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陶瓷装饰专业班主任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策略浅谈

2021-09-10曾凯杰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学校班主任

曾凯杰

摘要:“工匠精神”是匠人对工艺极致的追求,是我国传统工艺傲视全球的核心所在。它也为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而中职班主任,作为中职学生在校生活与学习的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陶瓷装饰专业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出发,分析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不利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的引导举措,以期促进职业教育的革新与发展,让“工匠精神”得以培养与传承。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倡导了新的“一路一带”建设,到目前已与100多个国家、组织签署“一路一带”合作文件。“一路一带”的提出,不仅让我国经济得以发展,更是唤醒了沉睡的记忆,有多少精美的陶瓷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东、非洲与欧洲,让世界惊叹中国工艺的神奇。这不仅是商贸的繁荣,更是文化与工艺的交流,那些源远流长的“精湛技艺”,那些世代相传的“工匠精神”,经过岁月的冲刷,时间的洗礼,仍闪耀着光芒。这也明确了陶瓷专业的教学,“工匠精神”是其育人的核心。虽然培养之途困难重重,但作为班主任,要勇于面对,智慧化解,为祖国新的“一路一带”,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陶瓷装饰专业人才。

一、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

(一)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弱

当前多数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其成绩大多未能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多并不理想,特别是陶瓷装饰专业的学生,他们觉得做陶瓷并不需要学业成绩,都是想着能够“学一门手艺,混一口饭吃”,将能够自食其力就可以。因此,他们文化课的成绩都相对较差,并且没有深入学习的兴趣。但陶瓷装饰专业,入门简单,学精却极难,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做出来的“陶瓷”也如同缺少了灵魂一般。中职学生如今的学习状态,也是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较大的困难。

(二)吃不得辛苦,经不起挫折

中职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因此,很多的专业知识,需要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与反复训练中才能够掌握。这是中职学校“育人”的必要过程,却是当前学生最不习惯的学习方式。当前中职学生,多是“00后”,从小就在家长的庇佑下生活,突然来到中职学校,觉得与小学初中很不一样,好多事都不适应。如陶瓷装饰专业,多数时间和“陶瓷绘画”打交道,粗活、累活、精细活比比皆是,学生一开始还很兴奋,但过不了多久,就会喊苦、喊累,甚至有些学生的心态极差,经不起半点挫折,一画不好就心灰意冷,马上就想到放弃。由此可见,当前学生这样的意志品质,很容易被辛苦、挫折所打败,更不用谈培养“工匠精神”了。

二、陶瓷装饰专业班主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举措

(一)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正如“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学生在幼小之初,也并不是学习差、兴趣弱,吃不得辛苦,经不起挫折,只是在成长之中,接受了许许多多的错误引导,多方面交汇融合之下,最终导致如此,对于他们而言,最缺乏的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树立,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观念的引导,既引导着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态度,更是引导着学生为人与处事的方法,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进而形成“工匠精神”。

在中职学校内,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更是了如指掌。由此,班主任应该发挥自身“师者”之责,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新事物、新现象,并组织学生对此进行思考与讨论,进而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与探讨之中,深化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审视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二)渐升学生职业素养

提及陶瓷裝饰行业的“工匠精神”,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鬓角斑白、满脸褶皱的老人,而若说一名中职学生具备了“工匠精神”,只会让人嗤之以鼻的嘲笑。不可否认,“工匠精神”是匠人工艺巅峰,是需要时间的沉淀,但“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匠人对工艺的极致追求,是一种精神凸显。由此,班主任对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不是把学生马上培养成具备“工匠精神”的人,而是时刻走在追求“工匠精神”的路上,随着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累积,进而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人。由此来看:

首先,在校期间初步形成“工匠精神”。在校期间的“工匠精神”,就是对学习的不懈努力、对完美的不懈追求精神。作为班主任,我常以此严格学生,引导他们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切记三分热血、缺乏耐性,认准了陶瓷装饰专业,义无反顾、精益求精地去认真完成每一件作品,不断增长自身的学识,不断增加自身的经验,让自己增值。

其次,在顶岗实习中展现“工匠精神”。学生最终是需要到社会上去历练的,而“顶岗实习”就是学校与社会之间很好的衔接点。而此时的班主任,要将学生在校培养起来的“工匠精神”,延申至企业工作之中,热爱自己的岗位,对公司分配的任务要精益求精,不追求“合格与最好”,而是发挥自己百分之一百二的才能,追求极致的完美。这样,即便自己初入此行,也能够得他人的认可与企业的认同。

(三)弘扬工匠精神文化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一路一带”的倡导,“工匠精神”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唤醒,而代表中国文化的“陶瓷”,最能够凸显这一点,它早已超脱了工艺的范畴,上升到文化的高度。由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督促学生、在工艺上要求学生、更要在文化上熏陶学生,进而让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陶瓷行业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工匠精神”的所有要素,对极致、完美的追求,对工艺、文化的弘扬。

对于此,笔者会在班级文化中去宣传与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实训室文化等。如,笔者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与陶瓷装饰专业相关的演讲比赛、摄影比赛、技能展示等,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班级的各个活动,让“工匠精神”凸显在班级各个角落,以此营造“工匠精神”的氛围,这样“工匠精神”文化在各式各样的活动开展中,逐渐渗透到学生内心、骨髓之中,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在校学习的一部分,也必将会是将来工作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并不只是高歌的口号,是学生对陶瓷装饰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懈努力,是对陶瓷装饰工艺极致完美的不懈追求,更是对我国文化的弘扬,对“一路一带”的响应。班主任要从态度、素养、文化三个方面积极引导,让我国的“陶瓷——china”名片再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郭净润. 从职业兴趣,职业习惯入手,实现工匠精神的内化与培养——班主任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内化与培养的探索实践.

[2] 杨晶, 程志山. 论陶瓷职业学校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时代责任[J]. 陶瓷研究, 2019, 034(005):71-73.

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 泉州市 362500)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中职学校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