举办体育活动,但缺乏宣传,活动的方式不够新颖,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参考文献:

[1]刘勇,周健生,胡建忠. 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城市精神[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5)

[2]周丽君. 中美大学体育文化比较研究[R]. 国家体育总局结题总报告,2009(09)

[3]李宇杰,高雅.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以广西师范大学“乐群”校园文化为例[J]. 高教论坛,2012(11):24-27.

[4]李可可,岳建军,葛辉.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6(5):51-53.

[5]贡爽.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54-157.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安徽省高校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团体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以武术为例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基础与传承条件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