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策略的探究

2021-09-10段江群

高考·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培养实践文化意识主题

段江群

摘 要:本文就目前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做了一些实践探究。希望针对目前问题找到一些培养文化意识的策略,真正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文化意识; 培养实践; 主题 ;思维

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把“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教育部,2018)。还强调,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它的培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部,2018)。文化意识比过去更丰富,更强调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和要将文化知识内化为修养并形成品行。因此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其他核心素养的提升一样重要。在课堂上我们借助语篇对如何培养文化意识做了一些探究,在这里笔者整理了一下实践心得。

一、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高考指挥棒、语言环境和旧教材编写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高中英语教学对文化意识的培养还是落实的不够充分,在课堂上还存在着几个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意识教学内容的标签化和狭义化。

语言建构了语篇,语篇中又传递着文化信息,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处理语篇时把重点放在词意、句意、语法和应试技巧上,轻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所谓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是一个标签或者简单带过,并没有去挖掘主题意义下语篇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另外一些教师对文化理解有些狭义。文化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包含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精神文化主要包含哲学、语言、文学、文化、艺术、科学、风俗习惯,也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梅德明、王蔷,2018)。而很多教师对文章的解读更多地停留在了解一些物质形态的方面,而没有去挖掘更深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把文化知识内化成一种文化修养。

(二)文化意识培养教学手段的模式化。在课堂上,当一些文化符号或文化现象出现的时候,教师主要是介绍内容,或者视频展示,所以学生对文化知识很多就停留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并没有把知与行合一起来。文化意识素养的发展目标是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自信、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而素养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根据已有的能力和判断作出的调整和适应,是一种能力的迁移。教师未能引导学生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将其升华为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选择(喻侯林,2019)。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需要各种活动和任务去把知识外化成行为,真正影响到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行动。

(三)英语教师的本位思想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忽视中华本土文化。在英语课上很多语篇大多介绍英语国家或其他国家的文化,所以教师渗透更多是其他国家文化的一些现象和行为习惯。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既然我们掌握了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那么我们更应该利用英语这个媒介把我们自己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给推出去,这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应该有的勇气,而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中华文化也将会成为我们的底气。

2.文化输出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动。说到文化知识,不仅是学生,有的教师对其也是一知半解的。而文化是共通的,英语学科里面涉及文化的部分很多是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比如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就要借助政治、历史和语文等学科的知识,需要多科老师共同去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是单一把英语学科剥离开来。所以高中英语教师要经常与其他学科老师一起合作去激活所学知识,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另外,教师个人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教师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阅历、认知方式以及老师的在语篇教学中与学生的这种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析和探究能力息息相关。如果一个老师他拘泥于自己的知识,不爱学习也不爱沟通,又没有及时的反应能力,那么他对学生这种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价值观的养成都是具有一定负面作用的,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

(一)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主题去探讨和展开活动。

2017版的课标在建构课程内容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性,新的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几个方面。起引领作用的是三大主题,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语篇是主题的载体,又传递着文化内容。所以在教学中去探究语篇主题意义就是看重它的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社会、自然等问题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人教版旧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话题是Friendship,它属于人与社会中的人际沟通主题群,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掌握这个单元的文化价值。沿着这条主线,我们可以去分析语篇,然后借助语篇来分析结构,掌握语言知识和相关的文化知识来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新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单元的话题是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属于人与社会的主题。能对别人谈论汉字的发展这就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高一学生读后能在口头和书面交际中准确理解和叙述这些文化符号以及话题意义就是一种学科素养的生成。

(二)思维品质促进文化意识培养。

思维品质能帮助提高语言能力,也能促进高中课堂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各国文化,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尊重其多元性,分析不同背景,比较中外的异同,并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评价。没有正确的思维,学生会在交际中受到影响,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就不会深刻,考虑事物的角度和表达,就不会准确。思维品质的四个层面包含辨别与分类、分析与推断、概括与建构和批判与创新(教育部,2018)。在思维品质的从低阶到高阶的活动开展中,学生的文化知识会丰富,价值观也会得以修正或养成。在人教版英语必修五第五单元语篇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中,教师做了以下设计。首先处理新闻的大意和文体特征,然后结合主题,设计了以下思维活动。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获奖?具体做了什么?学生就会去观察和归纳,主人公Johnson做了三步。第一步拨打急救电话;第二步寻找到急救材料毛巾和绷带;第三步按压胸口止血直到救护车到来。第二个要求学生找出一些形容词去描述一下主人公。学生推断出勇敢的、热心的、反应快的等词。第三个思考对比Johnson,你在面对同样情况下也会这么去做吗?他们真的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一些学生说自己会去帮忙;但是更多人摇头,说他们会帮忙打120,不会去急救。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不帮忙呢?有的同学说害怕、有的说自己晕血、还有说不知道急救知识不敢做。教师就追问难道你就看着人家伤口恶化危及生命?从道德上我们要不要帮忙做些什么?很多学生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主题就凸显了,多学习急救知识能去帮助到别人。通过对比自己学生明白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懂得勇敢去帮助别人能让社会少些伤害,多些美好。学生之后在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时候就真诚多了,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有着积极人生观的孩子。在知识迁移环节和创新环节他们还提出写信给校长要求学校做一个相关的急救知识的培训。所以正确到位的比较、分析、归纳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语篇传递的意图、观点和情感态度;有效的总结和反思有助于形成新概念。这种在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碰撞和积极探讨中学生认知会被催化、被感知、被转化为一种更加向上的理念和行为准则。

(三)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当高中教师空泛讲解古代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或良好品格,学生很难从心接受。那么我们可以创造语境,追溯本源。2020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影响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在高三最近医疗与健康的话题复习中,教师就对这个人与社会的主题做出了以下一些有效的设计。首先词汇输入,用思维导图回忆起与疾病、症状、治疗、还有病因的相关词,学生很容易会提到新冠肺炎。在此基础上去激活学生有关新冠肺炎的这个疾病的症状、确诊或治疗有关信息。教师设问中国在年初对新冠肺炎抗争当中取得阶段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会说中国速度,就是快速的大面积的检测,及时的追踪,封锁一个城市等。这时教师抛出了中国日报一篇中国的两位抗疫专家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教授对防疫胜利的总结报告。他们提到了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就是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向公众传播疫情知识和防疫要领。教师就让学生谈论他们学到的,学生会说到戴口罩、勤洗手、待在家等。在教育很重要师生达成一致后,追问其体现了哪些政治观点,有人就答出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问知识和行动要统一起来古人把这称为什么?还真的有学生提到了知行合一。这也正是教师想传递给学生的。语篇还强调了中国文化的胜利,学生讨论出了中国人的奉献精神、体制的优越性、万众一心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为了验证,教师放了一段中国科学院王辰院士在两会期间的一个报道,在听完文化决定命运、新冠肺炎的胜利是文化的胜利之后,学生确实感受到优秀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这些相信政治、历史和其他科也提到过,因为立德树人总目标一致。学生通过视频看西方疫情下民众和政府态度,再对比我们就自然感受到我们的国家的伟大、人民的可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再通过人民日报做了一个抗疫的视频—This is China,达到了高潮。所以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要跟我们的身边事联系起来。讲究用事例说明问题是一种很好的英语思维,所以高中教师要在平常多阅读,从英语的角度多收集与英语有关的语料,学生真的会感兴趣会有代入感。学生复习到了语言知识、深化了单元的主题,同时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高考考试内容的改变,比如一些省份加上了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这些都用来检测學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所以紧跟新的课程标准,在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梅德明、王蔷.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喻侯林.2019.基于语篇内容渗透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52-56

本文为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在语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究”(CL2019KT040)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培养实践文化意识主题
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