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目标─导控”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周俊
周俊
摘要:旨在培养学生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对该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本篇文章主要是阐述核心素养形式下的高中物理科目教学中四环“目标—导控”教学形式的使用,并且在其概念、操作流程、案例分析和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 核心素养;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08
引言:如今,核心素养领导下的课本和课程准则被广泛应用,把核心素养作为标准的课改逐渐被全面推广,教育改革需要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开展。但是,如何根据高中科目核心素养培训下的课堂教学转变局势?怎样使学生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使优秀的教师高效推动课改的进度,不使用创新模式走传统道路?所以,我们指出核心素养形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四环“目标—导控”模式。该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导性质,把培训学生科目核心素养作为标准方向,高效实行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
一、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概念
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据“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而加以创新得来。在课堂教学研发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科目的核心素养程度,继而融合教学内容转变为详细的教学宗旨,把发现问题、完成任务、反思弥补作为核心程序,辅助大部分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核心素养[1]。这种模式重视,科目核心素养的培训是从低质量到高质量逐渐提高的过程。高质量的素养是以低质量的素养作为基础,所以要制作出从低至高的序列化方案。凭借评估学生对素养目标的完成度,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给予充足的学习时间,尽最大可能去激发学生的潜力。
二、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操作流程与案例分析
(一)制作教学目标和宗旨
按照问题的内容,教师规划好合适的问题单制成教学目标。然后,教师集合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教学课程所包含的核心知识进行严谨的检查、复习和反思,凭借教师预先设计和学生生成的二维问题形成方法组成问题,并按照形成的问题展开下一步教学目标。目标确定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度新授的知识掌握到一定的水平,并对相关领域范围有所认识,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教学宗旨。
(2)自主教学
按照设计的目标,把提高学生科目核心素养的多元维度作为教学内容,依照理论知识的难易度排列的序列化目标科学配置时间,完成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协作研究为主导的自主教学战略。其一是自主学习,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模式的支撑下,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这代表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目标清晰,学习方式明确,而且可以将自我管理、自我指导和自我总结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展现在学生的自主研究、自主合作、自主沟通和自主反思等方面[2]。其二是设置协作研究环节,将所有学生按照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准则,依照性别、爱好、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守纪状况等科学配置,形成融洽的学习小组,组内四至六人,按照正方形环绕坐,这样有助于在研究以后,学生能够面对面进行交流。
例如,首先,邀请学生使用黑板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完成以后,其他学生对此展开评估,观察受力分析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凭借学生的答案发现有没有新问题产生。与此同时,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中是否按照运动状态来观察物体受力状况的思维组成,学生的记忆中是否有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理念被保存和归纳,学生是否会将摩擦力和运动状况相联合。
(3)师助教学
按照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或者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等模式进行达标评估,发现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寻找原因,实现把教师的教授作为主导的师助教学战略。该部分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作为核心,是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环节,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预测、准备充足、方式合理,教师在讲解结束后需要及时进行评价,避免在问题还没有被处理的基础上出现其他问题,思考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的原因。
例如,摩擦力动静变换的受力变化和对摩擦力方向进行的判断造成运动状况产生临界问题是该堂课程重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之间不能较好的进行小组研究,便需要师助模式在全面的角度上辅助学生展开研究,伴随着外力的增长,加速度是如何随之改变。从隔离的层面上指导学生研究加速度的增长于摩擦力的变化状况,继而指出摩擦的动静变换和物体运动的相关问题。
(4)强化挽救
在师助部分结束以后,按照真实的评价信息,开展强化或挽救性教学。挽救教学是补救和改善活动的重要部分,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研究并分析个性问题,认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挽救教学。第二,严谨分析共性问题,认清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缺点,在教授的方法上进行挽救调整教学。第三,按照问题的内容,研究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语言能力等,展开有针对性地挽救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结束以后,教师给学生设计许多变式的思考题作为最终的检测,希望能够做到预期的强化或者挽救的目标。按照现实的教学状况,该环节需要在课后完成,采用作业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详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解决问题。
三、教学启示与思考
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需要有明确的教学宗旨开展教学活动,进而让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整的学到教授的知识。有利于培训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协作研究问题的能力。它主要是把详细的目标作为教学方向,使用教学评价作为动力,进而采用挽救和强化的教学模式面向所有学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控,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预期的效果[3]。并产生以下三点的教学思考:首先,教学宗旨需要按照现实情况制成,使得教学有一定的深度。其次,教学过程的研发均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不能流于表面。最后,教学目标的完成状况需要有明显的板书,板书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教学顺序,有助于强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知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迅猛发展,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广泛应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有助于学生培养较好的物理核心素养,深层次的理解物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修改,才能符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代双强. 数学教学的“四环”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赵建君.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7):371-372.
[3]余华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19):2-5.
湖北省監利市第一中学 湖北 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