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政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探索
2021-09-10刘永强
刘永强
摘要: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能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的思维。思政教师应当在掌握课程标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实施议题式教学,倡导有限教导和有效评价,提高课堂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
关键词:思政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与其他科目相比,思政教学更加注重人文的教育,通过案例、概念的分析,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其法律意识及社会参与度。其人文性的学科特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本特性相重合,因此教师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价值。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思政活动课程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死板,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思政成绩视为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唯一标准。长此以往,教师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也难以提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政治活动课程是对传统政治教学的创新。在组织活動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还要设立相应的能力和情感目标,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参与各种主题的实践活动,不断推动自我发展,提升学习质量。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挖掘教材内涵,从而提升自身学科文化、学科精神、学科方法等专业素养。
(二)有利于加快思政课程的改革速度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新旧知识的更迭速度也不断加快,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各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不仅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思政这门课程,更加看重学生的社会参与程度,与知识理论的实践能力。学生由于年龄及成长环境的限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认知社会,因此不能选择较为准确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积累学习经验。思政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选择相应的主题进行自主调研,教师也会针对主题给予相应的研究指导,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开放式教学相比传统填鸭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能从学科实践活动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提高政治认同感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二、基于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和规范着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至关重要,目标不仅要涵盖学科的重要概念和核心观点,还应指向学生对重要概念和核心观点的领会、理解与运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思政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确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正确并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要以思政课程目标为依据,紧扣单元目标,体现学期目标,并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统编教材必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框的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自信为依据,而道路制度自信又须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是历史必然的认可和赞同为依归,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就是政治认同。此外,还要看到中国正走在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现实背景,对我国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实践创新作出科学解释,有助于学生作出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这也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精神。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制定如下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调研身边案例,如“父母和我们眼中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前后的××厂”“改革开放前后的××村”,感悟改革开放的成就,增强政治认同,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能力;(2)借助并探究具体事例,如“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塔牌酒厂的抉择”“深圳速度”,思考和解释改革开放取得成就背后的客观必然性,深入领悟改革开放何以伟大的重要意义,树立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培养和提升科学精神。学科核心素养、“三维一体”目标通常是内隐的,要通过显性的学生行为来表现。因此,教学目标最好通过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呈现,即每个条目的基本句式都包含行为动词、行为任务、预期表现三个元素,共同显示行为目标,从而使行为目标的达成成为运用学科内容的结果,使学科内容的运用成为验证行为目标的任务。 简而言之,就是在什么条件下(情境),做了什么事(任务),有了什么表现(素养)。如上列(1)目标中,“调研‘我眼中的改革开放’等实践活动”就是行为情境,“感悟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行为任务,也是要掌握的学科内容,“增强政治认同,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是素养要求。
三、基于关键问题,坚持“整体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关键问题”是指为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最紧要的学科重点和学习难点。聚焦“教学关键问题”的整体设计,是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情况等综合考虑,为实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对任务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课堂活动和课堂评价、作业、学后反思等进行整体设计,实现课堂转型,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而课程标准提倡的议题式教学设计是实施基于“关键问题”的整体设计的有效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可见,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是该课程的关键问题。在2019年浙江省优质课赛课现场,嘉兴张老师的设计与教学在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评委老师与旁听教师的好评。张老师在设计该框时紧扣这一关键问题,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课堂立意出发,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何以在中国确立和完善”为中心议题,设计了三大环节。改造之路—探索之路—反思之路。学生在对话中实现思维碰撞,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纠错的党,这一自我纠错就是立足于中国实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整个设计精致灵动,内蕴丰富,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又立意深远、端庄大气。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高效是思政教师的永恒追求。思政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活动特征,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做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优化情景创设,实施有效评价,突出课堂教学的逻辑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的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太原市财政金融学校 056000