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高段语文课内外阅读内容的整合

2021-09-10吕月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

吕月望

摘要: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也体现在教育中。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二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讨论了小学高段语文课内外阅读内容的整合,希望可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经过调查发现,小学高年级大多数语文教师缺乏从课内阅读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学生大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外读物,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比较随意,不利于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随着字词积累的增加,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单靠课内阅读很难达到新课标阅读量的要求。阅读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课外阅读,为了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与课文同类的文章,拓宽学生阅读面,巩固课内知识,熟识同种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一、课内外同类文体的阅读

在教學实践中发现,学生课内阅读的知识点掌握比较好,在考试中比较容易得分,学生普遍认为课外阅读较难,而且容易失分。主要是因为有些学生靠死记硬背了解课文,不能灵活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技巧自主解决问题,没有真正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为了让学生能够把课内外阅读相衔接,引导他们进行同类文体的阅读,训练他们灵活运用阅读知识,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比如在《草原》这篇文章的阅读中,从描写的景物、描写顺序、作者情感、好词佳句赏析等角度训练学生阅读的技巧。为了检验学生课内阅读的掌握情况,巩固课内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写景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在课外的拓展环节,选择了《锡林郭勒大草原》这篇文章,让学生积累描写景物的好词佳句,通过连线和填空的方式积累描写景物的词句,积累修辞句式,并进行仿写。让学生找出描写的景物及特点,掌握写景的顺序,感悟情感,让学生把课内的阅读技巧应用于课外阅读指导中,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课内外同类主题的阅读

同类主题的阅读是课内向课外阅读延伸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进行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比如描写亲情主题《怀念母亲》迁移课外阅读《父爱昼夜无眠》;写草原景物类《草原》迁移课外阅读《锡林郭勒大草原》;写离别情感的《再见了,亲人》迁移课外阅读《渡口情》等,通过同种主题课内外阅读衔接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掌握同种类型主题文章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怀念母亲》这篇课文学习中,在课外阅读的环节选取了《父爱昼夜无眠》这篇文章作为阅读拓展,让学生进行同类主题阅读,把掌握的阅读知识应用于其他文章解读。在课内主要引导学生赏析描写母亲的关键句子,抓住关键词,感悟作者的情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通过让学生分析句子“父亲睡觉时鼾声如雷,我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分析儿子对父亲的态度”通过同种主题的阅读,设计与课文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现学现卖,把课堂掌握的知识点应用于课外自主阅读,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课内外同一作者群文阅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中大多都是名家作品,对同一作家的作品进行阅读,系统了解作家风格特点,总结作家作品的特色,形成群文阅读的概念,有利于系统性地对作家作品的进行深入探究。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故事系列,让学生理解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的特点,其中让学生重点阅读了安徒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让学生了解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特点,根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阅读。除了安徒生之外,小学干年级阶段还有很多名家作品,可以让学生进行同一作家的群文阅读,比如鲁迅、季羡林、毛泽东、老舍等名家阅读,在诗歌阅读中,也可以进行同一作家作品的阅读,比如王安石、陆游、杜甫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把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比较与作家作品相结合,进行深入阅读。

四、课内外同一作品的阅读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知识节选原文的一小部分,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整部作品的内容,拓宽阅读面,通过课内阅读,指导阅读整部作品,既可以补充课内知识;也可以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的内容。完整的阅读一部作品,更容易的了解文章的主旨,进行深层次思考。比如通过《草船借箭》的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三国演义》,并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字词的积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三国演义》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次战役,为什么?分析三国主要人物形象,并说一说谁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通过利用课内节选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整部作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字词的积累,巩固分析人物形象和概括事件的阅读能力。利用课内阅读知识自主解决课外阅读的问题,提升阅读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内与课外阅读衔接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让学生阅读时代背景或同一年代的作品,加深对写作背景的了解,突破课内阅读的重难点。衔接课内外阅读,对同一主题、题材、作者、作品等进行阅读,拓宽知识面,形成系统的阅读体系,掌握同类文章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伟.略论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123+134.

[2]丁丛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3]王兆宁.小学语文高段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永嘉县碧莲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高段语文延伸性阅读的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书海无涯“读”作舟
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