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温暖”课堂教学的策略
2021-09-10李燕梅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入更多的“温暖”因素,能够为课堂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教师利用多种教辅手段,如创设“温暖”学习情境、启用“温暖”教法学法、建立“温暖”教师形象、投放“温暖”学习活动,都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温暖”指数,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觉醒,提升其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温暖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5-0019-02
引 言
数学课堂上追求“温暖”指数,是比较有创意的提法。课堂气氛“温暖”了,学生感觉“温暖”了,师生交流“温暖”了,教学品质自然就会更“温暖”。这与激趣教学有很多相通之处。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建立“温暖”课堂,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在情境创设、教法学法应用、教师形象塑造、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都将“温暖”指数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与追求“温暖”课堂是一致的。“温暖”教学,让学生“温暖”起来,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创设“温暖”课堂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辅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受到感官冲击,以提升课堂“温暖”指数。故事引导、灵动投放问题、解读生活案例、设计数学实验、展示多种画面视频、设置音乐背景、引入数学游戏竞赛等辅学手段都可以带来“溫暖”的学习氛围。学生感觉良好,其学习热情也就会被激发出来,其学习表现也会更为出色。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以整数”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投放了一道数学题目:“我们班的第四学习小组,准备自筹资金,购买5本笔记本,捐给这个小组的丽丽同学。笔记本单价为3.5元,除去丽丽同学,其他成员还有5人。他们一共捐出多少钱呢?”这是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们对这件事也有所耳闻,因此学生感到熟悉,有兴趣去探究。学生开始讨论题目内容,得出计算方法,即先利用加法计算:3.5+3.5+3.5+3.5+3.5=17.5(元),然后用乘法计算:3.5×5=17.5(元)。接着,教师又要求学生研究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让课堂再度进入热议环节。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将班级内真实发生的事情做题目,不仅新鲜、有趣,还给学生带来了特别“温暖”的感觉。这虽然只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目,却蕴含着浓浓的同学情,具有令人感动的力量。
二、启用“温暖”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太多教法可以选择,诱导、启迪、类比、迁移、游戏、竞赛等都属于教法体系。如何提升教学品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要对教学实际做好调查,以便形成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案。学生学习需要学法支持,而小学生学法积累有限,因而教师就要做出针对性研究,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学法,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1]。
由于数学教法众多,教师要做好精心选择。由于学生学法储备存在差异,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授,以提升教学匹配性。例如,在教学“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相关内容时,教师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实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鸵鸟的奔跑速度很快,到底有多快呢?据说非洲的野狗最高速度为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为野狗的1.3倍。请大家计算一下,这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呢?”学生开始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学习情况,继续投放问题:“非洲野狗能够追上鸵鸟吗?如何列出算式呢?”学生学习讨论越来越热烈。有学生说:“非洲野狗没有鸵鸟的速度快,当然追不上鸵鸟的。”也有学生说:“非洲野狗非常凶残,要攻击鸵鸟,肯定有它们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
教师以学生比较关心的动物作为案例,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非洲野狗、鸵鸟都是学生不熟悉的动物,教师将这两种动物进行对比分析,成功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营造出积极、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学习上。
三、建立“温暖”教师形象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最为朴素的教学思想。如何才能达成“教”与“学”的和谐,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教学互动组织、教学实践设计等都是教师的组织范围。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情境。课堂温度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要多做教学反思,积极改进教学,与学生展开多重平等对话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提升课堂“温暖”水平[2]。
教师是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要做好身份确认,增强亲和力,并在主动与学生对话中增加调度力量。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相关内容时,教师拿出一个小布袋:“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这个布袋中有20只红球,还有30只黄球。如果每次只能摸出一只球,让你摸20次,你摸出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呢?如果有误差,会在几只之间?”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有学生说红球多,也有学生说黄球多。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后,教师便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课堂学习气氛更加热烈了。经过几轮的亲身操作,学生发现摸到某一颜色球的可能性与其在总数中的所占比重有关,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教师利用一个布袋打开了教学,将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学具上。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教师态度和蔼,学生顺利进入竞猜环节,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一个小游戏不仅将学习内容包含其中,还渲染了学习气氛,形成了交流热点。教师“温暖”形象的建立,都是通过这些教学细节来完成的。
四、开展“温暖”学习活动
由于数学活动形式众多,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查,对活动的适合性展开对比分析,以便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小学生的直观思维比较强,教师在选择数学活动时要有观照意识。数学实验、集体讨论、信息收集、案例解读、游戏竞赛等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教师不仅要精心挑选数学活动,还要亲自参与其中,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活动的温度,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3]。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相关内容时,教师投放了这样的数学活动任务:“在生活中,许多地方用字母代替数,请大家展开生活调查,看看有哪些地方有字母代替数的现象存在。”“在很多含有字母的等式中,字母不仅能够代替数,还可以表示一个结果,或者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式子并对其做直观解读,说说字母的应用情况。”“人在地球和在月球上体重是不一样的,能够举起的质量也是不一样的,请大家计算一下,你在月球上的体重是多少,能够举起什么样的重量?”活动任务投放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热情很高。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课堂展示环节中,学生的答案大多可圈可点。
教师设计了三项数学活动任务,每项任务都带有一些趣味性。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热情很高,学习感受也会更加“温暖”,其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因此,教师要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对应活动设计,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
结 语
课堂教学“温暖”指数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成正比。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自然就会有更强的学习动力。要想提升课堂“温暖”指数,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关键作用,展开多重學情调查,积极改进教学设计,追求课堂教学氛围的“温暖”、教法学法的“温暖”、教师形象的“温暖”、学习实践活动的“温暖”,为打造“温暖”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林志强.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温暖有效[J].教书育人,2018(06):51-53.
吕秀莲.“温暖”课堂,“真学”数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9(05):36-38.
黄丽红.课堂自由:一抹温暖的教学底色[J].华夏教师,2020(02):69-71.
洪朱涛.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模式的创建与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19.
作者简介:李燕梅(1982.4-),女,福建德化人,本科学历,县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