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1-09-10何婉颖
何婉颖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目前金融领域比较核心的发展内容,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性和推广价值。商业银行体系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冲击下,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对我国金融业的创新与变革产生积极推进作用,商业银行也正在面临着空前的经营发展压力。只有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体系实现有机融合,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本文在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体系带来何种影响的同时,提出了几点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以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等为主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市场建设与发展带来极为显著的影响。商业银行需要客观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积极寻求新的经营发展方案,完成对现有商业银行体系的优化建设。
一、对商业银行体系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正面影响
1.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始终保持较强的创新性
传统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对于经营理念的创新并不重视,经常会出现经营多年但经营理念却始终不变的现象。但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商业银行的这种经营管理行为已经被逐步优化调整,各大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保持经营理念创新性的内在价值。为此,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和理解,也正在积极将自身经营发展理念与互联网金融理念进行融合,更愿意主动站在互联网金融角度思考问题,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为优质的金融服务,带来更丰富的金融产品,逐渐提升自身与客户之间的黏性。
2.商业银行的金融模式得到了全面创新建设
互联网金融的優势十分显著,例如其开放性特征、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高效性、金融业务成本偏低,这些都是明显领先于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为此,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改变这些切实存在的经营模式问题,也在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和客户群体的业务办理质量和效率。例如,商业银行将很多金融业务转移到手机银行上,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资源,还显著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对于提升银行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影响。此外,商业银行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对每个客户需求的精准分析,从而为其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这样有助于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还能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金融产品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3.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实现了巨大提升
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线下,客户需要到网点进行业务办理,甚至会在网点排起长队,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降低了客户的体验感。在互联网金融积极影响下,商业银行已经对金融服务进行了全面调整,由过去只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和金融资产安全水平,转移到力求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和服务这一方面。为此,将很多金融业务转移到线上实施,这样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整体效率,还节约了大量客户时间,提升了客户的业务良好体验感。电子银行是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强大冲击而出现的新型服务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大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转账、支付等业务办理。而且商业银行的一些金融理财产品还能通过手机银行进行销售,在拓宽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也让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1]。
(二)负面影响
最为突出的影响就是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首先,互联网金融具有比较强的“吸金”功能,这会吸纳数量巨大的社会资金。简单来说,以“余额宝”为例,由于其具有储蓄功能,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储蓄金融服务相似,且具有操作灵活、随存随取、活期收益高于商业银行等诸多优势特征,很多民众会将闲散资金放入“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中获得更多收益。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尽管这种金融业务每笔交易数额普遍不大,但整个市场中的交易总额数量却十分庞大,这样就会使商业银行的活期储蓄业务量极具下滑,给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流转和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影响;
其次,互联网金融具备较强的商业贷款服务能力,这会抢走一部分客户群体,尤其是一些个贷业务、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会面临比较严重的冲击。简单来说,商业银行的商业贷款业务审核极为严格,要求企业或者个人具备极高的社会信用,且具备足够的还款能力,同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互联网金融则有着贷款方便、审批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审批相对宽松等特征,能够对很多在商业银行“碰壁”的个人用户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另外,互联网金融还能够根据个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适合其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这样会增强客户的体验感,从而在商业银行的手中“抢走”大量客户,给商业银行的商业贷款服务业务带来较大冲击。
二、商业银行体系与互联网金融协同发展的思路分析
(一)创新服务理念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在开展各类业务活动时,都会将实现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忽视了客户的业务体验,这对于新时期的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商业银行应当创新服务理念,将过去以银行自身为服务重心的理念彻底消除,而是将优质服务客户,提升客户满意度作为评价金融业务服务质量的金标准。
商业银行可以不断创新完善手机银行,大力发展线上业务平台整体服务能力,例如,简化线上业务平台窗口,将资金余额、资金明细、理财业务、负债查询、征信查询等用户常用的业务窗口放在显眼位置,让用户轻轻一点就能完成相应的业务办理。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优势,对客户进行针对性分析,例如,对VIP客户在生日和春节时发送慰问短信,定期为其推送针对性理财产品信息,从而增强客户与商业银行之间的黏性,提升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认同感和满意度[2]。
(二)增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互联网金融包含了大量信息技术,尤其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进行全面融合,在保留了金融服务的基本要素同时,让金融模式变得更加丰富,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也提高了金融产品的种类,让金融业务的服务能力得到全面增强。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给金融业运行模式带来的巨大转变,为此,应当积极与互联网金融进行合作,尽快实现融合发展。
商业银行应当从经营模式、金融产品等方面向互联网金融方面延伸,让客户切实感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和优惠。商业银行需要将传统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进行融合发展,拓宽金融业务覆盖面,从而吸纳更多的客户群体。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构建新的营销渠道,例如,与当地实力雄厚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商业银行解决其面临的融资业务需求,而互联网企业为其打造具有特色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合作供应的基本目标。另外,商业银行还应当始终保持足够高的应变能力,积极学习和借鉴其它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模式,并与其进行商业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从而让商业银行更好的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三)不断优化金融业务流程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给企业和个人用户带来的印象是业务办理慢、流程多,尤其是部分中小微企业在向商业银行寻求金融服务时,会面临漫长的审批期,且最终的放款金额有限,这样就会降低客户的体验感。为此,商业银行应当针对融资业务,不断简化融资金融业务的办理流程,突出业务办理的时效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客户的体验感,还能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商业银行在确保金融风险安全性的基础上,应当对金融业务流程进行扁平化处理,将一些业务流程转移到线上平台上进行处理,也可以删除一些不必要的流程,从而提高业务办理效率。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审批,可以采取集中审批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社会信用平台,完成对企业或者个人信用等级的审定,从而让金融业务办理流程变得更加快捷。这样不仅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了足够高的金融业务支持,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互联网金融让企业、个人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業银行在金融市场中一直以来的强大地位。从整体上来看,互联网金融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却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冲击和挑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与弊同样显著。这就需要辩证的看待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体系带来的影响,商业银行体系应当保持足够的创新性,积极寻求与互联网金融进行合作发展,致力于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并培养一批具备互联网金融意识与能力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让商业银行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20(35):38-40.
[2]丁旗.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营销界,2020(51):69-70.
[3]王姣.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与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0(1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