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疫情常态化防控问题的对策研究
2021-09-10陈法娟
陈法娟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发生以来,迅速蔓延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此次抗疫防疫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一个考验,也是对自2003年抗击非典积累下来的应急预案、应急反应的一个检验。全球疫情无法短时间消除,在转为常态化治理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党和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
2020年8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明确指出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随着冬季严寒的到来,加上国外疫情的反弹,我国各地疫情防控等级要及时进行调整。在疫情常态化下,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自2020年12月以来,北京、四川、辽宁、河北、黑龙江等地相继发生聚集性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同志也通报了疫情处置的情况,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仍需反思疫情常态化防控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一、我市疫情常态化防控面临的问题
1、尚未健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是关键。特别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情况下,疫情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危险,必须确保疫情防控的物资保障。虽然现阶段我市物资储备较为充足,但储备的形式十分单一,主要是实物储备,缺乏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物资供应和分发等方面的储备。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存在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短缺、产能下降、供应体系混乱等潜在风险。
2、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防疫提供指导的力度还不够
新冠疫情防控延展至今,已经不仅是党和各级政府应对的问题,而是需要全社会应对的问题。在疫情防控进入持久战的情况下,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再是“花边”与缀饰,而是战“疫”拼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疫情发生以来,淮南市的社会力量一直活跃于防疫工作的各个方面,为防疫工作做出了贡献。但因为缺乏专业的支持和引导,我市社会力量参与抗疫存在效率低下、服务不均等问题。
3、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短板
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指出,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责任单位应当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调查中发现,进入冬季以来,随着病毒变异,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防疫措施必须加强力度,因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南特殊的行政区域划分,尤其城乡交界地区,疫情防控思想麻痹,畏难情绪严重。所以要细化防控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乡村网格化管理和加强定点诊治等工作要求。农村疫情防控主要存在如下四个短板:一是认识短板,农村居民对新冠肺炎疫情危害认识不深入,健康意识不强,防控意识相对较弱;二是防控短板,防控措施比较少,且不能做到位;三是医疗短板,医务人员紧缺,基础设施落后,防护物资严重短缺;四是法治短板,法治意识淡薄,增加了农村疫情防控难度。[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更为突出,一些地方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柴草乱堆、畜禽散养;农村居住分散,医疗服务供给不足,防控物资缺乏,防控力量薄弱,防控手段单一。[2]
4、部分场所宣传工作有所松懈,群众防范意识淡化
联防联控是防疫工作的关键,政府和群众的配合是联防联控的核心。随着我市长时间处于无疫情状态,群众的防范意识逐渐淡化,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等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商场,超市大量人员聚集场所口罩覆盖率下降,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时不能及时佩戴口罩,节假日外出游玩出现扎堆情况等,这些行为无不增加了我市突发疫情的风险。
5、疾控体系权能低弱,防疫人才不足,疫情防控人员专业程度有待提高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指出,我国疾控体系权能低弱,职能上与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界限不清,管理、考核、评价、激励等多方面存在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疾控系统缺乏地位和话语权,缺乏行政权力。[3] 钟南山认为,中国疾控中心地位太低,其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大家对传染病重视不够,没有持续研究。[4]医护人员短缺,定点收治病人医院有限,而传染病专科医院较少,这些都导致无法高效应对疫情突然爆发的就医治疗需求,导致病人求医困难,不同疾病扎堆治疗,极易引发交叉感染。疫情防控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点。仅仅依靠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是无法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容易出现漏报、错报,大大降低防控效率。特别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提高防控效率,就意味着减少公共医疗资源的占用、减少防控时间和资源成本。调查中发现,各级责任单位都存在防控人员专业化不足的问题。
二、提升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国内防控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为打赢这次艰苦战疫,中共中央于2020年1月28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聚焦党的全面领导,形成城市治理中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在市委统筹领导下,压实各职能部门和区街(镇)社区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制定实施常态下“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班子领导驻点联系、两委班子交叉任职等制度和突发状态下党委主要领导包案、重点事项通报协查等制度,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层级多部门整合机制,实现组织、沟 通、协调、动员、上报、处置、跟踪、反馈、推广全流程、全周期管理,保证城市治理中各項工作能够落实党的政策、体现人民意志、推动城市发展。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全面打牢战“疫”的思想基础;加强组织建设,全面建强战“疫”的中坚力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狠抓作风纪律,全力提升战“疫”的工作效率;密切联系群众,全力汇聚战“疫”的磅礴力量。[5]
2、完善疫情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制度
疫情防控制度先行,完善的制度是阻击疫情的根本保障。在健全应急物资保障层面,不仅要有实物保障,还要建立资金和产能保障。建议在财政层面设立应急物资保障专项扶持资金,便于突发疫情时对物资生产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同时要建立稳定可靠的原材料采购渠道,大力扶持本土原材料企业,确保突发疫情时有材可用。再者要做好产能预留,特别是做好具备条件的生产企业的转产预案,确保突发防疫物资紧张时,能够迅速提升产能。最后还要做好生产人员的动员和安抚工作。
3、及时调整疫情防控预案
因為疫情的复杂变化,防控预案必须及时调整。市级层面的防控预案应汲取当前国际、国内疫情防控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指导性。县区层面的防控预案应当注重疫情变化的关键节点,着力解决预案的时效性和操作性。预案调整不应设立时限,而需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开展。各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作为疫情发生的高风险地,应该设制独立的疫情防控机制。
4、打造疫情防控的思想高地
疫情防控期间要充分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主流媒体主动发声,精准宣传疫情防控和防护知识,引导社会公众理性看待疫情。要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向社会公众讲清楚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防护手段等,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要加强舆情引导,热情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恐慌心理。政府要搭建好信息平台,为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提供指导,使防疫志愿服务与防疫需求高效对接,让社会热情有序释放。政府要为社会力量的参与制定规则,特别是疫情信息发布规则。政府要对参与过程中不适当、甚至非法的措施进行干预。
5、建立防疫巡查机制
在疫情防控初期,淮南市就建立了高效的巡查机制,为取得防疫阶段性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随着复工复产的深入推进,尤其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疫情的再次爆发,秋冬季病毒的变异,外防输入的压力,为我市防疫工作敲响警钟,防疫巡查制度并非可有可无,而是要伴随疫情防控全过程。只有防疫巡查常态化、全覆盖,才能堵住疫情防控的漏洞,倒逼防控责任单位加强防控意识,落实防控责任。
6、提升防疫人员专业水平
基层防疫人员是疫情防控的核心力量,只有不断提升防疫人员专业化水平,才能使各项防疫措施充分发挥效用。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防疫人员培训机制,设立培训基金,组织专家定期向防疫人员传授相关知识。要适时开展防疫演练,检验防疫能力,总结防疫经验,完善防疫举措。
7、加强冷冻食品的检测工作
督促全市各餐饮企业,超市,菜场,批发市场落实好各项措施,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疫情防控相关制度并张贴公布,做好冷冻食品采购台帐记录,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定期对冷冻食品进行采样、对接触冷冻食品人员进行核酸检测。2021年1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还特别报导了淮南市坚持“人物同防”原则,对所有进口冷链食品、环境和人员全覆盖进行核酸检测,实现人、货、场、车等全环节管理,为广大消费者筑起“舌尖安全墙”。
8、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工作来抓,要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为补齐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短板提供了重要遵循。2020年冬季以来,针对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短板,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筑牢疫情防控组织防线;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引导;三是编牢扎实疫情防控网络;四是大力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五是着力提高农民法治意识。[6]六是高度重视春节期间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重点人群返乡前7天核酸检测,提高早发现的能力,做好早隔离,早治疗的准备,做好返乡后的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居家健康监测。加大健康教育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加强聚集性活动的管控。重要的是,要通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并通过加强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疫情能力。[7]要切实弥补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短板, 将之作为长期必须一以贯之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 真正用心、用力、用情去关心关爱广大乡村医生,切实解决乡村医生最关键最迫切的需求。[8] 要在抗“疫”中大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软硬件建设相结合,将农村公共服务作为投资重点;以需求为导向,摒弃形式主义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避免财政大包大揽,注重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
9、推动政府、社会、民众协同行动,提高全体公民健康素养
必须加强群防群控,推动政府、社会和民众协同行动,提高全体公民健康素养。应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个主体的分工与协作。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要着力解决各单位、各地方面临的涉及全局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社会层面,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和自身特点;公众层面,要动员民众广泛参与。在乡村,要重点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体系,控制传染源,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提升面向公共健康的城市与社区治理能力,避免混诊和交叉感染;增强新技术应用,提升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卫生防护水平, 避免接触感染;加强全民公共健康意识教育,增强全社会应对公共健康事件的能力。[9]
参考文献:
[1]张雅光 . 农村疫情防控的短板与对策[EB/OL],2020-02-11.
[2]陈明星 . 应对疫情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突出短板[EB/OL],2020-02-20.
[3]吕欣. 补短板强弱项 国家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保障疫情管理[EB/OL],2020-02-17.
[4]商业汇评. 注意!钟南山给出新“预警”[EB /OL].2020-02-17.
[5]姜文湘.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EB/OL].2020-03-04.
[8]徐毓才. 大疫当前,农村疫情防控最急需解决哪些短板?[EB/OL].2020-02-10
[9]许丽君,朱京海. 基于公共健康紧急事件下我国城乡社会治理体系的思考[EB/OL].2020-02-12
基金项目:淮南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创新课题“关于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问题的调查研究” 淮府研【2019】6号
中共淮南市委党校 安徽 淮南 2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