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于秀芹

高考·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史料应用价值趣味性

于秀芹

摘 要:历史是研究发生于过去的事件的一门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够正确地看待历史事件、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史料是一项特色,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加强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选择高效的史料教学方法,借助史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关键词:历史;史料;应用价值;趣味性

史料是人们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参考依据,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历史背景。通过长期的探究与发掘,人们已经发现了众多的史料,这些史料包括典籍、笔记、碑文、文物上的文字等等,这为初中历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此情况下,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史料的教育价值,提升史料与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的可行性。结合史料的应用价值,笔者对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深化对统编教材的理解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材是教师讲解历史知识的主要工具,充当着历史知识的主要载体。但是,统编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内容具有复杂性、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时会遇到一定的难度。在此情况下,教师将各种各样的史料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统编教材上的知识的理解。对于教材内容来说,史料是拓展历史教材知识点的内容,能够从其他的方面论证历史知识点。通过学习史料,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对教材中的历史场景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教师向学生讲解某一个时代的社會性质时,引入该时代的社会现象的图像史料有利于学生通过当时的人文现象直观地分析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进而充分地理解教材上的文字知识。

(二)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历史感

当代学生所处的时代距离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较为久远,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是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往往难以使学生感受到年代感和历史感。史料大都是从古流传至今的内容,经历了长期的社会演变过程,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基于此情况,初中历史教师将各种图片史料、文字史料、视频史料引入课堂就能够充分增强课堂教学的历史感,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氛围。比如教师结合着一些史料视频向学生讲解历史知识,有利于通过视频中的人的着装、交通工具、建筑风格等内容增强课堂的历史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

(三)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学科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对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着影响。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史料有利于学生在观看史料的过程中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史料,教师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影响结果的认识,促使学生尊重和利用历史发展规律,推动学生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评价历史。在此情况下,学生能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出发思考问题,全方位增强历史核心素养。比如讲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时,教师将一些历史书籍、历史事件的记录影像、该历史事件中的一些物品的图片引入课堂,结合这些史料向学生讲解该事件,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思考这些史料能够展现的历史信息、客观地分析该事件给未来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史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趣味课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学习意愿。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将一些史料故事、史料照片、画像砖等引入课堂,以此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开拓学生的眼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设备向学生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对图片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史料故事进行思考、对画像砖进行赏析,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学习这些史料,以充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史料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初中历史教师能够贯彻新课改理念,达到培养学生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

教师带领学生结合史料学习课本知识时,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图像、视频声音分别创设图像情境和声音情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中学习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长远影响等知识。当学生对教材上的文字内容失去求知欲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教学时机,将图片化、故事化的史料引入课堂,重新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解古代历史文化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特定时代的画像砖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带领学生欣赏画像砖上的历史文化,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的乐趣。另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运用史料开展趣味游戏,让一些学生画出某些历史场景或者物品,使另外一些学生依据画的内容猜测历史场景或者物品的年代、背景等,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构建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

(二)运用史料拓宽教材的知识面

初中历史教材所能容纳的知识量是有限的,而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单单通过历史教材难以将历史知识全面地传授给学生。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满足当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历史教师应当运用史料进行拓展教学,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网络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将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展示给学生,带领学生详细地探究史料中的知识点,以此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局限于教材的不足。通过运用史料拓宽教材的知识面,教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比如教师讲解某一重大的事件时,可以先对课本上已有的内容如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原因、主要人物、历史影响进行教学,使学生参透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史料向学生拓展讲解各个人物的背景、这一事件直接导致的历史事件等内容,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加强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结合,将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作为史料的组成部分,根据历史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诗句、词句或者文言故事,通过这些课外史料丰富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学习,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拓展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丰富文化涵养,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史料的能力。

(三)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思辨性

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的内容,初中历史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当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史料进行教学时应当组织学生对史料中的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推动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优点与缺点,教导学生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价史料,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基于此目标,教师需要让学生结合历史发展的结果评价某些历史事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联系与发展的观念,推动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

在引入史料后,教师可以结合史料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史料的影响进行论证。在开展辩论赛时,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使一组学生论证史料中的历史事件的积极影响,同时使另外一组学生论证史料中的历史事件的消极影响,以此来推动学生自主分析某些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确定辩论主题,让学生运用史料进行论证,以此来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以及史料的思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史料提出有价值的课堂问题,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探究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阐述问题的答案,推动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和探究重大历史事件,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史料的真实性

在网络上的众多史料中,一些史料是虚假的,具有不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特点。另外,史料不等同于历史实践,它是古人对历史事件的记述,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史料记载者的主观情感,包含着史料记载者的情绪、观点和立场。初中历史教师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为了提升教书育人的效果,应当在选择史料时注重是史料的真实性,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比如教师在通过网络搜寻一些图片史料和视频史料时,需要仔细了解这些图片和视频的来源,结合自身积累的历史知识分析这些史料是否符合历史背景或者历史发展规律,以此来选择科学准确的史料。所以,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需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探究所选用的史料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把握史料的难易度

虽然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认知能力,但是其在学习史料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认知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史料时把握史料的难易程度。如果教师选用理解难度较高的史料,就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进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基于此背景,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本内容,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史料,注重史料学习难度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契合性,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情境化的史料。例如当选择史料时,教师要思考学生是否在这些史料上具有阅读难度、学生是否对这些史料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认识、学生能否理解这些史料重点展现的内容,进而根据自身掌握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简短意赅、通俗易懂的文字史料或者生动具体的图像史料。只有這样,教师才能保证高效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三)注意史料的契合度

在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分清教学的重点内容和辅助内容,形成史料教学服务于课本内容教学的思想意识,抓住课本内容的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史料。因此,教师在应用史料讲解历史知识时,应当注意史料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契合性,重点选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史料,以此来保证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当选择史料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经验,深度分析教学内容中的历史背景、历史文化、影响结果等内容,然后选择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器物、场景等。比如当讲解历史发展中的社会文化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要立足于“文化”的主题,结合教材内容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等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史料,使史料内容和教材知识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

总而言之,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具有较强的运用价值,有利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好新课改的综合教学要求,贯彻新的教学理念,秉持着真实性、契合性的原则发掘对学生具有学习价值的史料,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史料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以此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推动学生成为优秀的历史研究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史料实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2018,000(012):46-47.

[2]王荣君.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8(006):94-95.

[3]王珊红.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00(007):P.111-111.

猜你喜欢

史料应用价值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